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三件事,你做对了吗?

孩子的成长,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的成长顺利,真的不在什么学校,不是学了什么技术,

而是这三件事情。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三件事,你做对了吗?

亲自互动

第一,做个好人,比什么都重要。

是什么,可以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心态可以很平和,

无论遇什么难事,都会有贵人出手相助。

绝对不是考了多少分数,不是他会弹琴还是跳舞,

而是祖先的德行很厚,父母都是宽厚之人,做过帮助别人的事情,

做事情不计较,心量大,孩子遇难事时,总是会有人,来帮孩子。

司马光先生曾经提过,“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留书给子孙,

子孙未必能读;不如於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易经》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阴德一定可以庇荫后代。

同时,引导孩子做个好人。

做一个好人,比什么都重要。

善良的人干净温暖,他们往往有更好的人缘,更多的朋友。

善良的人有底线,他们不会去做危害别人的事,也自然不会招致祸患。

善良的人内心有光,他们心中有一份谁也夺不走的温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三件事,你做对了吗?

人幸福,爱情,家庭和母亲概念——幸福的母亲和女儿拥抱和讨论假日灯光背景

第二,勤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

一个人只要养成了终生读书的习惯,也就相当于把人类历史上的智慧化为己用。

会读书的孩子,有知识,有眼界,有格局,只要他守好内心的善良,家长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当然这里主要是指读圣贤人的书,比如说:《论语》,《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太上感应篇》,这些经典里,包括了做事的道理,如何从行为上来修正自己,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国家人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三件事,你做对了吗?

家长孩子共享阅读时光

第三,惜福。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惜物品,爱惜粮食,惜的是自己的福报。

现在的孩子不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

只有家长领着去看看,

去感受一下,

也在生活中爱惜,

孩子也会去做的,

地球的资源有限,同时,要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感恩种出粮食的农民,

感恩做出饭菜的父母,

感恩所有付出的人!

心存感恩的人,就不会有抱怨,这些正能量的思想,

会在他人生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遇到什么不如意的情况,都会轻松面对。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

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三件事,你做对了吗?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的成长和进步,是很关键的。

如果,希望孩子以后的前途光明,就一起努力吧!

==========本期话题============

如果孩子说,有同学说他的坏话了,您会如何处理?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请转发,利益更多人!

无限感恩您!

祝一切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