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真的國內雲計算第一嗎?

雲計算的那點事


回答問題之前,請大家記住王堅博士!阿里雲的靈魂人物,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阿里巴巴前CTO,也是阿里雲的首任總裁。當年王堅博士談阿里雲阿里巴巴內部除了馬老師沒有一個人理解他,都說博士是騙子,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做出了阿里雲,可以說他再造了阿里巴巴的下一個十年!

阿里雲當然是國內雲計算的行業第一,這一點毋庸置疑!

2018年公有云服務市場進行了行業洗牌,當然在雲計算領域IaaS絕對的王者,而PaaS和SaaS潛力越來越大,可以說未來的機會無限。

從市場份額來講,2017年的雲計算市場,最終阿里雲的市場份額45.5%,騰訊雲的市場份額10.8%,金山雲的市場份額達到了6.9%,中國電信排名市場份額6%排名第四,Ucloud的市場份額5.5%排名行業第五,前面三大雲計算企業合併市場份額達到了7成左右,而前五的雲計算企業市場份額達到了8成左右,其中阿里雲在裡面佔據著比較大的優勢,成為國內雲計算行業第一。

因此從市場份額來講,阿里雲確實是國內的行業第一。

為什麼是阿里巴巴?而不是騰訊、不是百度

這個問題就像我們經常說得一樣,電子商務為什麼是阿里巴巴,騰訊為什麼做不成功?搜索引擎為什麼是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做不成功?社交為什麼是騰訊,而阿里巴巴做不成功?也許很多同學會說,百度的技術這麼強,為什麼做不好雲計算,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

  • 阿里巴巴做雲計算有先發優勢!

亞馬遜在推出雲計算服務以後,阿里巴巴緊跟著亞馬遜的步伐就開始了雲計算的研究,從那時候現任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阿里巴巴集團前CTO、阿里雲首任總裁王堅博士就帶領著工程師開始做雲計算,比百度和騰訊做雲計算都要早很多。

  • 電子商務公司做雲計算有先天優勢!

大規模的電子商務實踐,其實就是為雲計算做技術儲備的過程。如何配置、優化計算服務,如何積累存儲資源,服務規模越大,那麼本質上雲計算資源的儲備越大,當到達一個閾值的時候,雲計算就是利索黨的事情了。

阿里雲真的是擁有絕對統治力嗎?未必!尤其是在全球市場相當尷尬

也許大家聽到的傳言很多,阿里雲搞定了12306,阿里雲世界第三等等之類振奮人心的話。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12306當年公開招標,沒有一家企業敢接,因為12306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搞定,而阿里雲做得,只是分擔了12306查詢服務的計算壓力。2018年7月份為止,阿里雲取得突破成為全球第三的雲計算公司,不過阿里雲的世界第三是以3.7%的市場份額實現的,而排在前面的微軟Azure達到8.7%的市場份額,最可怕的是AWS的市場份額高達54.1%排名行業第一,如果談收入,那差距就更大了,並且從2016年到2017年,AWS優勢越來越明顯。

看看阿里雲的發展史可以發現,為什麼阿里雲發展了這麼多年,並且幾乎是緊跟著亞馬遜的步伐做了雲計算,但是發展道路為什麼如此曲折?當年博士做雲計算遇到的阻力有多大相信大家都瞭解過。

阿里巴巴的早期員工、甚至高管,當然現在還有一批不少的人,依然身居高位。用馬雲的話說就是,當時只要是個人我們就招來公司了。所以這群人聽不懂王堅博士阿里雲的故事,甚至很多阿里人在內部質疑王堅,不會寫代碼的王堅憑什麼做了阿里巴巴CTO,要知道王堅博士當年是微軟研究院的大名鼎鼎的常務副院長。

阿里巴巴早期不太重視技術,在阿里高管眼裡,中國供應商那群頂級的銷售,那些個頂個的運營人員才是阿里最重要的財產。早期阿里巴巴因為搞不定PHP,直接轉向Java,去Sun公司挖了一大堆Java的工程師來重構了整個淘寶,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技術選型更多的是真正的把技術當成純工具,實用性為主。要知道百度搞定了PHP,騰訊搞定了PHP,連微博都搞定了PHP,不過後來阿里意識到以後,開始意識到阿里巴巴開始真正在純技術領域做投資,為此阿里巴巴甚至成立了達摩院,把最好的工程師都給到了阿里雲,這也是阿里雲迎來爆發的原因。

這兩年,騰訊雲、金山雲追趕勢頭很猛,騰訊兩年時間不僅實現了從0到1,並且市場份額超過了10.8%,金山雲達到了6.9%,雖然差距不小,但是追趕勢頭也很明顯,阿里雲並不能說絕對安全,何況在全球雲計算領域,阿里雲跟亞馬遜AWS更是差距甚大。

本文系悟空問答專稿,未經允許轉載必究!

EmacserVimer


阿里雲不僅是國內雲計算第一,佔據45%的市場份額,更是世界第三大的雲計算公司,僅次於亞馬遜雲。國內12306、中石化、國家電網、徐工、富士康等都在用阿里雲的產品。


阿里雲是國內第一市場份額的公司,根據IDC的數據,阿里巴巴的份額是47.6%,第二名騰訊的份額是9.6%,阿里巴巴在優勢上遙遙領先。


國際數據Gartner報高顯示,亞馬遜AWS份額第一,微軟Azure份額第二,阿里雲排名前三,阿里雲是該榜單中唯一的中國公司,份額還超過谷歌雲。阿里雲年營收達到10.9億美元,份額達到3.7%。


為什麼阿里雲發展這麼好?

1、馬雲重視程度高,戰略思維重視

2010年的3月28日,中國IT領袖峰會召開,馬雲,馬化騰,李彥宏表達了自己對雲計算的看法,馬雲對雲計算比較重視戰略很前瞻。

馬雲回答:“對雲計算是充滿了信心,也充滿了希望”

馬化騰回答:“我覺得這個事情可能你過幾百年,一千年以後”

李彥宏回答:“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

2、阿里雲佈局早發展迅速

阿里雲的成立時間較早,2009年就成立了,騰訊雲2013年成立;百度雲2016年才成立,阿里巴巴較為重視所以發展更加迅速。

2009年阿里巴巴決定要發展雲計算業務,等到2012年市場蓬勃起來,騰訊才開始佈局雲計算,但已經落後了。

3、阿里雲真正的競爭對手

阿里雲的競爭對手是亞馬遜,微軟等國際雲企業,而不是國內雲企業,2009年,阿里雲正式成立,2013年阿里雲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對外提供5K雲計算服務能力的公司。


毛琳Michael


阿里雲

確實是國內雲計算第一,甚至說是亞洲第一也不為過。


目前國內雲計算的排名,阿里是第一,估值330億美金,第二名是騰訊雲,估值才30億美金,僅僅是阿里雲的一個零頭,這其中的差距,不可為不大。


放到整個亞洲來說, 阿里雲也是第一的,緊跟其後的則是AWS。或許另一個事實能夠讓你明白阿里雲的戰績是多麼輝煌:除了亞洲以外,AWS在其他大陸都是第一名。


當然,實事求是地講,阿里雲能夠在亞洲和AWS掰手腕,並不是說其技術水平比AWS高多少。再實事求是一點講,AWS在技術上還是要高於阿里雲的。但是,阿里雲的優勢在於,他是中國人做的。雲計算難免出點問題,但你要是AWS出問題,可能要等上個兩天才能解決,阿里工程師可能揹著個包就去你那給你排故障了。甚至在東南亞,阿里雲的負責人也對我拍胸脯說,我們的服務絕對是超過AWS的。


相比之下,騰訊雲簡直是差生典範。不僅自己技術爛,而且服務還差。前一陣有一個創業公司的數據被騰訊雲誤刪了,搞了好久才發現竟然回覆不了,最後賠償金也少的可憐。這樣的業務水平,自然難以和阿里雲競爭了。


敦復


阿里雲國內第一是毫無疑問的,在全世界也是第三的有力競爭者,前五絕對有一席之地。根據不同的統計口徑和評判標準,阿里雲的世界排名在第三到第五之間有所波動,但是在中國市場,阿里雲在雲計算領域是當之無愧的老大,不存在一絲絲爭議。

阿里雲之所以能在世界雲計算市場排上號主要就是依賴國內龐大的市場。亞馬遜的aws在國際市場正如阿里雲在國內市場一騎絕塵。而阿里雲得益於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以及大致佔領了全國一半左右的市場份額,一舉成為世界範圍內舉足輕重的雲計算廠商。阿里雲憑什麼可以搶佔國內一半左右的市場,成為絕對的市場領軍者呢?當然是最強大的綜合實力。這已經從某種程度上證明了阿里雲的實力。雲計算市場不是壟斷市場,之所以阿里雲可以獲得如此的市場地位,憑的就是綜合實力上的優勢。廣大市場客戶用錢包做出了最誠實的選擇,那就是阿里雲。因此,在目前的國內市場中,阿里雲總體來說就是第一,沒什麼好爭議的。不管說阿里雲是因為發展早也好,投入大也罷,政策方面對外國競爭對手有優勢也包括在內,阿里雲的確是中國市場目前最強的雲計算服務商,否認這種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沒有意義的。

拋卻阿里雲的市場份額不談,阿里雲的技術實力是不是國內第一呢?應該說目前為止依然是的,而且在不遠的將來阿里雲都會保持這個地位。這一點從國外統計機構的分析結果也可以看得出來。

根據Gartner的數據分析結果,目前的全球雲計算市場,亞馬遜的AWS遙遙領先,微軟緊隨其後。這兩家的技術能力和市場能力都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是第一檔次的選手。而阿里巴巴,IBM和谷歌等少數幾家公司則形成了第二集團。技術實力和市場能力都比起其他公司有較大的優勢。在第二集團中,中國公司只有阿里巴巴一家,而且在該機構統計的主要雲計算市場服務商中,中國公司也只有阿里雲入圍,可見阿里雲在國內雲計算廠商中的絕對領先地位。其他公司的服務目前為止並不足以引起國際市場的重視,而阿里雲則被認為是全球雲計算市場的主要玩家之一。

得益於阿里巴巴集團對雲計算市場的高度重視,阿里雲佈局早,投入大,在技術和市場拓展等方面都有著非常不錯的積澱。阿里雲在全球多地都有部署,整體實力不可小覷。

因此,雖然阿里雲不可能是完美的,在某些方面甚至也比不過國內的某些友商。但是綜合實力國內最強是毫無疑問的,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已經說明了不少問題。正如亞馬遜在全球市場的霸主地位不可動搖一般,阿里雲在國內市場的老大交椅也坐得很穩。阿里雲的目標應該是如何去縮小跟亞馬遜的AWS之間的差距,國內的競爭對手暫時並不能對阿里雲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鎂客網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統計的2017年全球公共雲市場份額報告顯示:亞馬遜AWS、微軟、阿里雲排名前三,阿里雲作為榜單裡唯一的中國企業,在公共雲市場再次超越谷歌,成為全球該領域的第三大廠商,市場份額從2016年的3.0%擴大到2017年的3.7%,增速達62.7%。而阿里巴巴發佈的2018財年Q3財報顯示,雲計算業務正高速發展,季度營收達35.99億。在亞洲市場上已經絕對的領先,名副其實的霸主地位。

阿里從2009年步入雲計算領域到現在,用不到十年的時間成為了影響全球雲計算格局的重要玩家。近幾年,阿里雲的價值也在不斷攀升,阿里雲的估價從390億美元一路狂飆到了670億美元,在中國市場獲得強勢表現,佔領了國內一半左右的市場份額。這片市場馬太效應顯著,強者恆強,小的業者則被加速淘汰。

雲計算市場不是壟斷市場,之所以阿里雲可以獲得如此的市場地位,憑的就是綜合實力上的優勢。佈局早,投入大,在技術和市場拓展等方面都有著非常不錯的積澱,憑藉其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就牢牢掌握了競爭的主動權。在BAT中,阿里巴巴是最捨得在技術上投入的公司,2017年的研發投入方面全國最高,還成立了達摩院來進行基礎技術研發。目前國內市場的競爭對手暫時還不能對阿里雲構成實質性的威脅,而它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去縮小跟亞馬遜的AWS之間的差距。


天方燕談


市場比輿論誠實多了,因為動動嘴太容易了,動錢包就需要深思熟慮了。阿里雲佔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是國內雲計算市場絕對的龍頭老大,也是當之無愧的國內第一。

阿里雲技術儲備強

誕生於2009年2月的飛天(Apsara)系統,是由阿里雲自主研發、服務全球的超大規模通用計算操作系統,也是構成阿里雲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阿里巴巴本身的業務量驚人,正是依託於阿里雲的強大性能和穩定發揮,阿里巴巴才能在各種大型活動中保證系統不崩潰,活動順利進行。天貓雙十一活動中,海量數據的處理也是依賴阿里雲的強大功能才能高效完成。

阿里雲投入早,投入大,經過多年發展,技術儲備和實力絕非一般廠商可比。光是飛天系統就是很多廠商可望不可即的存在。因此,不管你是否喜歡阿里,認可阿里,但是阿里雲的強大不可否認。阿里雲的技術能力國內首屈一指也是毫無疑問的。


錢事不妄


說阿里雲是國內第一小夥伴們都不服,騰訊雲第一差不多。以最簡單的例子說明吧!

阿里雲雖然幾小時的故障,但客戶一點沒有損失還道歉。這不算什麼,因為阿里處事比較講究,是分內的事。

看看騰訊雲把價值上千萬的數據丟了,(這本來就是騰訊的特色,習以為常)。最不可忍受的是騰訊居然還賠償了13萬元人民幣,人民幣呀!不是QQ幣,也不是歡樂豆,更不是各種鑽和武力值,而是人民幣。小夥伴們都比較佩服

,一向都收費充值馬化騰居然能賠錢💰。

騰訊雲第一呀!新聞大家給點贊,要不我的遊戲號就封了。


獨舟渡洋


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有人質疑阿里雲,阿里雲是國內雲服務領域無可爭議的第一,市場佔有率達到了45%,即便在國際市場也至少是前五的廠商,和谷歌IBM同等規模。相比較之下,騰訊雲和華為雲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幾乎沒有。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阿里巴巴佔據了約一半的中國市場份額,擁有超過100萬雲計算付費用戶,在2017年第四季度實現了約30億元收入。而騰訊剛剛踏入這個市場,為吸引客戶甚至開放了10TB的免費數據存儲服務。

在世界範圍來看,阿里巴巴也是可以和谷歌平起平坐的。這裡僅僅對IaaS和PaaS份額進行了統計,微軟的Office 365這樣的SaaS產品並不包括。

阿里的優勢源於自身佈局早,2008年他們就確立了雲計算和大數據戰略,這距離亞馬遜和谷歌提出雲計算只過了兩年。此時其他國內企業並沒有什麼動作,而微軟也在同一時期發佈了他們的公有云。雲服務市場的份額和何時入場有很大關係,現在市場第一AWS和第二的AZURE就是最早的雲服務。

其次,阿里雲的自研部分非常多,如果說阿里巴巴的雲是基於Linux的安卓系統,那麼騰訊和華為的雲就是MIUI和EMUI。


看球人


毋庸置疑,如果論市場份額和投入成本來算的話,阿里雲絕對是國內第一,甚至在全世界也處於領先地位。

根據IDC2017年整年的統計數據顯示,阿里雲仍然牢牢地佔據市場龍頭老大的位置,全國市場份額達到45.5%;而騰訊雲則屈居第二,市場份額突破10%;中國電信排名第三,達到7.6%,金山以6.5%位居第四;AWS首次進入市場前五,佔據5.4%。可以說,阿里雲的領先地位無人能夠撼動,即便其他對手加起來也難以超越。

在國內取得遙遙領先的基礎上,阿里雲在國際上也取得令人驕傲的成績。根據Gartner發佈的全球公共雲市場份額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雲計算市場排在前三的分別是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阿里雲,其中亞馬遜年收入達到122.21億美元,市場份額超過54%,微軟年收入達到31.3億美元,市場份額達到8.7%;阿里雲年營收達到10.9億美元,份額達到3.7%。

那麼,為何馬雲的阿里雲能夠迅速突起,成為國內乃至國際上的頂尖代表呢?

阿里雲佈局早,馬雲眼光長遠精準

說起國內雲計算業務的佈局,想必不少人都聽說過8年前的那場深圳峰會。在當時,阿里、騰訊、百度BAT三巨頭大佬進行一場激烈的辯論,主角就是雲計算業務。

馬化騰在會上表示,有樣東西,是一個比較超前的概念,可能要過幾百年、一千年後才能實現;李彥宏則說:“它不過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馬雲則認為,如果沒有它,他們將來會死掉。

因此,在馬雲的領導下,阿里巴巴下定決心要發展雲計算業務,不僅要做雲,還要做自主研發的中國雲。結果,百度和騰訊錯失先機,等到2012年市場蓬勃起來,騰訊才覺悟開始佈局雲計算,但已經落後於人。

阿里雲要做自主研發的中國雲,每年投入資金最多

近幾年,相比較於騰訊,阿里是最注重技術創新的科技企業。2009年,阿里雲正式成立,從創立初期馬雲便決定要做自主研發的中國雲,公司上下齊心協力研發了“飛天”的大規模計算操作系統。到2013年,阿里雲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對外提供5K雲計算服務能力的公司。

根據公開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阿里巴巴的技術研發投入達到170億元,騰訊研發投入為118.4億元,百度則為101.5億元。馬雲還專門成立了達摩院等全球頂尖研究機構,承諾未來三年阿里巴巴將投入1000億元用於國產自主創新技術研發。

不滿足於國內市場,阿里雲還大舉進軍海外

如果僅僅在滿足於國內市場的地位,阿里雲顯然是不可能成為全球第三大雲業務平臺。積極佈局全球市場,在國際市場上得到客戶的認可和讚譽成為了阿里雲迅速成功的重大動力。

目前,阿里雲的基礎設施已經覆蓋了全球18個地域,45個可用地區,包括路易威登、洲際酒店集團、飛利浦、畢馬威、馬牌輪胎等重磅國際頭部客戶都與阿里雲達成了合作關係。

不當“拿來雲”,不懼中美之爭

由於未來將是雲計算的未來,有人曾表示“雲計算”將會是全球第四次新型工業革命,可見擁有自主創新的雲計算業務是多麼重要。而目前備受大家關注的則是在雲計算市場上的中美之爭。

一場關於“自主可控雲”和“拿來主義雲”的討論在國內表現的十分激烈。而馬雲領導下的阿里巴巴雲,不僅採用了自主研發的“飛天”操作系統,還樹立起了一條自主原創的雲計算技術、模式。可以說,阿里雲的壯大,也代表著中國技術走上國際舞臺,與科技強國美國展開較量、競爭。


Tech情報局


12306,中石化,國家電網,徐工,富士康等都在使用阿里雲產品,以及國家天文臺,量子計算和城市腦等高科技產品。我聽說大部分互聯網流量都在阿里雲上運行。為什麼?百度,騰訊不能做到嗎?

第一,沒有爭議。根據IDC發佈的數據,在2017年上半年的公共雲市場中,阿里巴巴的份額為47.6%,騰訊的份額為9.6%,金山的份額為6.5%,電信的份額為6.0%。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份額遙遙領先,其他公司根本沒有受到威脅。

阿里雲早早進入

阿里巴巴雲成立於2009年;騰訊雲成立於2013年;百度雲成立於2016年。為什麼阿里雲領先,人們很早就進入了市場。

馬雲的戰略思想

為什麼阿里雲如此早地進入雲市場,這是因為人們有遠見。讓我們回到2010年3月28日,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巧合的是,馬雲,馬化騰和李豔紅都參加了。在會議上,主持人提出了一個話題,並詢問大家如何考慮雲計算。這三種不同的響應決定了三家公司在雲計算市場的未來地位。

馬雲回答:“我們自己的公司對雲計算充滿信心,但也充滿了希望。”

馬化騰回答說:“我認為這件事可能已經持續了數百年,一千年後。確實有可能去”阿凡達“,但現在還為時尚早。”

李豔紅回答:“雲計算的事情,歡迎你說它是一瓶新酒,沒有新東西。”

阿里雲真正的競爭對手

在中國,阿里雲沒有競爭對手,但在國外,卻是亞馬遜的世界。亞馬遜是第一個大規模進入雲市場的公司。可以說,馬雲剛剛看到了亞馬遜的行動,並決定開發阿里雲。雲市場如此之大。未來,阿里巴巴雲和亞馬遜雲必將展開激烈的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