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孟姜女廟

山海關孟姜女廟

吾國曆史悠久,民間流傳著四大愛情悲劇。這其中有一位弱質女子,名孟姜女,萬里尋找在長城做工的夫君,歷經一百零八難,來到長城腳下,得到丈夫去世的消息,悲慟欲絕,哭倒長城,露出丈夫白骨。隨後,孟姜女將丈夫重新安葬後投江自盡。

這則故事名為《孟姜女哭長城》,最早在《左傳》中有類似記載。後人將之豐富擴展演變,在山海關城東6公里的望夫石村,後山崗上建右一座貞女祠,就是孟姜女傳說在現實中的具體體現。

山海關孟姜女廟

孟姜女廟橫匾。

山海關孟姜女廟

孟姜女廟全景圖,由貞女祠和孟姜女苑組成。

山海關孟姜女廟

姜女故事浮雕。

山海關孟姜女廟

西陳列室。

山海關孟姜女廟

姜女出世。孟姜女是從葫蘆中蹦出來的孩子。相傳在秦朝的時候,有一戶姓孟的人家,種了一棵瓜,瓜秧順著牆爬到姜家結了瓜。瓜熟了,一瓜跨兩院得分啊!打開一看,裡面有個又白又胖的小姑娘,於是就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孟姜女。

山海關孟姜女廟

蓮池相遇,喜結連理。萬喜良為躲避秦始皇抓夫修長城,從家裡跑了出來。他跳過一堵垣牆,誤入孟家的後花園。恰巧趕上孟姜女跟著丫環出來逛花園。孟姜女和丫環剛要叫喊,萬喜良上前打躬施禮哀告:“小姐,小姐,別喊,別喊,我是逃難的,快救我一命!”

孟姜女一看,萬喜良是個白面書生,長得俊秀,就和丫環回去報告員外。老員外在後花園盤問萬喜良的家鄉住處,姓甚名誰,何以跳牆入院。萬喜良一五一十地作了口答。員外見他老實,知書達禮,就答應把他暫時藏在家中。萬喜良在孟家藏了些日子,老兩口見他一表人才,舉止大方,就商量著招他為婿。跟女兒一商量,女兒也同意。給萬喜良一提,萬公子也樂意。擇了個吉日良辰,請來了親戚朋友。擺了兩桌酒席,歡歡喜喜地鬧了一天,倆人就拜堂成親了。

山海關孟姜女廟

夫婦離散,骨肉相思。小倆口成親還不到三天,突然闖來了一夥衙役,沒容分說,就把萬公子給抓走了! 這一去凶多吉少,孟姜女成天痛哭盼望!年復一年,不見音信。孟姜女放心不下,一連幾夜為丈夫趕做寒衣,要親自去長城尋找丈夫。她爹媽看她那執拗的樣子,沒法阻攔,就答應了。

山海關孟姜女廟

千里尋夫,哭倒長城。孟姜女打整了行裝,辭別了二老,踏上了行程。歷經108難,找到萬喜良修長城的地方,得知丈夫上月已經累死於長城裡,失聲痛哭,山為之崩。“一號城崩塞色苦,再號杞梁骨出土。”這裡,杞梁是萬喜良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另一個名字。

山海關孟姜女廟

秦皇逼婚,重孝祭夫。孟姜女哭倒長城,惹來正在巡視的秦始皇。始皇見她有些姿色,便欲納。孟姜女佯為答應,但提出三個條件。第一,要求給萬喜良立碑、修墳,用檀木棺槨裝殮。第二,要求始皇帝給萬喜良披麻戴孝,打幡抱罐,跟在靈車後面,率領著文武百官哭著送葬。第三,安葬萬喜良後,遊海三日。秦始皇全部答應。

秦始皇立刻派人給萬喜良立碑、修墳,採購棺槨,準備孝服和招魄的白幡。出殯那天,萬喜良的靈車在前,秦始皇緊跟在後,披麻戴孝。發喪完畢,孟姜女跟秦始皇說:“咱們遊海去吧,游完好成親。”秦始皇連忙應承,遊海之時,忽聽“撲通”一聲,孟姜女縱身跳海!保節殉夫。

山海關孟姜女廟

這幅雕像,名為“眺望長城”。1985年雕刻完成,秦皇島籍雕塑家李德利創作。

山海關孟姜女廟

貞女祠始建於宋代以前,明萬曆年間二十二年(1594年)主事張棟重修,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宇前有108級臺階直通山門,廟上紅色圍牆內有前後兩殿及鐘樓、振衣亭、望夫石等景觀。108級,象徵孟姜女尋夫途中經歷的108難。

山海關孟姜女廟

紅牆灰瓦,矮垣石階。日光透過樹蔭,灑下細碎的光亮,幽靜神秘。

山海關孟姜女廟

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孟姜女廟,河北省人民委員會,1956年9月公佈,秦皇島市人民政府立。

山海關孟姜女廟

山門。硬山雙面坡。

山海關孟姜女廟

孟姜女殿,面闊三間,硬山屋頂。殿前場地侷促,樸素低調。抱柱楹聯泛著藍盈盈的光澤,中華第一奇聯就掛在那裡。

山海關孟姜女廟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hǎi shuǐ cháo ,zhāo zhāo cháo,zhāo cháo zhāo luò;fú yún zhǎng,cháng cháng zhǎng,cháng zhǎng cháng xiāo。)文字的經意組合,包含著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內涵。

山海關孟姜女廟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落款寫道:此楹聯繫明朝徐渭所撰,其讀法多至十幾種,真乃趣味橫生也。

山海關孟姜女廟

廟內前殿供有孟姜女的塑像,左右侍有童男童女,隴上橫額“萬古流芳”,兩邊楹聯:“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築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

山海關孟姜女廟

東側牆壁上有“天下第一關”石匾,是民國十七年(1928)由張學良出款重修廟宇時拓刻其上。

山海關孟姜女廟

後殿,即觀音殿,供奉著觀音、文殊、普賢三位菩薩。明萬曆年間山海關兵部分司主事張棟、張時顯重修孟姜女廟時,此殿即存在。現為1928年整修。面闊三間,硬山頂,前面帶簷。

山海關孟姜女廟

觀音殿側面立1980年石碑。

山海關孟姜女廟

望夫石,上面的石窩相傳是孟姜女當年留下的腳印,由順治年間山海關通判白揮題名。另一面石塊上刻乾隆八年御製詩。

山海關孟姜女廟

振衣亭。

山海關孟姜女廟

山名“鳳凰山”。

山海關孟姜女廟

海眼。相傳這裡的海眼和大海相通,海水常年不幹涸。孟姜女跳海銘貞的雕像,就立在山石上。身著素服,頭戴素巾,面容剛毅。

山海關孟姜女廟

孟姜女苑佔地20433平方米,1993年6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姜宅,是一幅江南民居景象。傳說中的孟姜女是松江府(現上海)人。

山海關孟姜女廟

有一天屋簷下有對小燕子,銜來一顆葫蘆籽,孟家夫婦將籽種到後花園。葫蘆籽發芽長葉,秧苗長的十分茂盛,伸到鄰居姜家院內。姜家搭上藤架,春去秋來,結成一大葫蘆。

山海關孟姜女廟

孟宅。

山海關孟姜女廟

孟宅內部庭院。

山海關孟姜女廟

孟姜女出世的小屋。

山海關孟姜女廟

姜女出世。

山海關孟姜女廟

這是孟姜女的閨房。

山海關孟姜女廟

蓮池相遇。這裡是孟姜女和萬喜良初遇的地方。

山海關孟姜女廟

長亭送別。孟姜女尋夫心切,執意親送寒衣。二老勸阻不成,只好準備好衣物錢糧,送姜女上路。

山海關孟姜女廟

美好故園,揮別後,是長路漫漫。

山海關孟姜女廟

異域親人。

山海關孟姜女廟

過關悲曲。孟姜女行至關隘,官兵不讓她過關。彈唱《十二月悲曲》,守城官兵聞聲落淚,放她過關。

山海關孟姜女廟

牆邊的浮雕是勞工辛苦修長城的艱難景象。

山海關孟姜女廟

秦宮。

山海關孟姜女廟

萬方樓上正在繡球招親。

山海關孟姜女廟

員外夫婦。

山海關孟姜女廟

員外夫婦、小姐、丫鬟。

山海關孟姜女廟

小姐將繡球扔下繡樓,這將決定她一生的歸宿。

山海關孟姜女廟

最後,一名懵懂少年搶得繡球,他成為員外家的佳婿。小姐似乎成了別人家的童養媳。幸好,這只是一個遊戲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