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規模化飼養的效益和模式:余玉生,盧煥仙

雲南省多樣性的氣候類型和植物種類的繁多,特別適合中蜂生存發展。經過到羅平縣近 4 年開展“三區”人才科技服務工作及到楚雄州的大姚縣、姚安縣、武定縣,大理州的祥雲縣,西雙版納州景洪市,普洱市的景谷縣,昭通市的鎮雄縣木桌鎮,紅河州的蒙自市、箇舊市、建水縣、瀘西縣,怒江州的貢山縣、福貢縣、蘭坪縣等地培訓指導養蜂工作,發現各地中蜂養殖戶仍存在規模小,中蜂人工育王技術運用較落後,較先進的養蜂機具的運用太少的情況,少數地方也有養殖大戶,有的飼養 300~400 群,有的分幾個地方飼養共1000 多群,並出現各地建檔立卡貧困戶把蜂群託管給養蜂大戶飼養,年底參與分紅的好現象。為了讓雲南中蜂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健康發展,現把雲南中蜂規模飼養戶的一些好的經驗彙總,供同行商榷。

1 中蜂養殖由副業逐步過渡為專業養殖

雲南省姚安縣棟川鎮中蜂養殖戶朱雲在 2014 年之前是搞農作物種植,抽空進行中蜂的養殖和打蜂箱、賣蜂箱等,每年也有幾萬元錢進賬。2015 年由於各地養殖中蜂的人越來越多,急需蜜蜂的數量較多,需要的蜂箱就多。光靠抽時間進行這些工作滿足不了需求,所以夫妻倆開始全職從事繁殖蜂群,進行四季管理,並打製蜂箱進行銷售,分兩地飼養蜂群500 群左右 (家中飼養 100 多群,山裡飼養 400 多群)。如有人要購買蜂群,他幫助運蜂,並教會中蜂基本飼養管理技術,全程服務。由於他的服務周到熱情,周邊的中蜂養殖戶都願意到他家買蜂。從此中蜂養殖由副業變為專業,每年收入 20 萬元左右。雖然中蜂養殖歷來是副業,但隨著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在經濟收入可觀的情況下就自然做成了專業養殖,這樣才有時間和精力進行中蜂養殖、製做蜂箱等工作。

羅平縣九龍街道的李改華在 3 個地方養殖蜂群1 000 多群,其他中蜂養殖戶在油菜花結束時有的就開始搖蜜,而他是壓著不搖上繼箱,直到柑橘開花流蜜蜂脾全部封蓋後才搖蜜,所以蜂蜜細膩又有柑橘的香味,且蜂蜜成熟度高,價格比其他的蜂蜜價格就高,還加上進行中蜂小轉地飼養和胡蜂的飼養,年收入也在 20 萬元以上。李建強養殖蜂群在 400 群左右,年收入 10 多萬元。羅德元新法飼養 100 多群,又加上出售蜂箱,年收入也在 10 萬元以上。

中蜂養殖戶能飼養蜂群 100 多群,又能製做蜂箱,繁蜂技術掌握得好的,經濟收入自然就可以上一個檔次。

2 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奔小康開了先例

羅平縣政府考慮貧困戶養蜂技術差、居住分散、蜂群容易飛逃;養殖大戶經驗豐富,對繁蜂和病蟲害防治技術掌握到位,能進行優質高產,得到良好的經濟效益,可以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特點。2017 年開展了一項富有創新性的措施,就是按照“支部 + 企業 + 合作社 + 基地 + 貧困戶”的運行模式,依託羅平縣蜜蜂產業發展資金項目,採取政府引導,龍頭帶動的方式,開展“蜂產業 + 脫貧”工作。每戶貧困戶能夠免費領取 5 群蜜蜂,這些蜂群作為加入合作社和養殖基地的股份,蜂群的所有權和收益權屬於貧困戶本人,但蜂群只能在加入的合作社進行養殖,這樣就能讓原來沒有養蜂經驗和技術不高的貧困戶的蜂群入股到合作社,每年都能分到一定股紅,而合作社進行中蜂規模化養殖,加強蜂群四季管理,尤其是蜜蜂秋冬季蜂群的管理,只要蜜源開花流蜜,就會採到優質的中蜂蜜,銷售出去經濟收入增加,貧困戶也就有了他的股紅。經過幾年,企業和合作社可做大做強,貧困戶也能脫貧致富奔小康。一個鄉如有50 戶貧困戶,一戶有 5 群,而每群至少有 4 脾蜂加 1只蜂王,那一個養蜂大戶就要接受 250 群蜂的託管工作,加上他原有蜂群,從而形成規模化飼養。

3 需科研單位和相關部門的技術支撐

中蜂規模化飼養的合作社或養殖大戶在飼養中蜂過程中還應得到科研單位和相關部門的技術支撐。很多中蜂養殖大戶都是由小蜂場逐步發展成為大蜂場的,在發展過程中都得到過科研單位和相關部門的養蜂專家和技術人員的培訓指導。經專家和技術人員實地考察,結合當地蜜源特點,摸索一年四季的蜂群管理,並進行技術培訓。培訓採取先理論教學,再做演示教學,讓學員多進行中蜂人工育王練習,熟能生巧。只有掌握了中蜂人工育王技術,飼養強群,按計劃有步驟的發展蜂群,逐步達到並保持規模化飼養水平,經濟收入就會不斷增加。近幾年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和“三區”人才科技服務項目的實施,充分肯定了科技人才的作用。這些科技人員不辭辛苦,走村串寨,把科學技術帶進去,做示範演示。讓當地蜂農的蜂場由小變大,由弱變強,逐步就走上了規模化飼養的致富道路。

4 走名、特、優之路

雲南省中蜂規模化飼養應適合當地的特點。雲南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類型孕育了其他省市沒有的蜜源植物。特色蜜源植物有野壩子、杜鵑、山桂花、黃連及其他名貴中草藥等,所產的優質原生態蜂蜜因為一年才割一次或者直接銷售巢蜜,品質上乘,營養豐富,價格也就高。蜂蜜價格好,供不應求,中蜂規模化飼養才會立於不敗之地。

5 是中蜂發展和經濟效益提升的必由之路

雲南這幾年養蜂大戶不斷湧現,養殖模式不斷創新,運用養蜂專家和技術人員教的中蜂人工育王技術按各自的需求逐步發展蜂群,中蜂規模化飼養的效益顯著,中蜂規模飼養也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脫貧致富奔小康服務。所以中蜂規模飼養將是中蜂發展和經濟效益提升的必由之路。


中蜂規模化飼養的效益和模式:餘玉生,盧煥仙


文獻僅供參考學習!如有不正確請糾正與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