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全新城市规划:瞄准雄安新区!这一区市跻身城市中心

10月18日,青岛市规划局副局长滕军红在做客“在线问政”时,披露了青岛市最新的总体规划相关工作细节,并且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已经在2018年5月有序展开。

笔者注意到此次回应中,不乏亮点,包括国家中心城市、借鉴雄安以及具体方向性的规划布局等关键词频现,让我们对青岛的2035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


青岛全新城市规划:瞄准雄安新区!这一区市跻身城市中心


凰探第559期


青岛全新城市规划:瞄准雄安新区!这一区市跻身城市中心


借鉴雄安!青岛全新城市规划已启动

此次滕军红副局长的线上互动,关于国家中心城市、青岛城市总体规划等问题的回应颇受关注。

首先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青岛的进展及入选时间,滕军红的回应与此前她在9月底的回应大致相同,青岛与国家中心城市的缘分,目前仍停留在“争取”、“省里支持”的阶段。


青岛全新城市规划:瞄准雄安新区!这一区市跻身城市中心

GIF

相较于中心城市的问题,滕军红对于之后的青岛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的回应,显然“干货”不少。除了透露了启动时间(2018年5月已开始)外,包括规划的借鉴方向:北京、雄安新区;规划的布局方向:空间体系、生态环境、综合交通、产业布局、城乡社区、乡村振兴、文化魅力、城市安全等各领域。

滕军红表示:“本轮规划编制将在‘大思路’、‘大空间’、‘大生态’、‘大交通’、‘大服务’的理念下,谋划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同时,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青岛特色和高点定位,准确把握城市战略定位、空间格局和要素配置。”

而胶州的城市规划,又一次与青岛总体规划相连。


青岛全新城市规划:瞄准雄安新区!这一区市跻身城市中心


两次城市规划的重要着力点

胶州走向中心城区!

据滕军红介绍,根据在编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初步设想,本轮总规编制拟将胶州市空间发展容量、人口规模等因素纳入青岛市中心城区规划编制范围进行综合考虑,统筹研究胶州的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协调发展、城乡空间资源配置等内容。

结合此前胶州撤市设区的消息,我们可以看到,作为青岛环胶州湾重要的发展组团,胶州的优势在于现代化的交通网路与多个承接国家战略的“国字号”平台,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4F级的胶东新机场、链接青岛港的物流先进体系以及串联青岛主城的地铁8号线,让胶州成为首个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中心城区规划编制的青岛区市。


青岛全新城市规划:瞄准雄安新区!这一区市跻身城市中心


再回到城市整体规划。针对青岛提出对标的北京、雄安新区规划,笔者认为,其实相较于北京的城市规划,雄安新区的规划更像是吸取北京规划问题的改进型,更符合未来城市的定义。

而青岛提出的5个“大”,也让我们看到青岛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瞄准国家中心城市的决心。

那么雄安新区的具体规划,哪些是重点?


青岛全新城市规划:瞄准雄安新区!这一区市跻身城市中心


雄安新区:哪些规划是重点?

在这则10个板块、超两万字的规划中,建设雄安新区,有3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分别是创新智能、绿色生态和幸福宜居。

与滕军红副局长提到的青岛重点布局方向(空间体系、生态环境、综合交通、产业布局等)相契合。

空间体系


青岛全新城市规划:瞄准雄安新区!这一区市跻身城市中心


雄安没有单一城市中心,避免与北京类似“摊大饼”一样的扩展。而是构建尺度适宜、职住均衡的城市组团。将呈现“一主、五辅、多节点”的空间格局—— 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呈组团式结构,形成“北城、中苑、南淀”格局。值得一提的是,雄安将高端高新产业聚集区域放在了雄县、容城等5个外围组团中。

而青岛此前在构建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也设置了即墨、胶州、莱西、平度等组团,并以胶州湾北岸的青岛高新区为轴心,规划了红岛经济区,重点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和市级公共服务项目,力求打造青岛东岸主城区之外的北岸新主城。

此外,城市目前的“经济担当”:西海岸新区则在近年来发展壮大,逐渐撑起了西岸核心城区的构架。


青岛全新城市规划:瞄准雄安新区!这一区市跻身城市中心


可以预见,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围绕胶州湾发展的青岛中心湾区,依然是发展的核心地带,而北岸城区能否壮大崛起,将是其中最大的悬念。

产业布局


青岛全新城市规划:瞄准雄安新区!这一区市跻身城市中心


区块链、太赫兹、认知计算等技术研发及试验,IPv6布局等计划意味着创新是雄安未来的主打牌,目前,已有百余家高端高新企业落户,创新资源向新区加速聚集。未来这里将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对于青岛而言,未来科技创新水平可以决定城市能否达到新一轮规划的预期值。目前青岛虽然有文旅名城的标签,但百年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仍是城市的工业底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青岛工业发展的突飞猛进。

但随着互联网创新时代的到来,原本兴盛的工业布局面临着巨大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例如即墨区,胶州市,城阳区等区市都属于工业制造属性较强的区域,经济占比较大,产业转型形势严峻。

而这个问题在青岛的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也有重点布局,并明确了西海岸新区所在的西岸城区担任“引领和带动青岛市产业的升级转型”的职责。

在规划中,以电子信息、船舶海工、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家电等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仍然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相信新一轮规划,瞄准科技创新、布局高端高新产业,会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核心之一。

生态环境


青岛全新城市规划:瞄准雄安新区!这一区市跻身城市中心


雄安未来将营造一个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蓝绿空间( 绿指绿地,蓝指水体)占比高达70%。 新区规划森林覆盖率40%。此外,环绕白洋淀、起步区和整个新区,将建设环状林带;主要河流和干道两侧,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城市组团间和重要生态涵养区,建设9片大型森林斑块。

而依山傍海的青岛,作为旅游名城,早在2015年,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39.4%。可以说青岛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更好。

但依仗工业的青岛,在暴露新兴产业发展、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同时,工业带来的环境影响,譬如冬季时节的雾霾和胶州湾为代表的近海水质,都需要青岛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做重点布局改善。

综合交通


青岛全新城市规划:瞄准雄安新区!这一区市跻身城市中心


这方面雄安交通可谓“快慢结合”。快则乘坐高铁半小时抵达京津,20分钟直达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则处于“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开车1小时可到北京、天津,90分钟到石家庄,地铁规划则是作了规划空间预留 。未来,雄安新区将成为八方交汇的通衢之地,对外交通便捷高效,与京津冀乃至全国、全球都有通畅的交通串联。

而青岛在立体交通的规划是丝毫不逊色雄安新区。

翻阅此前的青岛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涉及交通部门的规划目标,包括轨道交通(高铁+地铁)引领、港口建设运输、4F新机场、高速公路建设等目标,均已完成或稳步推进中。

从船运、飞机到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青岛的交通规划一定是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闪光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