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这些感统失调警告讯号,家长一定要知道!警惕!

感觉统合发展是每位幼儿必经的发展历程之一。

感觉统合发展会影响大脑成熟度及外在行为与活动上,我们可以借着幼儿行为与活动表现来观察他们在感觉统合发展上是否合宜。

孩子的这些感统失调警告讯号,家长一定要知道!警惕!

提高警觉!

感觉统合失调的警讯!

感觉统合失调影响的范围广泛,若孩子出现下列一种以上的症状父母应加以留意,提高警觉

1、过动及容易分心,在团体学习时与同龄孩子相较之下差异很大。 随时动个不停,无法安静坐下来和专心做一件事。

2、专注力及警醒度差。例如:明显心不在焉;丢三落四;做事没有计划,无法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作事时一副没兴趣的样子;不主动参与活动,总是旁观或游荡。

3、对触觉、味觉、视觉、听觉过度敏感,例如:不敢荡秋千或爬高,有些孩子对衣服或食物的质地特别挑剔、不喜欢别人碰他或摸他,或是非常害怕突如其来的巨响。

4、在梳洗、刷牙、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动作非常挑剔,感到麻烦和困难。

5、对感觉刺激反应不足。有些孩子会寻求强烈的感觉经验,例如,持续转圈圈、由高处往下跳或对病痛的反应不灵敏,有些孩子则在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之间摆荡。

6、在情绪及行为上产生困扰。有的孩子易怒、紧张、固执、很难自我调节情绪,面对新情境适应困难。另外冲动、缺乏自制力、不守规范也会造成人际互动上的困扰。

7、动作协调度差。透过大肌肉活动或精细动作的表现,可观察协调性的好坏,例如:时常跌倒、在剪纸或握笔的动作上有困难。

8、语言发展有问题,有口齿不清或语言发展迟缓等现象。在听觉过程上的失常,例如:漏听、听错、听不懂、理解特别慢或无法记得一连串的指示。

9、学业成就低落,例如:读、写、算的学习有困难。

孩子的这些感统失调警告讯号,家长一定要知道!警惕!

家长观察

感觉统合障碍在婴幼儿期表现的问题

婴儿期(0-1岁)

1、非常不好带养,常出现爱哭、不安、难安抚的情形。

2、不好睡,晚上睡1或2小时就醒一次或是入睡困难,要摇、 哄很久才能入睡,一点声音就容易惊醒。

3、肌肉松软,软趴趴的,比别的婴儿挺直头部的能力发展得慢。

4、喝奶需要很久才喂完,奶量少,换固体食物很困难。

5、不喜欢被抱,抱他时会扭动不安。

6、洗脸、洗头、刷牙、剪指甲、换尿布等日常生活自理常有哭闹、排斥、抗拒等行为反应。

幼儿期(1-3岁)

除了上述婴儿期的状况可能持续外,亦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注意力不易持久。

2、动作表现笨拙。

3、口齿不清。

4、一点小碰撞就十分生气。

5、非常害怕荡鞦韆、溜滑梯、走斜坡或爬楼梯。

6、因食物的质地而挑食。

7、语言发展迟缓。

前儿童期(3-6岁)

1、粗大动作技巧不协调。

2、精细动作发展有问题(着色、剪贴、写字有困难)

3、过动和冲动。

4、常跌倒。

5、社会技巧差,和同侪相处不易。

6、易哭、情绪不稳定、挫折忍受度低。

7、有持续的睡眠问题。

8、缺乏专注力。

孩子的这些感统失调警告讯号,家长一定要知道!警惕!

成长阻碍!

感觉统合发展会影响幼儿三方面的成长

(一)感觉统合发展影响幼儿的日常行为表现。

感觉统合是幼儿各种发展的基础。

幼儿对各类感觉刺激的接受、处理、组合、运用的结果,将影响孩子在姿势动作能力、认知学习能力、沟通表达与情绪调节能力、注意力与冲动行为的控制。

因此,当幼儿出现不合宜的行为时,例如:坐不住、容易哭闹、过度偏食 或挑食,可能是幼儿在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良所导致的结果。

(二)感觉统合发展影响幼儿身心健康。

如果大脑中的感觉统合能力有障碍,例如:

对动作过于敏感(不爱动、懒洋洋);

对声音过度反应(听觉障碍、语言沟通有困难);

对衣服的材质挑剔(偏爱很柔软的衣服、情绪变化大);

睡觉前很难入睡(在床上翻滚很久或摸着妈妈才能入睡);

那么幼儿会因为这些征状而影响其成长和发育,将导致幼儿容易有健康状况不佳、发展迟缓、注意力不足、学习成就低落的危机。

(三)感觉统合发展影响幼儿情绪

幼儿透过游戏或运动,例如:在公园骑脚踏车(动作计划)、玩飞盘(动作计划)、溜滑梯(前庭觉)、摇摇马(前庭觉)、吊单杠(本体觉)、攀爬局低杆(本体觉)等感受到极大的乐趣。

这是因为这些感觉剌激启动边缘系统(情绪脑)释放血清素、多巴胺等愉快、正向的情绪,引发兴趣,幼儿可从活动中获得快乐情绪的体验。故此我们可以知道促进感觉统合发展良好,能够增进幼儿快乐成长。

感统发展会对孩子的动作协调、反应能力、技巧建立等多法方面造成影响,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各种障碍,因此,我们必须及早针对问题找到对策,才能让孩子找回自信,顺利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