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你是否給孩子挫折卻忽視了教育?

近來,日本一位幼兒園小男孩成功跳箱的3分鐘視頻,在臉譜上瘋傳,也刷遍了朋友圈,無數的網友為這樣的小男孩所感動。

“挫折教育”,你是否給孩子挫折卻忽視了教育?

原來,視頻中的小男孩由於家庭原因需要轉學,學校給他安排了一個10段跳箱的挑戰。在經歷多次失敗以後,其他同學自發從位子上跑到這名小男孩身邊,圍成了一圈為他加油打氣,此後小男孩擦乾眼淚再一次嘗試,終於跳過了10段跳箱,成功了!

“挫折教育”,你是否給孩子挫折卻忽視了教育?

這樣的視頻無不讓國人感動,大呼應該學習給孩子挫折教育。近來出現的很多虎爸虎媽式的教育模式也是活生生的體現,但殊不知大部分家長方法不當,給孩子的只是挫折,卻忽視了教育

(1)給孩子的挫折不是越多越好

前蘇聯偉大的教育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必須讓孩子知道生活裡有一個困難的字眼。”所以往往父母會覺得給孩子創設越多的挫折情景,越能培養孩子應對挫折情況的能力。大部分家長覺得只要給孩子困難,孩子就會在逆境面前奮勇搏擊、排除萬難的,然而這樣往往與初衷背道而馳。過多的挫折,會使孩子失去自信心,變得十分自卑和軟弱。所以,挫折教育的數量和質量都不能過度。要結合孩子的年齡和特點,循序漸進。不能過量過度,更不能急於求成。孩子在經歷挫折無法解決的時候,家長必須要及時的給予指導和幫助,讓孩子在越挫越勇,而不是一蹶不振。

“挫折教育”,你是否給孩子挫折卻忽視了教育?

(2)挫折教育不是集中突擊式的

此外還有家長會認為,挫折教育就是要人為設置很大的挫折,而且需要採用集中、突擊的方式來進行,比如參加集訓營、魔鬼培訓班等等。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挫折教育應貫穿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小事就能作為孩子挫折教育的素材,不能突擊式的給孩子製造高難度的困難。與此同時,家長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不理不問。

“挫折教育”,你是否給孩子挫折卻忽視了教育?

毋庸置疑的是日本的挫折教育最值得國內家長借鑑,日本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從“小男孩跳箱”的視頻之中可以看得出來,這種整體的氛圍並不是刻意營造出來,現場的孩子都是自感而發地做出了本能的行動,孩子在體驗挫折的時候,感受到的是更多的鼓舞。

“挫折教育”,你是否給孩子挫折卻忽視了教育?

總之,家長要重視孩子意志、品質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適度增加挫折教育,在孩子接受挫折時要加倍鼓勵。要知道, 自尊心稍強一點的孩子一旦受挫,便會有些手足無措,一蹶不振,對自信心的打擊會讓他對自己的未來喪失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