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比龍還要高等的神獸!麒麟,這麼厲害?

麒麟(qí lín):中國傳統瑞獸,性情溫和,傳說能活兩千年。古人認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有時用來比喻才能傑出、德才兼備的人。 [

《禮記·禮運第九》:“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可見麒麟地位起碼與龍同等,並不低於龍。

但麒麟又是應龍的孫輩,《淮南子·地形訓》:“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

麒麟也有中土之獸的說法但與被《淮南子》、《靈憲》等諸多古籍認為居中主土的黃龍相比,麒麟只有 《易冒》一書將其與青龍等四靈相提並論。

傳說比龍還要高等的神獸!麒麟,這麼厲害?

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就於一體;尾巴毛狀像龍尾,有一角帶肉。但據說麒麟的身體像麝鹿,它被古人視為神寵、仁寵。麒麟長壽,能活兩千年。能吐火,聲音如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有毛之蟲:有毛的動物)。

麒麟是中國古人相信存在的神靈。在中國眾多民間傳說中,關於麒麟的故事雖然並不是很多,但其在民眾生活中都實實在在地無處不體現出它特有的珍貴和靈異。

從古至今不乏能人志士將麒麟的形象以各種形式展現出來。自青銅文化興起後,銅雕麒麟也變得更加廣受歡迎,以銅打造麒麟形象,使人觸及可摸,這樣麒麟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就變得更加明確。

傳說比龍還要高等的神獸!麒麟,這麼厲害?

中國民間有麒麟送子之說,另一種麒麟形象是龍頭,馬身,龍鱗。尾毛似龍尾狀舒展。它的綜合面不及龍、鳳那麼廣泛,不過名氣也不算小。

麒麟,是上古中國人最企望出現的吉祥動物,它們的出現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那時的人們希望麒麟總是伴隨著自己,給自己帶來幸運和光明,而闢除不祥。當上古時代的這種信仰被傳承下來的同時,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義也隨之被廣大民眾公認且牢牢地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種意念的象徵,某種意境的表現,某種力量的顯示,並啟發人們的想像,引導人們的精神去契合某種意念,進入一種特定的境界,給人們以希望、安慰和某種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現在民族文化的各個方面。有很多民族和姓氏把麒麟當做圖騰和祖神,其中,目前被公認的“麒麟正脈”為姬氏(現為姬氏周姓),即周天子一脈。

這一脈起源於黃帝,傳說黃帝祖神為應龍,麒麟為應龍之後。 所以麒麟正脈是黃帝軒轅氏的主要分支。

傳說,麒麟是姬氏(周天子脈)的祖神(祖先神),源自黃帝祖神應龍,是應龍血脈的主要分支之一,有詩云:“麒麟踏祥雲,人間百難消。”次說一是麒麟與麒麟後人可以治病消災,二說可以踏雲而行。“

 

“西狩獲麟”:發生在春秋末期魯國西境大野澤。其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首先見於戰國成書的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史《春秋》。戰國史學家公羊高撰寫的《公羊傳》和穀梁赤撰寫的《穀梁傳》,也都記載了這方面的內容。

傳說比龍還要高等的神獸!麒麟,這麼厲害?

漢代畫像石中刻畫的麒麟,圖左邊第四個動物與孔子同代人左丘明的《左傳·卷十二》載:哀公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鑰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史記·孔子世家》載: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西狩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鑰商獲,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在其《集解》和《正義》中又注:“大野,藪名,魯田圃之常處,蓋今鉅野是也。”《兗州府志·聖裡志》載:“周敬王三十九年春(哀公十四年),西狩於大野。叔孫氏家臣鑰商獲麟。”“折其左足,載以歸。叔孫氏以為不祥,棄之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麋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觀之曰:麟也,胡為乎來哉!反袂拭面,涕泣霑衿。叔孫氏聞之,然後取之。子貢問曰:夫子何泣也!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見害,吾是以傷之。”

傳說比龍還要高等的神獸!麒麟,這麼厲害?

據考證“西狩獲麟”發生在周敬王九年(春秋魯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書,也恰恰在這一年脫稿,這時孔子已71歲,從此不再著書。這就充分證明了至今仍在鉅野流傳的“孔子獲麟絕筆”的故事是真實的。孔子獲麟絕筆,從客觀上講,是年紀大了精力不佳。但從主觀上講,感麟而憂也是個重要原因。傳說在公元前551年(魯哀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的母親顏徵在懷了孕,祈禱於尼丘山,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因孔子降生時,頭頂長得有點像尼丘山,幫取名孔丘字仲尼。孔子遇麟而生,又見麟死,他認為是個不祥之兆,立即揮筆為麒麟寫下了輓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由於孔子感麟而憂,再加他唯一的愛子孔鯉的早逝,使他難過極了,終於在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與世長辭了。孔子死後,獲麟絕筆的故事廣為流傳。唐代大詩人李白《古風詩》中就有“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的詩句。

人們為紀念“西狩獲麟”,在埋葬麒麟的地方建築了麒麟臺,又名獲麟臺,古稱獲麟古冢。

該建築地處鉅野城東七公里——今麒麟鎮陳胡莊以東、後馮橋以北大窪內,為縣級名勝古蹟重點保護單位。此臺為魯哀公“西狩獲麟”處,東西長73米,南北寬52米,佔地面積3800平方米。這裡原有唐代石碑數座,由於年湮日久,已遭毀壞。明嘉靖十四年,濟寧州通判張九胥重修麒麟碑一座,立於曹濟公路旁,碑上刻的冢字及年代署名至今尚存。“西狩獲麟”聞名全國,一些州、縣、鄉、村地名如唐代的麟州,鉅野以東的嘉祥縣,鉅野城東的獲麟保(鄉)、獲麟集等,都以此命名。麒麟降世,無人識曉,卻被“怪而殺之”。孔子痛惜不已,聯想到自己一生懷才不遇,觸景生悲,為麒麟寫下了輓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自此絕筆,不再著書。麒麟冢也正因獨特的文化內涵成為一方名勝,歷代文人騷客臨其境覓聖蹟,或謳歌,或慨嘆,發思古之幽情,詠不朽之佳句。唐代著名學者韋表微曾作“麟臺碑銘”:李白、辛棄疾以及明朝王穉登、孫宜等著名詩人均為麒麟臺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唐武德四年,據西狩獲麟之故,鉅野一度改名麟州。明嘉靖十四年,進士張九敘作鬥書“麒麟冢”三字,刻石立於臺前。天啟年間,縣令方時化在此修建廟宇,名曰“瑞麟寺”。自此,麒麟臺勝蹟更加名震四方。

傳說比龍還要高等的神獸!麒麟,這麼厲害?

由於古代都把龍鳳龜麟當成神靈,西狩獲麟,也就成了文人筆下的重要內容。晉徵南大將軍兼史學家杜預撰寫的《春秋左傳·集解》一書雲:“麟者,仁寵也,聖王之嘉瑞也”。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獲麟解》(註釋)雲:“麟一角而載肉,設武備而不為害”。“遊必澤土,祥而後處,不履生蟲,不踐生草,王者有出,與鳳龜龍謂之四靈。”由於麒麟為四靈之一,一些史書故事如《麟經》、《麒麟書》、《金壁故事》、宋程俱的《麟臺故事》、清李玉的《麒麟閣》等,均以麒麟為書名或內容。再如古代帝王的年號或者古建築、古地名,也往往以麟字作為祥瑞的代號,漢高祖劉邦稱未央宮為記麒麟殿,漢宣帝必稱為麒麟閣。唐高祖武德四年,取西狩獲麟意,於鉅野置麟州。唐高宗稱年號為麟德,武后則天必中書省為麟臺。唐德宗大曆四年,在麒麟臺立麟臺碑。後金皇統七年,取麒麟祥瑞意,在鉅野縣山口鎮(今嘉祥縣大山頭一帶)增設嘉祥縣。元世祖至元十六年,以麟為祥瑞,在鉅野縣治北建麟鳳亭;元文宗至順二年,鉅野縣主簿樊遜,重修麟鳳亭。明代,鉅野知縣方時化,在麒麟臺建瑞麟寺。瑞麟寺建造宏偉,規模壯觀,據當地傳說,當時整個寺院佔地百餘畝,有僧侶百餘人,佃戶數十家。寺院附近有鋪店、石碾、菜園、鹽畦、車坊等,顯然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瑞麟寺南面,有一小河,名曰八里河,此河東西流向,岸柳成行,流水潺潺,游魚可數。河南岸有一渡口,即《鉅野縣誌》上所說的“獲麟古渡”。每值陽春,風和日暖,鳥語花香,士家工商,男女老少來此觀光遊覽者絡繹不絕。可惜由於明崇禎末年的戰亂,整個寺院都變成了虛墟,今天能見到的只有這座荒草萋迷的土臺子了。

傳說比龍還要高等的神獸!麒麟,這麼厲害?

中國傳統的生育觀念是希望早立於嗣,多生兒女,子孫滿堂,多子多福,並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將不能生兒育女、傳宗接代視為最大的不孝。這種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無論從婦女懷孕,還是到嬰兒降生、百晬兒、及其他慶賀活動,無不體現出人們為此所做的不懈的祈福努力。因為麒麟曾降臨過孔子這樣的聖賢之人,因而人們相信麒麟既可以送子,又可以佑子。於是,以“麒麟送子”為主題的民俗文化現象不僅見於圖畫、祝禱之語,而且也見於歲時活動,表現形式十分廣泛,意在祈求、祝願早生貴子,子孫賢德。

近代湖南長沙每逢新正之月,都要舉辦耍龍燈活動。屆時,每當耍龍燈的耍到有不孕婦女的人家時,主家都要加送禮物,並讓龍圍繞不孕婦女舞一圈,然後將龍身縮短,上面騎一小孩,在堂前繞行一週,以示麒麟送子。山東一些地方還有一種祈子的方式,是由不育婦女扶著載有小孩的紙紮麒麟在庭院或堂屋裡轉一圈,亦有人將彩繡繫於麟角,以求麒麟送子。

就《麒麟送子》的圖案而言,既有繁,又有簡。繁者或以童子為中心,戴長命鎖,持蓮抱笙;或為童子騎麒麟,角掛一書:或為童子背後有一仕女護送,仕女張傘持扇。簡者為童子騎麒麟,手持蓮花。在民間版畫作品中,還多配吉祥聯語“天上麒麟兒,地下狀元郎”。

磚木雕刻是古代建築裝飾的重要方式,題材豐富,刻工精良,賦予建築造型以生動形象。磚雕多用於磚結構建築貼面和木結構建築的磚牆外簷;木雕除在建築外簷使用外,更多地用於內簷裝修。天津磚雕當屬磚雕藝術之佼佼者,在清乾隆嘉慶年間還屬瓦作兼作的細活,磚雕藝人被稱之為“刻花活兒”的。道光年間,發展成為獨立的行業,形成聞名於世的“天津刻磚”。而垂花門、內外據雀替、額枋、花罩和四扇屏、花板、花牙等裝飾上的木雕工藝亦堪稱一絕。

中國的建築尤其是居民建築多為磚木結構,盛行在房簷、房山牆、門楣、窗框、影壁、柱礎、板牆、屋脊、抱鼓石等處以磚雕、木雕或石雕的方式裝飾寓意深刻的吉祥圖案,麒麟便是其中常用的吉祥動物。有的在大門的兩側裝飾石雕麒麟,既顯示門庭高貴,又鎮宅避邪。

從古至今,人們都喜歡以麒麟的工藝造像作為護身符佩戴在身上,其質地有金、銀、銅、玉等,尤其講究為嬰幼兒佩戴“麒麟鎖”,以此為孩子祈禱長命百歲。此外,以麒麟的藝術造型為圖案的傳統紋樣也被廣泛使用。在《詩經》中,就曾以“麟之趾”來讚美周文王和他的家族。所有後來都以“麟趾”來比喻子孫才德兼備。麒麟作為一種吉祥物,常常被用在朝政上。漢代漢武帝時期,他就在未央宮建造了一座麒麟閣,把功臣的畫像掛在閣上,以此來表示最高功榮,這顯然就是把麒麟比作才俊之士。唐代武則天時,以麒麟作紋飾繡於袍服,名曰“麒麟袍”,專門賞賜給三品以上的武將穿用。清代時,將麒麟繡於武官一品的“補子”上,成為等級制度的標誌。由此可見麒麟的地位很高,僅次於龍。在一些貴婦人的裙卦上,也常常會繡有百獸拜麒麟的吉祥圖案,以此來表達一種美好的祝願。在民間剪紙、年畫、刺繡、臘染等工藝美術品中,都留下了麒麟那鮮活的影子。

傳說比龍還要高等的神獸!麒麟,這麼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