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男人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越來越低了麼?

現在男人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越來越低了麼?

伺候女盆友

最近在吃飯或者閒聊的時候,老聽到身邊朋友提到一個話題,就是現在男人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是不是越來越低了?對於這個問題身邊的幾個男同胞們簡直恨不得百分之二百的同意,還能舉出自己身上或者自己親朋好友身上的活生生的例子,什麼前天那個誰誰誰,老婆在家一天各種不說話,鬧事,老公哄了一整天累的滿頭大汗的,終於哄好了,問了今天咋回事我做錯什麼了,請你明示下,我一定改正,然後老婆就說是因為早上吃完飯結賬時,老公和服務員多聊了幾句,服務員挺漂亮的,吃醋了。哈哈哈,這種發生在段子裡面或者抖音裡面的場面就實實在在的發生在自己的身邊,不禁讓人琢磨琢磨下這個問題了;

現在男人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越來越低了麼?

古代男耕女織圖

現在男人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越來越低了麼?

古代軍事戰爭圖

下面是摘抄自自唐代“詩聖”杜甫的《兵車行》的一首詩,有原文和翻譯,我們先一起欣賞一下。

原文: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耶孃 一作:“爺”)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翻譯:

大路上車輪滾滾戰馬嘶叫,出征的青年弓箭掛在腰間。

父母和妻兒紛紛跑來相送,灰塵瀰漫天空不見咸陽橋。

親人們牽衣領足攔路痛哭,悽慘的哭聲直衝九天雲霄。

過路的人站在旁邊詢問原因,回說官府徵兵實在太頻繁。

有人十五歲就到北方駐防,四十歲又被派到河西去營田。

走時年少里長替他纏頭巾,歸來時發已白又要去戍邊。

邊疆的戰士已經血流成河,而皇上擴張領土沒有窮盡。

你沒聽說華山東邊二百里州,千村萬寨野草叢生田荒蕪。

即使那有健壯婦人來耕種,田裡莊稼東倒西歪不成行。

即使關中兵能吃苦耐鏖戰,被人驅遣與雞狗沒有兩樣。

老人說征夫怎敢訴說苦怨,今冬關西兵仍打仗未休整。

縣官緊催租租稅從哪裡出?百姓相信生兒不如生女好。

生女還能嫁到街坊四鄰處,生兒白死埋沒在荒郊野草裡。

你沒看見在那青海的邊上,自古以來白骨遍野無人收。

那裡的新鬼含冤舊鬼痛哭,陰天冷雨悽慘哀叫聲不斷。

在古代,男人女人的社會地位很明確,女人一般在家洗衣、做飯、照顧老人小孩、紡織等管理家裡的事情,男人則在外面參與政治、商務、農耕、軍隊等扮演者多重角色。這種角色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就是社交面廣,接觸的事物多,發揮的作用大等。這與男人天生的生理結構和身體素質有關,也與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農耕文明、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有關;這點在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都有體現,所以基本上一直都是以男人為主導地位,女人更像是男人的附庸品,只要男人有足夠能力,足夠的財富,就可以廣娶老婆,廣播子孫。

然而這種男人主導模式,三妻四妾模式也不可能會長久存在,新中國成立後,中華兒女翻身做主,其中廣大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社會地位等各個方面也開始得到了提高,女性同志可以出來找工作,進廠當職工,為國家做貢獻,她們的工作難度和工作效率一點也不比男性差,甚至由於女性同志天生的耐心和細心等特質,一些事情她們處理的遊刃有餘,慢慢的一些重要的場合和事情,女性也有了比較大的參與權、話語權和決定權,這種參與度與權力度已經慢慢被所有的人接受,並且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現在男人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越來越低了麼?

男女平等

有一個詞可以相對全面的體現這種新時代男女的關係就是“男女平等”,它作為一個口號,傳進了千家萬戶,隨著時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以及人們綜合素質與文化水平的提高,到現在男女平等已經在大部分人的心中是一種常態了,但是在一些相對偏遠的地方,或者相對傳統文化影響的地方男女平等還是有點難度;

進入新世紀後,近代女性同志一掃之前女人的頹勢,地位隱隱已經超越了男性同志們,這些體現在我們生活、工作的角角落落,發生在我們或者我們親朋好友的身邊,總感覺女人要崛起了,什麼“野蠻女友”、“妻管嚴”這些詞語可不是憑空出現的,哈哈哈,具體例子就不在這裡舉例了。

上面我們說了自古以來的男女的地位變化與大概的原因,下面咱們繼續順著思路往下想,為什麼會有女性地位隱隱超過男性的猜想呢?下面就舉例幾條猜想:

1 女性同志的數量較少

前面說了男女平等是一個提倡的理念,也是一個在大部分人心裡的一個常態,但是這個是需要轉變的,是需要在很長的時間裡來進行文化宣傳的。在這個時間區間,在很多偏遠地區,或者大多農村地區,一些受傳統文化影響較大的老人心裡,擁有一個男孩來進行傳宗接代是必須要完成的大事,否則就是不孝,所以就是男孩是必須要生的,女孩可能就會選擇放棄。

除去傳統文化與地域影響外,戰爭因素和農耕、國家建設因素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戰爭一般以男人為主,除去科技力量,經濟力量,國家綜合實力等,軍隊中軍人的數量是一個很大的決定因素;除外,新中國初期,國家建設需要大量的工人、技工等,這些人們中男性的比例肯定是很大的,生產隊社員的工分是根據幹活的多少來分,男性同志身體素質好能掙工分,這也導致了很多家庭為了多掙工分,多打糧食選擇了生男孩;

2 計劃生育的政策

這個在古代或者現代,也都有過限制生育或者鼓勵生育的政策。有了小孩生育數量的限制,很多一胎是女孩的都選擇放棄,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當然也有兩個的。

3女性不再是男人的附庸品

這個比較簡單了,過去女性禁止學習,禁止拋頭露面,除了做家務,女性接觸的很少,導致是男人主導地位,女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附庸與男性;但是現在女性同志不禁可以讀書學習,也可以參加工作,男人能幹的,女人一樣可以幹,因為女性同志心思手巧,耐心細心等特質,女同志們做的比男人更好,更出色。

現在男人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越來越低了麼?

個人的一些觀點吧,稍微的傾向於心疼男生(指的是大部分情況,可不要較真哈):女生年輕的時候可以盡情的漂亮,盡情的生活,不必煩惱,但是男生從一出校門的時候,就要負擔很多,努力爭取,湊彩禮,湊三金,湊房子、車子好不容易在家人的幫助下成了家,就又開始了負擔自己家庭的事務,負擔自己的老婆孩子和父母等,不能歇息,比較辛苦;歡迎大家對這個問題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