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挫折+教育,重點應在於教育,而不是去想如何製造"挫折"

很多時候,一個人是否成功,他的抗壓能力、學習能力一直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他影響了這個人是否能夠合理的看待自己所面臨的困境,是否能夠擁有從困境中走出來的能力,並且在經歷這些困境之後,他個人是否還會得到成長,這幾個方面的問題一直都是父母們都很關注的一件事情,而當父母們對這些方面的關注度持續上升的時候,挫折教育也隨之出現了。

挫折教育=挫折+教育,重點應在於教育,而不是去想如何製造

系統的挫折教育,最開始出現在上世紀70-80年代,因於近代社會中,出現有學生會因為一些小的挫折,從而選擇走向一條極端的路,挫折教育開始流行了起來。

法國人類學家路易·迪蒙從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談自己對挫折教育的理解:

“所謂挫折教育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採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幫助和引導受教育者正確的認識挫折,有意識地防範挫折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在挫折面前適時進行調整,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並固化為良好的心理素質,能樂觀、淡然地面對自身的遭遇,從而為願望和目標大俠堅定的基礎。而如何讓個體在面對挫折情境時保持健康和消除負面效應,是挫折教育要解決的根本問題。”


挫折教育就像是一次心理上的“荒野求生”,父母要做的就是給予孩子一個正向的引導,而不是給孩子製造一些不必要的“挫折”。

挫折教育實際上說的就是能夠讓那些正在受教育的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到挫折,並且能夠讓他們明白合理的對待挫折的態度,同時激發受教育者處理事情的主觀能動性,以此達到,讓受教育者確實掌握到某種能力的目的的一種教育方式。

挫折教育=挫折+教育,重點應在於教育,而不是去想如何製造

挫折教育的幾個誤區

  • 第一,挫折教育並不是讓父母們去給孩子們製造挫折的“難度”

當孩子們遇見挫折的時候,父母們要做的是支持,而不是要給孩子們“添堵”,父母們不應該亂給孩子們施加壓力。

挫折教育在某一種程度上來說,可以看出孩子們對於挫折的處理能力,同時也可以看出孩子們在面對逆境的時候,他們身上的那種抗壓能力的一種“隨堂測試”。所以很多父母都很支持於挫折教育,但是很多父母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一些父母認為挫折教育就是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自己不應該去主動幫孩子解決,甚至於還要給孩子增加一些困難,這樣子可以讓孩子在這次挫折裡面學到更多的東西。

而實際上這種做法並不可取,這樣子的做法只會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越推越遠,孩子在父母這邊感受不到支持,他會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局面。一方面孩子不敢去面對挫折,另一方面,本該給予孩子支持的父母卻一直要他往前走,甚至於還給他施加了很多的壓力。

試想一下,當孩子處於這樣子的狀況下,他真的能夠完成好父母們所希望他做的事情嗎?他真的能夠跨過這一次的挫折嗎?很明顯不能,所以父母們要注意在挫折教育中,千萬不能夠去捆綁孩子,因為這樣子只是在不斷的給孩子們壓力,卻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幫助到孩子。

挫折教育=挫折+教育,重點應在於教育,而不是去想如何製造

而且這樣的情況很容易讓孩子進入“習得性無助”的狀態!

習得性無助現象在人類和動物身上都可以觀察到:

當他們條件反射式地預期自己將會遭受痛苦、折磨並且認為自己對此無能為力時,就會產生習得性無助(Cherry, 2017)。

經過反覆多次的“條件化”,個體習得某種信念--“無論做何努力都無法改變現狀或未來時”,人/動物將會放棄抵抗和努力,停止擺脫痛苦或惡劣情境的嘗試--即使他們有機會!

1974年。一項實驗將人類被試分為三組。

第一組暴露在劇烈、令人不適的噪音中,但他們可以通過按壓四次按鈕結束噪音;

第二組暴露在相同的噪音下,但按鈕並沒有關閉噪音的功能;

第三組未暴露在噪音環境中。

之後,所有的被試進入一個充滿噪聲的房間中,可以通過人為按壓槓桿關閉噪音。

結果,只有第二組的人不曾試圖按壓槓桿關閉噪音,而其他兩組的人可以很快明白如何消除噪音。

塞利格曼及其同事提出人類處於失去控制感的環境中會在以下三個方面產生負面影響:動機、認知和情緒(Abramson, Seligman, & Teasdale, 1978)。認知缺陷指個體認為自己身處的環境無法改變;動機缺陷指個體放棄或無視逃離負面情境的方式;情緒缺陷指個體身處在自己感到難以控制的負面情境中會產生抑鬱心境。

簡單來說,如果父母一直在刻意給孩子製造挫折與困難,故意不讓他成功,那麼非常容易讓孩子產生一種“不管我做什麼都不會成功”的心理,從而在以後遇到任何挫折時,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放棄。

就比如在我們平時學習中,差生逆襲的案例之所以非常少,就是因為他們存在著一種心理認知:

“我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考的好的。”

《少年說》裡就有這樣一位女孩,每當她取得一定的成績時,媽媽就搬出另一座大山來壓她:別人家的孩子。

最終導致女孩在臺上放生哭訴:“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都看不到。”

挫折教育=挫折+教育,重點應在於教育,而不是去想如何製造


這樣的想法導致學習動機和努力進一步降低,如此反覆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而當孩子對一個學科的無助感達到頂點時,很有可能會衍生到其他學科,從而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失去信心。

所以父母在當孩子遇到挫折並戰勝時,要適當的給予表揚和鼓勵,而不是故意製造更多的挫折。

  • 第二,挫折教育並不是讓父母們去幫助孩子們逃避失敗

在這裡,就不得不說到一個在親子教育中,經常會被父母們所忽略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教會孩子們對失敗的態度。

很多父母們認為挫折教育就是不讓孩子們失敗,陪伴著孩子經歷挫折的教育就是一個最好的教育。因為他們這樣可以讓孩子避免失敗的痛苦,還讓孩子能夠收穫到成功的快樂,同時也能夠從中汲取到經驗。其實這樣子的想法是十分錯誤的,對挫折教育認識的不夠全面。

真正正確的挫折教育應該是,父母們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並且讓孩子相信自己是他們的後盾,這種方式不僅會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變得緊密,同時,也會讓孩子對父母們產生信任感。

挫折教育=挫折+教育,重點應在於教育,而不是去想如何製造

當信任感建立的時候,孩子在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都會帶有一種很大的自信去完成,那麼當孩子有自信的時候,自然就很容易完成。同時當孩子被挫折所打倒的時候,父母們要做的不是幫助孩子去逃避失敗,而是要讓孩子們學會合理的看待失敗,同時學會從這次的失敗中發現自己的能力不足的地方。

  • 第三,錯誤的挫折教育會影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就像上面所舉的一些父母們對於挫折教育的誤解,導致他們做出了一些錯誤的做法,比如錯誤的把一些孩子本不該承受的壓力附加到孩子身上。

這樣子的方式不僅會讓孩子因為難以承受來自於挫折的考驗和父母所給他們施加的壓力,而出現情緒崩潰的情況,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變得惡劣。孩子可能會因為當前的困境,或者是之後可能出現的失敗結果,而怨恨於父母。

挫折教育=挫折+教育,重點應在於教育,而不是去想如何製造

父母們到底應該要怎麼做才算是對孩子進行一個正確的挫折教育呢?

首先,父母們要讓孩子們懂得如何去面對失敗

很明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能是完美的,孩子總是會經歷到一些他們所不能夠戰勝的挫折,可能他們邁不過去那個“坎”,這時候就會出現失敗的情況。

有些父母會選擇動用自己的資源或者是自己的方法來讓孩子避免失敗,實際上這樣子的做法大可不必,因為讓孩子懂得失敗是一個自然的事情,並且能夠勇敢的接受自己的失敗,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成長,是一種非常強大的能力。

教會孩子們面對失敗的態度是挫折教育的第一課

其實很多時候挫折就像一個考試,它檢驗著遇到它的人的能力到了什麼樣的程度,他們是否能夠從這次測試中學習到知識,是否能夠跨過這一次的坎。

在人生的每一個小階段裡,每個人都曾經會遇到過一些自己自認為不可以戰勝,自己難以跨過的挫折。但是靜下心來仔細回想最後的結果,相信也都不像自己最初所認為的那麼的糟糕,所以其實挫折教育所要教給孩子的不僅是孩子面對問題的抗壓能力,同時還有面對失敗的態度。

挫折教育=挫折+教育,重點應在於教育,而不是去想如何製造

其次,能懂得給予孩子們陪伴與支持

孩子作為一個來到這個世界的新個體,他們的心智都比較稚嫩,所以孩子們都很需要父母們能夠及時的給予他們陪伴與支持。

而關於陪伴與支持的最好的表達方式,主要跟下面的兩個方面有關。

第一方面,是“物理”層面上的陪伴

當孩子遇到困難不知道如何去解決,而情緒不好的時候,父母們可以選擇陪在孩子身邊,如果孩子不願意去說自己遇到的困難也沒有關係,父母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有一種被關注被陪伴的感覺,可以選擇拍拍孩子的肩膀,或者是給孩子一個擁抱。通過使用這種肢體上的接觸可以給孩子們很大的心理安慰。

第二方面是心理層面上的支持

這個方面的就是父母們可以通過平常對孩子的那些讚美和鼓勵的話也可以跟孩子們做目標遊戲,就比如說父母們可以跟孩子們約好,這周他的目標和為了完成目標而制定的方法。

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孩子也許會遇到挫折,但是在完成目標以後,父母們所給予的獎勵,實際上就是對孩子的一種心理上的安慰,也可以幫助孩子們在下一次遇到挫折的時候,擁有一個更好的心態去面對。

挫折教育=挫折+教育,重點應在於教育,而不是去想如何製造

最後,進行總結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最重要,不管是幫助還是“不幫助”,父母們所要做的一個重點,就是要讓孩子們明白自己一直到在孩子身邊,是他們堅強的後盾,這樣的方式可以給孩子們足夠的信心去面對挫折,而當孩子有了這樣子的信心時,其實也就是起到挫折教育的作用的時候。孩子會在面對挫折的時候,不恐懼,在面對失敗的時候,不氣餒,並且會主動選擇勇敢的來面對來自生活的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