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侘寂美学意识踪源于佛教,始于日本的茶道文化。溯及日本佛教,根植于中国禅宗的土壤。这种侘寂美学与我们中式美学有一定的共通性。但日本这一美学有了更为深奥的探索,寻求一种极致的精神至境。

这种至境是富有禅意的:

离群索居的孤独,遗世独立的风骨,有着陶渊明隐士般的清贫儒雅。不执求于绚丽,追求事物最自然本真的状态。这种枯寂并不代表颓靡消极,恰恰是和繁华盛景的同一层面的对比,就像繁盛代表胜利、积极是人本身赋予的,而事物本身的生命历程,繁华和衰颓必然包含其中,衰颓也是美。

一言以蔽之,绚烂至极,归于简朴

侘寂的美在浮世绘的许多作品中常见。艺术家描绘着记录着自然万物、光影消逝的气息。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文学家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反复提及黯淡、粗糙渗透着一丝时间消逝的哀伤之美。也体现出侘寂美学。

枯寂与繁华对应,繁华虽美,令人盛赞,但枯寂渗透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更加富有诗性的气韵,沉淀、浸润着光阴的气质,反映了美学的素朴风格。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举目望去

没有花开,亦没有红叶

小海湾旁边

一座小小的茅屋

正伫立于这秋日的黄昏

——藤原定家(日本)

乌鸦声音的喑哑,秋日黄昏,这些是最为寻常的自然事物,有着侘寂的美感,是自然力量的彰显。

浮世绘作品中,多有表现这种渐逝的自然物象。

枯石、青苔、烟暮、黄昏、光霭、残月、秃枝、薄雾,细雪,表达的极有诗意。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具有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儒士审美,对渐逝生命报以审美。

这是对于自然物象本质的认可,内心共鸣而生的美。

凄然、残缺、枯萎、消逝的美,更贴近内心深处。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侘寂”美学微探

我们总是追求那阳光朗照世界的美好,

我们喜悦圆满,庆祝胜利,

双眼喜欢捕捉万物繁盛的光鲜,

我们感慨蓬勃的生命,

所有关于新鲜、胜利、初生、光芒都是美的,好的,

这些所有,

几乎照见了我们内心膨胀的欲念,

而所有的绚烂美好,终要走向衰逝,

当生命走向衰逝之时,

是否还要裹挟着年轻去抗争,

还是可以安然享受生命的每一段赐予,

回顾时间的满满长河,

我们拥抱圆满 ,

也接纳缺憾。

生命的历程,

每一个个体,

每一程,

都有美的意义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