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随笔|“碎月滩”的月光

法官随笔|“碎月滩”的月光

点击上方“中国审判” 可以订阅哦!

文 | 安徽省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郑刚

法官随笔|“碎月滩”的月光

皖南的早秋就是这样,虽说已经立秋,仍烈日炎炎,37度高温热浪逼人。我的心里边渐渐涌动出一种久违的渴望,记忆里那宁静的夜晚、皎洁的月光、微风中荡起粼粼波光的景象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那年的暑假,父亲接我到歙县。我跟父亲住在歙县县委礼堂的二楼板壁屋里。那年暑假跟眼下一样出奇的热,窗外老杨柳树上的知了从凌晨一直鸣叫到深夜,似乎不知疲倦。板壁屋并不散热,到了下半夜燥热难耐,气温还在38度左右。为了避暑,我干脆将草席搁在长长的走廊上,期待着凉风习来。可这苦了自己,浑身上下都被蚊虫叮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红包,奇痒无比,挠得浑身没一块好肉。

为了避暑,一捱黄昏,大人孩子们便蜂拥到城西不远处的练江河滩。此时,绚丽晚霞布满西天,倒映在清澈碧绿的水面上,水波涟漪七彩绚丽,十分迷人。河滩上,人头攒动,男女老少欢快地戏水玩耍,喧闹声、惊叫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一片欢腾。父亲打着赤膊带我下河,不会水的我扑通一下跳进了水里,猛的一下被呛了两口水,一种辛辣直冲脑门,连连咳嗽不止。父亲笑着蹚过来,连连叫道“慢点!慢点!”边说边搀扶我小心翼翼踩着河底滑溜的鹅卵石一步步向前挪。到了齐腰深的时候,水的浮力下我有点站不住了,一个趔趄突然滑到了深坑,水一下子没过了头顶。父亲眼明手快一个猛子扎到我的身底,用手一托,将我托出了水面。我连连灌了几口土腥味的河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父亲将我拢在起伏的胸膛前,“别怕别怕,没事的,练游泳都这样。我小时候还不如你呢,人家都喊我‘狗刨子’!”我一听“噗嗤”一声又转哭为笑。

父亲一边用结实有力的臂膀托着我,一边鼓励我一步步游向不远处的“碎月滩”,越往深处越感到河水的冰凉。

“碎月滩”深潭到了,回头遥望对岸已经朦胧一片。“碎月滩”岸边是高耸的山崖,绿树环抱郁郁葱葱,突兀可见。父亲告诉我,“碎月滩”源于诗仙李白那句“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的诗句。父亲说,当年歙人许宣平,隐居深山,嗜酒爱诗,李白慕名来访,未能如愿。惆怅的李白在练江放舟饮酒,眺望窗外,月光下练水潺潺,水流清澈,明月辉映溪流,似被流水揉碎,遂诗兴大发挥毫书写出“碎月滩”不朽诗篇。

暮霭时分,这里残阳如血,波光碎影,如金似玉,彼岸黛瓦白墙徽派民居栉次鳞比,西头太白古桥长拱如虹,下游渔梁古坝水急如瀑,彩链流光,远山近水,云影镶嵌,煞是好看。沉浸在这心旷神怡的境地里,我畅快地在水中扑腾,心底里的欢喜难以名状。到了“碎月滩”深处我一不留神又呛了几口水,心慌意乱中手脚失去分寸,胡乱扑腾地直沉水底。父亲用力托起我,用粗壮的臂膀托着我斩浪前行,边游边告诉我,手脚并用得有规律,心静自如便可以浮在水面了。渐渐地,我的心安稳下来,手脚也听使唤了。几个来回后,父亲撒手我也能在水中“狗刨”似地前行游曳了。

西天终于抹去最后一线余晖,墨色渐浓,一轮皎月冉冉升起,水面波光粼粼荡着银辉碎光,一种神奇的镜像映入眼帘。我跟父亲带着满身倦意爬上了河岸,惬意、愉悦溢满心间。

父亲离开我已经七年了,每逢父亲节来临,我便情不自禁来到歙县河西桥的“碎月滩”,凝视着眼前滔滔不绝的江水,觉得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个夜晚,似乎又看见父亲喘着粗气鼓励关切的目光,耳畔似乎又响起父亲那带着浓厚冀北嗓音的呼唤。物是人非,思念绵长,我爱你,父亲!

本期封面

法官随笔|“碎月滩”的月光

《中国审判》杂志2018年第16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