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一碗凉粉,简阳人的百年记忆

说到简阳的美食

你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人声鼎沸的市场

热闹拥簇的小店

是市井人生最淋漓尽致的展现

在这充满市井喧嚣的小店里

还有那份牵肠挂肚的“老味道”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下

咱们简阳餐饮“九绝”里面

那份让人难以忘怀、

牵肠挂肚的老味道

月英凉粉

专栏|一碗凉粉,简阳人的百年记忆

月英凉粉 背后的“秘密”

月英凉粉,因其口味独特而远近闻名。

专栏|一碗凉粉,简阳人的百年记忆

一般名店或名小吃冠名,要么取姓,要么取名,或者地名加食品名。

很多人都以为月英凉粉,肯定为一个叫月英的女性创立。

其实不然,月英凉粉的经营者其实叫周国珍。拥有一手制作凉粉的好手艺,经常挑着小担,沿街叫卖。

北街一家何姓大户的槽房的工人和生意上的买卖人,很喜欢她的凉粉,北街便成了她卖凉粉的常驻点。

不久槽房何老板娶了当地一方美人陈月英,来吃凉粉的人日渐增多,不少人借吃凉粉的机会,守候陈月英从此路过,然后一睹芳容。据说陈月英的美丽,倾倒了整整一代人。

月英凉粉,月英凉粉,既非周氏所创,也非陈月英本人所愿,民间就这么叫,在中国的名小吃史上,或许也算难得一见的案例。其含义是:吃凉粉,才能看见月英;要看月英,只有去吃凉粉。

月英凉粉成了那个时候,人们欣赏美、向往美的一句隐语。

月英凉粉 由来与流转

专栏|一碗凉粉,简阳人的百年记忆

月英凉粉这块老字号的由来与流转的大致过程:

解放后,搞公私合营,个人不能随便开店,所有店招均冠以公家名称。

月英凉粉这个称谓(尽管当时还没有店招),早已深入民心。政府舍不得放弃,以居委会名义,破例租给周国珍一间铺面,每月供给三百斤豌豆,“月英凉粉”四字,由一书家操笔,正式亮出牌号。

周国珍按月向居委会缴纳房租和管理费。周国珍去世后,她的女儿刘素槐和女婿林丹清继续经营。

店子最初在政府街原海乐园附近,八十年代初,搬至新民街,现在又迁到了西街。如今刘素槐已过世,她的丈夫林丹清,也已九十二岁高龄,手艺又传到了他们的下一代手中。这就是月英凉粉这块老字号的由来与流转的大致过程。

月英凉粉 屹立百年的秘密

见过陈月英花容的那一代人,终将会老去。可月英凉粉历经一代又一代,美名依旧,其中奥秘又是啥呢?

原来刘家经营凉粉,积累起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严格的制作规程:

专栏|一碗凉粉,简阳人的百年记忆

凉粉要当天磨粉,当天炒,当天卖,卖不完的要扔掉。制作熟油的清油,必须用纯正的菜籽油。

所用的干海椒,绝不上市场买,而是在红海椒上市时,一颗一颗地挑拣,有虫眼的、半青半红的、不饱满的,一律不要。

主要原料——选用当地出产的白豌豆。磨粉前,对豌豆还要进行一次体检:瘪的,杂色的,全部剔除。

专栏|一碗凉粉,简阳人的百年记忆

月英凉粉的经营者认为,如果卖凉粉的人,图撇脱省事,不愿下细工夫,当然做不出上等的凉粉。

早年的人吃月英凉粉,是冲着陈月英的美丽而去。之后的人吃月英凉粉,则是看重店家的诚实与独特的口味。

专栏|一碗凉粉,简阳人的百年记忆

土法搅拌制作凉粉

专栏|一碗凉粉,简阳人的百年记忆

各种调料盒,其中一盒为店家世代祖传秘方

这大概就是一个老字号

屹立百年而不倒的最大秘密吧!

美食

专栏|一碗凉粉,简阳人的百年记忆专栏|一碗凉粉,简阳人的百年记忆

黄凉粉

专栏|一碗凉粉,简阳人的百年记忆

凉面

专栏|一碗凉粉,简阳人的百年记忆

白凉粉

在简阳

想吃月英凉粉

快看这里

尝鲜推荐:

月英凉粉店(老店)

尝鲜地址:

四川省简阳市简城街道办西街115号

营业时间:

早晨7:00-晚上8:00

订餐电话:

15378662264

尝鲜推荐:

月英凉粉店(旭海店)

尝鲜地址:

四川省简阳市雄洲大道南段389号旭海时代广场4楼

专栏|一碗凉粉,简阳人的百年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