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了 原來這就是我國各地霜降傳統習俗

諺雲:“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霜降一過百草枯,薯類收藏莫遲誤”、“霜降無霜,主來歲饑荒;霜降無霜,碓頭無糠。”霜降是二十四節日中秋天的結束語,是秋天最後的一個節氣,2018年霜降的具體時間就在10月23日19:22:18,

久違了 原來這就是我國各地霜降傳統習俗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天氣漸冷,開始有霜。緯度偏南的四川盆地,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離初霜日期還有三個節氣。在盆地南部河谷地帶,則要到隆冬時節,才能見霜。當然,即使在緯度相同的地方,由於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貼地層空氣的溫度和溼度有差異,初霜期和霜日數也就不一樣了。用科學的眼光來看,“露結為霜”的說法是不準確的。露滴凍結而成的凍露,是堅硬的小冰珠。

久違了 原來這就是我國各地霜降傳統習俗

創意配圖:二十四節氣

而霜凍是指由於溫度劇降而引起的作物凍害現象,其致害溫度因作物、品種和生育期的不同而異;而形成霜,則必須地面或地物的溫度降到0℃以下,並且貼地層中空氣中的水氣含量要達到一定程度。因此,發生霜凍時不一定出現霜,出現霜時也不一定就有霜凍發生。但是,因為見霜時的溫度已經比較低,要是繼續冷卻,便很容易導致霜凍的發生。

久違了 原來這就是我國各地霜降傳統習俗

首場降雪

霜降過後,我省盆地開始大量收挖紅苕。若收挖過早,苕塊尚未充分膨大,就會影響產量;但收挖過遲,有可能遭受早霜凍危害,苕塊受凍變質,不耐貯藏,故適時挖苕很重要。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有詩曰:“千樹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四川盆地氣候溫和,霜降期間,田疇青蔥,橙黃桔綠,秋菊競放,一樹樹芙蓉盛開,把富饒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豔麗。

久違了 原來這就是我國各地霜降傳統習俗

“自強1號”促農增收

霜降的習俗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此期間,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吃柿子的習俗。俗話說;“霜降吃柿子,不會流鼻涕。”

山西:時值寒露抓秋耕,秋收秋種莫放鬆。採棉刨薯回茬麥結合秋澆快進行。澆地造林集飼料,山藥異地換種子。

河北:寒露霜降,收割大豆。抓緊打場,及時入庫。晚茬小麥,突擊播種。收割山草,好喂牲口。菠菜油菜,種上幾畝。來年春季,能早收穫。

山東:霜降一到,天氣漸冷。抓緊收割,地瓜花生。切曬瓜幹,要趁晴天。地瓜入窖,不

能放鬆。麥田苗情,檢查要精。缺苗斷壟,及時補種。

上海:十月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種冬活忙,晚稻脫粒棉翻曬,精收細打妥收藏。安徽,寒露收割罷,霜降把地翻。湖南:十月寒露霜降到,收割晚稻又挖薯。

明天就是霜降,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了,距離冬天僅剩兩週。注意添衣、泡腳、喝熱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