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了一首不合时宜的词,决定了他一生命运 网友:倒霉催的

古代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朝代,当为宋朝莫属。

经济发达,自然衍生出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的提高,要是饥荒年代,肚子都吃不饱,更别谈去娱乐了。

在宋朝的时候,没有电视剧也没有电影,人们想看演出,只能去秦楼楚馆那样的地方。

如果想听曲了,可以去一个叫青楼的地方。

他写了一首不合时宜的词,决定了他一生命运 网友:倒霉催的

提到青楼,现代人大多数被电视剧误导,觉得青楼是男女羞羞的地方,其实不是。

以前的青楼,文人雅士休闲交流的场所。

在青楼里,也有一群特殊职业的人,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我们管她们叫歌伎。

歌伎顾名思义,就是以歌舞表演为生。她们表演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她们自己的生活处境。

而决定她们表演效果好坏的因素,就是她们的演技和所唱的词的高雅程度。

对于演技,当然是靠个人的勤奋练习,而她们所唱的词,则是靠词人填写而来。

为了使自己的演唱吸引观众,歌伎往往主动向词人们约词,希望能不断获得词人的新词作,使自己成为新作的演唱者,以给听众留下全新的印象,客人听了高兴,自然名誉提高,收入自然增加。

按照现代经济学理论来说,这就叫以需求为主导的消费,

在宋代,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词人,他的名字柳永。

据史书记载,柳永当时写的新乐府诗词,被当时的人广为传颂。大宋朝皇帝宋仁宗,通晓音律,也喜欢柳永的词。

他写了一首不合时宜的词,决定了他一生命运 网友:倒霉催的

不过,柳永的词大多都是艳词,宋仁宗还是比较喜欢儒雅的词。

毕竟,一个皇帝喜欢什么,下面就容易跟风,如果皇帝都喜欢艳词,喜欢靡靡之音,那么,国体将不复存在。

所以,对柳永的词就不屑一顾了。

倒霉催的柳永曾填过一首叫做《鹤冲天》的词,就是这样一首词,断送了一生仕途。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他写了一首不合时宜的词,决定了他一生命运 网友:倒霉催的

就是这样一首词,在后来柳永科举考试进士放榜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这首词的其中两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他告诉柳永,你小子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去吧,你去填你的词吧,要功名也是白搭,就把柳永的名字除去了。

柳永落第后,失意之下,就频繁地出入秦楼楚馆,与歌伎卿卿我我,暧昧不清。

就在这里填词,供歌伎在酒肆里演唱,而刘永也会得到歌伎们的资助,给俩钱花,职业类似现在的作词人。

久而久之,柳永也因此穿梭于这样的地方,解决衣食住行问题。

在宋代,若不是这样传唱,很多的词都未必流传的下来。

当然,在那样一个时代,能流传下来的,当然都是人们喜欢听的歌词,否则,早已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

他写了一首不合时宜的词,决定了他一生命运 网友:倒霉催的

由于柳永一生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不得,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以毕生精力作词。

人不可能没有目标的。

从表面上看,柳永对功名利禄鄙视不已,但其实,他的骨子里还是对功名念念不忘的,他非常希望走上一条通达于仕途的道路,但现实把他打回了原形。

柳永想做一名文人雅士,但却又无法摆脱不掉对俗世生活以及情爱的眷恋和依赖。

当他喝醉酒睡在歌伎床上的时候,他又在挂念着自己的功名。

当然,正因为这些困难,才让他的词作获得如此之成就。

一首词,竟然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柳永的晚年是很可怜的,据说,柳永到老了一贫如洗,死的时候,连一个亲人祭奠都没有。那些向他约词的歌伎,念他的才学和痴情,几个人凑了钱,把他给埋了。

人能活到这个份上,也是相当不容易啊。

他写了一首不合时宜的词,决定了他一生命运 网友:倒霉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