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老鲜肉”记忆中的经典游戏,被称为中年人,却也能乐在其中


对于80后来说,最小的89年出生的人,也快步入30岁的行列了。时间,时光,对于这一群人来说,已经有了危机感。30岁,仿佛是一道坎,没到30岁的时候,觉得才20多岁,还不大,过了30岁,就觉得自己老了,时间为什么走的这么快。压力大的时候,就会回过头来,看一看那些年轻松的时光里的记忆,仿佛能够暂时的逃避一些世事的纷扰。在这里,通过10张图片,希望80后的小伙伴们,能够找到儿时的记忆。“翻花绳”游戏。

一家青年旅社的“胡班长”在曾经网上发起童心派对,十多位心怀儿童梦想的“80后”青年聚集响应,大家一起玩玩童年的跳房子、翻叉叉、斗鸡、跳马、老鹰抓小鸡等游戏,感受难得的纯真。这样的跳马游戏,可能很多80后小时候都玩过,有的人因为不小心,还会摔伤。

弹玻璃球,再熟悉不过了。记得小时候,一节课还没有上完,就想着赶紧下课,去和同学们一起弹玻璃球,现在已经忘了当时的玻璃球是多少钱一个了。那时候,很多人喜欢收集玻璃球,或者把自己迎来的玻璃球,放在一个瓶子、缸子里,特别有成就感。能够一下子集中别人的玻璃球的同学,都会让人觉得特别的厉害。这是河北省邯郸市渚河路小学开展“寻找父母儿时的老游戏”迎六一活动,感受80后的童年。


80后的童年,可能没有多少游戏设施,但是,玩的游戏绝对都是比较健身,比较生态环保的。就拿“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来说吧,不仅仅属于80后,可能往前往后的各个时代的人,都会玩,不知道这样经典的游戏,是从何年何月开始有的。

在浙江嘉兴,80后父母们与孩子一起品味儿时经典游戏,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已经为人父母的80后,小时候自己跳皮筋的时候,可能并不会想到,有一天,会再和自己的孩子还有孩子的同学们一起玩,时光就是这样的神奇,它会让你长大,也会让你变老,更会让你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感春伤秋。

那时候,家里有电视机的并不多,可能很多农村的地方,还没有通电,有人家有电视机的,也是极少数的。最常见的,就是在街边摆小书摊卖连环画的。记得小编小时候,还没有上学,会堆在街上的小书摊,看这个连环画看半天,那时候还未上学,就被这连环画里的图案所吸引了,或者在一旁,听妈妈介绍连环画上面的故事,感觉每一本书,每一个故事都是那样的神奇,完全给幼小的童年心灵,打开了一扇别样的窗,走进了另一个人的世界。


80后的动画情结很深,动画主角并不是很多,这个黑猫警长肯定少不了,还有大力水手之类的。一句“大力水手爱吃菠菜”,曾经是很多小伙伴的爸爸妈妈,哄他们吃饭的一句经典的台词。小孩子希望自己有力量,就会多吃饭,在吃饭的时候,内心里其实住着一个黑猫警长或者大力水手。这是“梦回童年80年代怀旧玩具展”,曾经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免费举办,展出200多件上世纪80年代上市的玩具。

80后的青春虽然已经一去不复返,在80后“老鲜肉”的记忆中总有那么一些游戏是最无法忘怀的,真正的经典,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那些游戏中的元素,会成为80后记忆中最珍贵的回忆。

现在,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的一家叫仇婆小面馆生意火爆,人气旺,每天众多80后的男女顾客排队光临这家面馆。原来,这家面馆的16张桌子上镶嵌了一些各种各样不同年代风格的音乐磁带,该面馆老板说,这些都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音乐磁带,都是坏掉了的,不能播放的磁带,用这些磁带作为摆设而已,以怀旧和时尚相结合的主题面馆,让那些食客们看到后仿佛回到了那些从前美好的时光。


80后,你们还好吗?第一批80后已经38岁,最后一批也满满29岁,即将跨入三十并“奔四”的行列。在网上,许多80后已经被统称为“中年人”,象征着菜米油盐酱醋,象征着重压下的琐碎生活。回忆起自己的前半生,“80后”顿感恍然,每天是柴米油盐,但也还能乐在其中。更多图集和深度人物故事,请点击关注头条号图说江淮,带给你有温度的视觉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