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万人迁移安置永别“水患”

【摘要】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近日密集出台淮河行蓄洪区各类建设总体规划,聚焦淮河行蓄洪区经济社会发展短板,改善人居环境,确保淮河行蓄洪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据悉,我省境内淮河干流长418公里,流域面积6.7万平方公里。淮河流域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大,河流众多,历来就是洪水多发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在加固堤防、整治河道、修建水库的同时,于湖泊、洼地开辟了行蓄洪区,形成了以水库、行蓄洪区和各类堤防为主体的防洪工程体系。

我省淮河行蓄洪区数量多、面积大、居住人口多、进洪频繁。根据《全国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我省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共21处、占全国行蓄洪区总数的22%,面积3060平方公里、占全国行蓄洪区总面积的10%。近年来,结合淮河干流河道整治工程,石姚段、洛河洼2处行洪区已调整为防洪保护区,方邱湖、临北段、香浮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正在实施,计划2018年底前建设完成并改为防洪保护区,不再属于行洪区。

截至今年上半年,16处行蓄洪区区内人口99.0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9492人。此次规划力争在2025年之前,使低洼地以及庄台超安置容量的64.46万人得到妥善安置。其中,迁移安置40.75万人(迁出行蓄洪区安置17.07万人、迁入庄台安置4.21万人、迁入保庄圩安置19.47万人),就地保护23.71万人。庄台人均面积提至50平方米。

在基础建设方面,2018~2020年,建设道路2659公里,其中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2507公里。以“宽带安徽”建设为依托,升级改造有线通信光缆,加快无线基站建设,持续加强宽带网络深度覆盖,实现行蓄洪区重点区域4G网络全覆盖,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防洪保安中的运用。

在公共服务方面,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6所、改扩建12所,新建行政村幼儿园29所。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新建完全小学25所、初级中学4所。加大控辍保学力度,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优先满足淮河行蓄洪区“特岗计划”指标要求,确保学校、幼儿园按编制标准配足配齐教师。加大职称评聘倾斜力度,淮河行蓄洪区乡村特级教师实行切块单独评审。记者 祝亮

免责声明: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