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本中杜甫的《登高》,号称七律千古第一,但你真正会读吗?

《登高》此七律历来为后世学人所重,相当一部分人推《登高》为千古七律第一。

本人年轻时读此诗,不觉此诗押韵,无名师带着诵读且自己朗读都少(吟诵更是从来没接触过),念着怪怪的。另觉此诗过于消沉、不够活泼。那时是真感觉不到此诗的好。

时至中年,命运多绛,又爱上古诗词和吟诵,自己试着浅吟低诵此传世之作,才真正明白此诗为何被众多后人推崇,吟诵中真觉此律从韵味、对仗、押韵等来看妙不可言。此诗“回、杯”二字读不好,不押韵不说,也吟不出韵味来,更难领会作者诗意。

本人查阅不少资料。吟诵方面我认为这个版本最贴近作者诗意,即:安徽绩溪方言吟诵,原胡适吟诵,赵元任记谱,张照来(音)模拟吟诵之版本。

我认为此诗中“回”字读类“huai”音,“杯”字读类“bai”音,更合律,更贴近古意,也才押韵。在中古音期,我认为“回”、“杯”二字为多音字多义字。这个在某些地方方言中也有遗留,起码我查资料知道晋南有些地方和安徽绩溪方言“回”字读类似“huai”音,“杯”字读类似“bai”音。学古诗词,读懂诗作、情通古人才算有点意思,继承非常重要啊。课本的编纂者有些太霸道了,直接就统一标注“hui”、“bei”音,这是搞哪样啊,我是觉得挺别扭的。

此上为我一家之言,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本人试吟,实为抛砖引玉,只为让大家体验下“回、杯”二字读法是否妥当,非不知天高地厚炫技之心。

高中课本中杜甫的《登高》,号称七律千古第一,但你真正会读吗?

高中课本中杜甫的《登高》,号称七律千古第一,但你真正会读吗?

高中课本中杜甫的《登高》,号称七律千古第一,但你真正会读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