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想去淨土的人反而去不了?答案在這裡!

为什么想去净土的人反而去不了?答案在这里!

为什么想去净土的人反而去不了?答案在这里!

大乘的佛法最終是要利益一切有情,沒有別的目的。

成佛是為了利益眾生,沒有別的。修大乘佛法的時候,雖然我們還沒有成佛,但還是要把利益眾生當成最主要的事去做。

第一世的尊者快要圓寂的時候,出現要去淨土的跡象,他就召喚弟子觀想修行,祈願繼續來娑婆世界,再來輪迴。

弟子們對他說:“你已經是成就這麼高的修行人,一點不擔心,肯定會去兜率天等淨土。而我們弟子們非常擔憂,你走了之後,我們應該怎麼修?怎麼保證我們臨終可以安心地往生淨土?”

尊者就回答:“我心裡一點都沒想過要去淨土,哪裡的眾生最需要我,我就堅持要去。我只有這個想法,沒有別的。” 這是真正修菩提心、修大乘的人的心態。

因為成佛之後也是做這個,所以成佛之前,心裡也要有這個目標。成佛之前,心裡充滿了“沒有別的可乾的事情”,這種願心非常強烈,成佛之後,才會有報身、化身、利他圓滿的色身的功德。

真正修菩薩行的人,就是像第一世尊者這樣的想法;不要想“這樣是不是太辛苦了?”——這樣想,你才不會辛苦,你才會成佛。你想去淨土,反而可能去不了淨土,因為“去淨土”的願望和“覺得辛苦”的想法是相反的。

地藏王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樣反而提早成佛。如果想“我要趕快成佛,地獄裡的你們慢慢來。我可以幫幫你們”,這種心態是勇氣和對他人的大悲心不夠強,成佛就會慢。

所以,這裡講,“大乘的佛法所有的行為”沒有別的,完全是為眾生。現在儘量做能利益眾生的事,儘量能做多少就拼命做。

做的時候,自己也要有能力;自己都沒有管好,還要管別人,也不行。所以,這裡說,“但是自己還沒有安穩則不能度他”,還是要先調整自己,但不是“我成佛之後才度眾生”。

菩薩就不做利益眾生的事嗎?不是。我們最近學的“道智菩薩”,菩薩也會利益聲聞種姓者、獨覺種姓者。不能說“我整個成就了,才來就度你們”,而是一邊度、一邊自己提升。

另一方面,利益別人的時候,我們有的時候會反悔,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追求自己的名利,這樣是惡業,也不對。

自己學修同時利益眾生;前面是對別人、對不同教派的修行人、對不同教派、不同的法,注意不要起分別。別人起分別的時候,我們可以阻止;阻止別人,不代表“我執著”。

當身邊的人分別,說“你的教法怎麼樣,我的怎麼樣”,為了讓他不造惡業,你可以跟他說“這樣不對”,但是不要之後又說“我的多好多好,你的不對,我的怎麼怎麼好”,沒有必要說這些。

我們身邊不同的教派、不同的傳承的人可能會講“自己如何、別人不好”之類,我們也跟他一樣地評論“你哪裡有問題、我如何好”,就一起造惡業了。要幫助他不造惡業,不要跟他一起造惡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