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说道:凡信奉佛教的和尚,都应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种戒行

六祖慧能说道:凡信奉佛教的和尚,都应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种戒行

六祖慧能说道:凡信奉佛教的和尚,都应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种戒行

粉色荷花

玄觉大师(665年—713年),俗姓戴,是温卅永嘉人。他少年的时候出家,读了不少佛经论。在未拜见了六祖大师以前,修习天台宗妙法,平日在生活中,常常冥想静观,深通止观法门的要诣。后来经慧能的弟子玄策的介绍,才前往韶州曹溪参拜六祖慧能。天台宗本是研习佛理、讲究名相的。当玄觉研读《维摩经》时,他顿悟见性,开始反对死读经书。认为只要你把握住你自己的内心,排除任何欲念、不受外物来诱惑和污染,使心灵空明,这就是见性。要是能使心不住於内,不住於外,也不住於中间,丢掉种种束缚,你就能自由自在,这就达到智慧和觉悟的境界,就成佛,就是佛。

在(坛经。机缘)有如下记载,记下了他与六祖慧能大师的一段对话。

玄觉初见慧能时,绕着慧能走了三圈,振振锡杖,然后双手合掌,直直地站立在慧能面前。

六祖慧能说道:凡信奉佛教的和尚,都应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种戒行。你是从哪里来的,怎么能够这样如此傲慢无礼?

玄觉说道:生和死的事情才是头等大事,万物变化迅速。其他枝节问题,我没时间去考虑那么多。

六祖慧能说道:凡信奉佛教的和尚,都应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种戒行

佛曰。。。

六祖问道:既然担心生死无常,那你为什么不去悟不生不死的大道,去除烦恼。那才是完全没有快慢和迅迟速的。

玄觉答道:道本来就是无生无灭的,当然就没有迅速可言。

六祖赞叹道:说得对,确实如此。

当时众门人听了无不愕然。玄觉于是按照佛门的规矩,恭敬地参拜六祖,然后便迅速告辞。

六祖却说道:你怎么这么快就回去?

玄觉反问道:我自己根本就没有动过,怎么会说太快呢

六祖慧能觉得这个和尚悟性还挺高的,便又问道:谁知道你自己动没有动

玄觉答道:这是大师你自己心里产生分别。

六祖慧能说道:凡信奉佛教的和尚,都应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种戒行

Autumn Color at Kiyomizu-dera Temple in Kyoto,

六祖慧能说道:你己经悟透了无生之意义。

玄觉问道:那既然是无生,哪里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六祖不答而问道:如果无生没有意,谁又能分别它呢?

玄觉答道:分别本身也没有意义。

六祖赞叹道:你说得太好啦,说得太好啦。 你就在这儿住一宿,明日再走吧。

玄觉就在曹溪住了一个晚上。从此,人们便称玄觉大师为‘一宿觉’和尚。

这里所谓的‘无生’即是‘有生’,也就是佛家所说的超越生死,无生即无死。玄觉大师悟透了顿教思想,是直指本源自性,当然就没有什么快慢和动静之分,就达到了觉悟境界,取得了智慧。

玄觉的名气很大,倒底是个文化人,不单是他对佛法有精义的理解,还在于有文字著作流传下来。他的作品有‘永嘉集’和‘证道歌’。 证道歌的内容,包涵甚广,有佛教理义、有对禅宗的精见,有求道的要领,有禅宗的历史,全诗以个人的彻悟经验而对修道人提出了劝告。

玄觉的灭寂只比六祖慧能晚两个月,灭寂于唐玄宗的先天二年十月份。谥为‘无相大师’。虽有佛教文章流传下来,但他的弟子却不多,有文字记录的仅仅一人。

六祖慧能说道:凡信奉佛教的和尚,都应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种戒行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共戒邪淫、广积阴德、得大自在!

六祖慧能说道:凡信奉佛教的和尚,都应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种戒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