十五年不带兵,缘何位列大将第二名,他对中国革命功绩究竟多大?

一部长征史,也是一部革命史,在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多少先贤英烈无惧枪林弹雨,奋勇厮杀,冲锋向前,才给后人带来一个清明世界,我们永远无法忘记长征途中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细节,尽管很多细节可能随着历史的远去而渐渐沉淀在河底,有的甚至无法再想起,太多的无名英雄,太多的长征故事。长征显得特别有意义,多少长征英烈在天之灵也会为之振奋。】

红25军因为在甘肃无法等到中央红军,加上在那个贫瘠的地方后勤保障成了最大的困难,于是决定到陕北和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师,两军合并为红15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任总参谋长。这样一来实际上为中央红军的北上抗日的落脚点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毛主席后来也称赞是徐海东找到了红军的最终落脚点,是开路先锋。

十五年不带兵,缘何位列大将第二名,他对中国革命功绩究竟多大?

1935年9月下旬,红15军团成立后,立即发动劳山战役,全军团迅速在甘泉以西的王家坪、下寺湾一带集结。徐海东、刘志丹到劳山察看地形并部署任务。月底,部队按“围城打援”的作战部署,进入伏击地区。10月1日,经5个多小时激战,在大小劳山全歼东北军110师师部及628、629团,当场击毙敌师长、参谋长,俘虏3000余人。为扩大战果,红15军团于25日乘胜强攻榆林桥,又全歼东北军107师619团和620团一个营,俘敌团长高福源以下1800余人。这个高福源后来也成为毛主席和张学良将军之间传话的信使,为推动革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红15军团的两战两捷,巩固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奠定了基础。

十五年不带兵,缘何位列大将第二名,他对中国革命功绩究竟多大?

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及红一方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胜利会师。不久,毛泽东亲笔给徐海东写了封借款信:“海东同志:你好!因部队过冬吃、穿出现困难,特向你借款两千五百元。毛泽东。”见到毛泽东的亲笔借款信,徐海东二话没说,立刻叫来军团供给部部长查国桢,询问还有多少军费,当得知还有7000余块银元时,立刻拿出5000块银元送给党中央,并言明是送不是借。同时复信表示,红15军团坚决服从党中央的领导。

十五年不带兵,缘何位列大将第二名,他对中国革命功绩究竟多大?

11月初,毛泽东、彭德怀等中央领导来到红15军团部,会见了徐海东、程子华等人,表彰了红25军的远征功绩,称之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指示红15军团要打好下一仗,彻底粉碎敌人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毛泽东还给徐海东带来一部电台,让他时刻和党中央、中革军委保持联系。之后,红15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

为了彻底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11月21日,红15军团和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指挥下,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直罗镇战役。此役,全歼东北军109师和106师617团,总计83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巩固了陕甘苏区,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十五年不带兵,缘何位列大将第二名,他对中国革命功绩究竟多大?

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徐海东表示自己因病没有参加解放战争,对革命贡献不大,不参加评衔都可以。毛泽东得知后,指示给已经病休15年的徐海东授予大将军衔,名列第一大将粟裕之后。这表明毛泽东始终没有忘记徐海东及其领导的红25军在中国革命危难时刻的特殊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