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址的故事」(五)|北京工业学院第一分院(1)

自1978年大学分校创立至今,在40年的办学历程中,北京各高校分校及北京联合大学经历了几十次调整和整合,先后拥有过几十个办学地点,可谓变迁多,校址多。每一次变迁都牵动过无数人的心,每一处校址都曾有过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如今,许多曾经的校址在北京的城市建设中已不复存在。我们本着抢救历史、缅怀前辈精神、激励后人的宗旨,挖掘和记载大学分校校址变迁历程和背后的故事,从而从校址的角度记载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记录大学分校和北联大人艰苦创业、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挖掘和积淀北联大精神、提炼和巩固学校特色,让广大师生员工从校址故事中感受学校从艰苦创业到发展壮大走过每一步的艰辛,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学校发展的历史自信。


校址的故事(分校)第五期:朝阳区朝阳门外十里堡 —— 北京工业学院第一分院校址(1978—1982)北京工业学院分院校址(1982—1985)

「校址的故事」(五)|北京工业学院第一分院(1)

北京工业学院第一分院校门

在朝阳区朝阳门外十里堡路南端,这里曾有一所北京印染厂技工学校。1978年年底,北京市创办大学分校,将北京工业学院第一分院(以下简称“工业学院一分院”)校址选于此,借用其教学楼的两层用于办学。1982年12月,工业学院一分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分院(以下简称“工业学院分院”)。1985年,工业学院分院成为当年组建的北京联合大学下设学院之一,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纺织工程学院,仍于此处办学。

十里堡路位于朝阳区西部,属八里庄街道。八里庄地区是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确立的北京纺织工业区,对工业学院一分院办学提供了重要行业支持的北京第一棉纺织厂、北京第二棉纺织厂、北京第三棉纺织厂(以下依次简称“京棉一厂、京棉二厂、京棉三厂”)和北京印染厂于上世纪50年代先后落户于八里庄街道的十里堡。十里堡路开拓于1968年,改建于1982年。1978年时北起姚家园路,南至朝阳路,其东是十里堡东里,其西是十里堡西里,均于五十年代形成,多红砖楼。学院成立时,十里堡东里为京棉一厂职工宿舍处,十里堡西里是京棉二厂职工宿舍(十里堡西里曾名八里庄东里,后因其位于十里堡路西,改称十里堡西里,之后又恢复原名)。

「校址的故事」(五)|北京工业学院第一分院(1)

90年代初十里堡地图

1978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为解决首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人才奇缺的困难和满足广大青年要求上大学的强烈愿望,决定依靠地方财政和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办学资源,利用部分中小学校址和企业厂房创办一批大学分校。工业学院一分院即为当时创办的大学分校之一。在《北京市高等学校分校扩大招生方案》中,提出由北京市纺织工业局(以下简称“市纺织局”)为主管单位、仪表局为协作单位、依靠北京工业学院的支持创办工业学院一分院,设置机械工程专业,计划招生500人,校址选于当时位于朝阳区十里堡路南端的北京印染厂技工学校内。当时确定工业学院一分院为主要面向北京市纺织行业服务的市属高等工科院校,培养纺织工程方面专门人才。

1978年12月19日,经市委同意,工业学院一分院领导小组成立,组长由市纺织局党组书记李昭兼任、成员有阎宪章(纺织工业局党校校长,主持日常工作)、杨述贤(北京工业学院,负责教学工作)等。随后,市纺织局调集来十几名干部,北京工业学院也选派了部分干部、教师共同进行筹建工作。当时学院借用的北京印染厂技工学校教学楼是一栋前临马路、后靠厂房的三层小楼,且仅借用了其中两层(两层中有三间房仍由北京印染厂技工学校使用),总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依据办学需要,设置为

教室、办公室、图书、医务、仓库、教学实验、教研组活动、教师休息等一系列用房,并紧急购置课桌椅500套用于教学。经过短期筹建,1979年2月8日,学院正式开课,首届招收了487人,分为10个班,开设的是机械工程专业。由北京工业学院选派干部负责组织制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管理,并选派教师承担基础课教学任务;由市纺织局选派所属各厂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多年工厂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的工程师担任专业课教师;由市纺织局从机关及所属企、事业单位选派调入党政工作人员。

建院初期的办学条件是艰苦的。师资不足,采用电化教学解决困难,北京市高教局给每个班配备了2~3台电视机,学生们挤在教室里看闭路电视,很难与授课教师接触和沟通。老师们只能两三个人合用一张旧办公桌。没有食堂,师生们分散到京棉一、二、三厂和北京印染厂职工食堂就餐。没有学生活动场地,就在校外的马路道边上体育课,在教师口哨的指令下,一列长长的队伍旁若无人地在人行道上跑步或做操,下雨的时候则只好在校内的走廊里上课。没有教学用化验、试验室,学生实验主要依靠外单位帮助解决。没有修建车库的地方,学院仅有的一辆用于接送教师的212吉普车就长年停放在马路的便道上。校内连个小院都没有,学生的自行车只能放在校门外的人行道边墙根处。艰苦的条件给师生的教学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磨练着干部和师生的意志。大家不但没有被各种困难吓倒,精神面貌反而很好。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院领导和全院教职工做出了不懈努力,同时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纺织局的大力支持。师资不足,学院向天津纺织工学院(现天津工业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现西安工程大学)等高校聘请部分教师教授专业课,并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先后选派十余人到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进修。为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建院初期即开始筹建图书馆,在有限的空间中拿出10平方米的房间存放书籍和提供借阅。1979年,建立政治处、教务处、总务处及办公室;建立校医务室,配备3名医务人员专门负责全院师生的医疗保健;购置北京130轻卡一辆。1979年,学院还成立了电教中心,主要为1978级学生基础课的电视授课服务,并自制或与外单位联合制备幻灯片和音像教材,于1981年开始制作《浆纱操作法》《织布挡车操作法》《纤维检验法》《发展中的北京纺织装饰品》等,并于1984年购置进口的编辑录像机等先进设备。1980年,根据北京市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学院将专业调整为毛纺、棉纺、机织和机械4个专业。1981年8月7日,院务会决定成立基础部和专业部。

但是,校舍面积的不足仍然限制着学院的发展。尽管学生全部走读,校舍面积还是不足,限制了进一步的招生。1979年仅招收了33名针织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使用的是当时北京市一所半工半读的学校——第一纺织工业学校的校舍;1980年停招一年;1981年至1982年招生规模都不超过4个班,1981年招收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生94人,租用了慈云寺中学教学楼一层6个教室开展教学,1982年招收本科生100人。老师们为上课、开会经常奔波、往返于十里堡和慈云寺之间,很是辛苦。为了解决上体育课问题,学院在京棉三厂的足球场上租了一席之地,才使体育课步入正轨,在那里还举办过几届学院运动会。学院党委于1980年2月向纺织工业局党组致函“(80)京工总字第005号”,请示尽快解决制图教室等用房问题。随后,印染厂技校所用二层三间房和三层楼的所有房屋转给学院使用,学院的校舍面积达到了2080平方米。1982年6月,在市纺织局和北京市高教局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在朝阳门外道家村征菜地30亩,准备建设新校舍,其中除现有建筑外,还有二期工程(图书馆、实验楼),但因种种因素暂未实施,但将此处作为学院的一个分部暂时启用了。

1982年12月22日,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发文“京发〔1982〕60号”,同意并转发了市委大学工作部和市高教局的《关于大学分校调整和建设问题的请示报告》。依据文件精神,北京的大学分校开始调整,工业学院一分院更名为工业学院分院,培养纺织技术人才,办学规模为800人。1983年5月15日,正式启用北京工业学院分院印章,并更换校徽及学生证。

1983年,学院先后毕业了两届毕业生。当年,招收本科生125人。1984年招收本科生121人、专科生83人。到1983年10月底,教师达到了82人。1983年,还接收了33名农民,转为工人后主要从事后勤工作。学院于1983年购置了解放牌大客车、1984年购置了红梅牌面包用于接送教师。1984年,在学院分部新校址活动房内建立了200平方米的图书馆。学院的固定资产总额从1978年的5万元达到1984年的128万元。

1985年1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北京联合大学的请示获得教育部批复,同意组建北京联合大学。3月6日,学院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纺织工程学院,此处成为北京联合大学纺织工程学院校址。

资料文献主要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志(1978~2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