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17天,靠刷題沒有出路,是時候總結答題規律了!

政治主觀試題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重視,然而在我們的教學和考試中學生最怕,失分最多的依然是主觀題。因此從教學與備考方面探討如何提高學生政治主觀題答題規範性和有效性從而提高得分率就成為擺在我們廣大師生面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下面我要講的就是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研究和做法。

還有17天,靠刷題沒有出路,是時候總結答題規律了!

一、主觀題失分的主要表現

1、審題不清,答錯答題的範圍,即答非所問。例如,題目要求用經濟常識的有關知識來回答,有些學生卻用政治常識甚至哲學常識的知識來回答;題目要求用唯物辯證法的有關知識來回答,有些學生卻用辯證唯物論的知識來回答。

2、張冠李戴,答案前後不對應。這在哲學試題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例如,前面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後面卻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論與其相對應;前面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後面卻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方法論與其相對應等等。

3、盲目調用知識,沒有使用政治學科專業術語答題,而是使用文學化、生活化的語言答題。例如,有些學生在回答通貨膨脹時不是說國家發行的紙幣量多了,而是說國家把錢發多了;物質決定意識說成物質決定想法;國家職能說成國家做事等。

4、使用專業術語不規範,導致文字表達不準確,甚至表述錯誤。例如,人民民主專政寫成人民民主專制;矛盾的鬥爭性說成是矛盾的戰鬥性;經濟效益的提高寫成利潤的提高等等。

5、思維混亂,文字敘述缺乏完整性、條理性和簡潔性,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全而不準”的現象。

還有17天,靠刷題沒有出路,是時候總結答題規律了!

二、主觀題失分的原因

1、直接原因。答題技巧和文字表達能力方面的缺陷。

2、根本原因。知識結構的欠缺。

三、規範化答題的一般步驟

第一步:審設問

1、明確知識範圍:

知識類別:經濟學、哲學、政治學

知識形態:微觀、中觀、宏觀

2、明確問題指向:

單一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複合型:談認識、作分析

3、明確設問主體:

經濟學:政府、企業、個人等

政治學:國家、政黨、公民等

第二步:審材料

1、讀材料時既要把握材料中的顯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隱性信息。

2、迴歸教材,試題雖然千變萬化 , 但都離不開用教材的內容來解答。讀題時 , 必須判明答題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幾課、哪幾節、哪幾框的內容。這樣就縮小了思考的範圍。

3、根據題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組織某方面的知識,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鬍子一把抓。

第三步:調用知識

1、依據關鍵詞,直接調用(關鍵詞本身是學科基本概念,則直接調用)

2、把握知識聯繫,聯繫調用(依據關鍵詞,通過演繹、推導,找到可用知識)

3、概括具體信息,歸納調用(關鍵詞比較具體,與學科理論不能直接對應'則先歸納再調用)

4、依據設問,有效調用(知識調用要根據設問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調用,反對盲目堆砌和過度引申)

第四步:確定答題思路

1、確定大邏輯:要點之間的邏輯,包括有幾個要點,要點之間如何排列;

2、確定小邏輯:要點自身的邏輯,即要點如何展開,包括有幾個關鍵詞,如何排列。

第五步:寫答案(我把它稱之為書寫答案的“四個現代化”)

1、層次分明,要點序號化——反對不分段落層次的“一塊板”

2、表述準確,語言學科化——反對使用文學化、生活化語言

3、邏輯嚴密,表述簡潔化——反對語句冗長、畫蛇添足

4、字跡工整,卷面美觀化——反對字跡潦草、錯字連篇

(特別提示:突出關鍵詞,突出得分點)

總之,要想提高主觀題的得分率,答案必須做到“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統一。“外在美”就是表述清晰整潔、層次分明、格式規範、美觀大方;“內在美”就是政治術語表述準確、完整、嚴謹、思路清晰、符合邏輯,做到知識性與邏輯性、思想性的統一。

還有17天,靠刷題沒有出路,是時候總結答題規律了!

四、得分不高的原因分析:

1.審題不細。一是不能具體地分析情景材料,全面領會並把握它的基本內容,不善於從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二是把握不住試題的基本意圖和設問的指向。考生在回答問題時要充分利用題目所給予的有效信息,貼近、準確、全面地回答問題,不能滿天撒網、空泛議論甚至不著邊際地議論,時間花了不少,文字寫得滿滿的,卻沒有多少有效的內容,分數與字數無關,閱卷老師不會因為你寫的字多,就給你同情分的。

2.理論無法說明實際。理論聯繫實際是政治學科高考的基本能力要求。一些考生“運用”能力較差,主要表現:①答非所問,盲目地套用教材中的知識點,瞎寫一氣。②籠統回答,泛泛地說些道理,不能切題,缺少實質性的認識和分析。③機械、死板地寫幾個定義式的句子,不會拿這個知識變成自己的語言去靈活說明應回答的問題。④片面性,不能作全面、完整的回答。

3.基本理論知識掌握不夠。分析答卷可以看出考生在理論知識方面的缺陷,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對教材中的知識不熟悉;二是對理論知識一知半解。有的考生不重視對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的複習,在考試時單憑自己的“感覺”去回答問題難得高分。政治答題是要遵循一定規則的。

4.不關心時事。高中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常識教育的德育課程,必然要求考生用正確的政治認識、政治觀點、政治立場和政治態度去回答高考政治學科的考試題。這就要求考生關心和了解國內和國際上發生的一些重要事件的形勢發展,以及對我國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有所瞭解和思考。

還有17天,靠刷題沒有出路,是時候總結答題規律了!

五、高考思想政治主觀題題型解題技巧

(一)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的特點:信息量大,能力層次多,綜合要求高,選拔功能強。

(二)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的命題特點:重視基礎,突出運用——能力立意;熱點多元,模擬情境——拓展思維;強調聯繫,細分入口——迴歸教材;角度多維,分層設問——思維綜合;適度開放,難度穩定——引導創新。

(三)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學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1、基礎知識未落實: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斷失誤;②觀點理解不透——遷移失敗;

③知識表述不全——要點失缺;④人文通識不廣——思維失活。

2、常規能力未到位:①無法提煉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題困難②不能形成有機聯繫——思路不清,運用失當;③沒有結合熱點分析——東拉西扯,要點不顯;④難以形成穩定觀點——觀點遊離,點睛缺失

3、解題未掌握:①命題特點不清——定位不準;②問題要求不明——破題不易;③答題過程不白——思路不順;④答題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①書寫潦草,難以評判;②術語不準,辭不達意③邏輯混亂,層次不清。

還有17天,靠刷題沒有出路,是時候總結答題規律了!

六、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審題過程要注意“五部曲”

1、看:看什麼——看設問

怎麼看——要看出設問的範圍(政治科的考點包括經濟常識、哲學常識、政治常識三個部分,哲學常識又包括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人生價值觀四個部分);角度(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指向主體特殊的限制與要求等,並一次性將所有的問題看完。

2、抓:抓什麼——抓住材料的關鍵詞,中心意;

怎麼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詞語頻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導法”來抓;3、領:領什麼——領悟命題者的意圖,主要是考什麼知識原理;

怎麼領——從題目的材料出發,去思考該題所處的時政背景,從而判斷出命題者的意圖主要是想考查什麼知識內容

3、聯:聯什麼——緊扣題目的材料聯繫相應的教材術語和時政術語;

怎麼聯——回想相應的教材知識網和相關熱點背景,準確完整的聯想。5、列:列什麼——列出答題綱要;

怎麼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內容,把相關題目設問所要求的材料知識、教材知識,時政知識等內容按先後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點。

4、答:有序組織答案。

5、思:思什麼——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學性;

怎麼思——倒推重審題,注意題分值(看分作答)

還有17天,靠刷題沒有出路,是時候總結答題規律了!

七、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答案組織要求注意“六個化”

1、解題過程程序化:每答一題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來進行;

2、答案組織要點化:每個要點自成一點,自成一理;

3、答案表述術語化:採用教材政治術語或時政精闢術語;

4、答案結構邏輯化:各要點之間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後、微觀、宏觀等邏輯關係

5、答案編寫完整化:各要點要支持原理+方法論、觀點+材料、基礎分+提高分等三個方面的統一(提高分是指要聯繫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的最新時政精闢觀點,進行創造性答題而爭取加分);(內在美)

6、字跡書寫整潔化:要注意該卷老師的心理,以喚起閱卷老師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還有17天,靠刷題沒有出路,是時候總結答題規律了!

八、從高考閱卷看怎樣答政治主觀性試題

1、要想方設法使你的答卷成為能夠得分的答卷——這是前提

2、讓閱卷老師產生好的第一印象——這是關鍵;

3、努力喚起閱卷老師的同情心——這是保證

考生能夠贏得同情分通常有以下表現:

(1)卷面整潔,字體整齊,層次清楚,使閱卷老師一目瞭然,產生愉悅之感;

(2)敘述和論證符合邏輯,步驟明確,無前後顛倒,答非所問的表達

(3)字體娟秀整齊,粗細得當為度

(4)試卷無異味,不要使用刺激性大、氣味重,油膩性的藥物或降暑用品

(5)考生答卷字數適中。使閱卷老師處理時間短且效率高,一般分析性小題的字數控制在50~60字以內,論述性大題的字數在300字內,不要下筆千言,不切主題,使閱卷老師費時,費眼力,產生厭倦情緒。

(6)處上述情況外,試卷要保持完好,不要有擦破,劃破,讓人懷疑可能做記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