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部隊就有挫敗感?看新排長們如何破繭成蝶

来到部队就有挫败感?看新排长们如何破茧成蝶

九月燕趙,秋高氣爽。演訓場上,口令聲響徹中部戰區地導某團兵器陣地。“方位xxx,距離xxx……”雷達指揮控制車內,新排長劉世雄目不轉睛地盯著顯示器上移動的模擬目標,有條不紊地下達作戰口令。這是該團對新畢業幹部集訓進行集中操作考核。平時的千錘百煉,成就此時的雷厲風行。

時間回到兩個月前,剛離開院校來到部隊,面對似曾相識卻又陌生的一切,無論是誰都有點底氣不足。從軍校學員到合格排長,他們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

知識即力量,拿下專業技術的主陣地

“地空導彈兵是技術密集型兵種,需要厚實的知識基礎,你們在學校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就是基礎,但是院校教育和基層所需之間還存在一道鴻溝。”隊長魏天波說,“本次集訓就是為了幫助你們順利跨越這道鴻溝,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基層常用、履職急需、任職必備的技能,將學歷向能力、理論向實踐轉化,實現課堂與基層的無縫對接。”

記得剛來特訓隊之初,隊員們面對從未見過的裝備很是好奇,碰碰這裡,按按那裡,結果被一旁的士官班長教育了一番。原來操作裝備不是玩電腦遊戲,每個操作都有嚴格的程序,一旦誤觸對裝備影響很大,時間長了,很有可能在關鍵時候掉鏈子,後果很嚴重。聽到這裡大家嚴肅了起來,暗下決心一定要拿下專業技術這個主陣地。

来到部队就有挫败感?看新排长们如何破茧成蝶

畢業於陸軍院校的陳會超,克服專業不對口,軍種不對口的困難,利用晚自習時間與成績優秀的學員“結對子”,補上專業技術的課;蘆曉東經常上陣地拿著教材,對著裝備“按圖索驥”;陳棒睡前,總是要將第二天操作內容的口令再熟悉一遍……無論是在陣地上還是在營區內,到處可見集訓隊員和連隊技師討論裝備,這種“比學趕幫超”的氛圍引發了特訓隊的“漣漪效應”,大家紛紛行動起來,為自己指定專業學習的“加餐表”。

培訓進入中後期,可喜的變化正在發生:訓練中,熟練的操作動作、響亮的操作口令取代了以前面對裝備的茫然無措;每週的裝備理論考試中,一張張滿分的卷子取代了以前答非所問的尷尬。

“剛來基層部隊的幾天,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課堂所學與訓練實踐難以對接,有深深的挫敗感,覺得自己白學了。經過集訓的再學習後,兩者之間的橋樑通了,明白了打仗不是紙上談兵,按部就班,無論掌握多少書本知識,都需要在實踐中融匯貫通。”特訓隊員李振威如是說。

来到部队就有挫败感?看新排长们如何破茧成蝶

演訓場就是戰場,牢固樹立備戰打仗意識

“要把演訓場打造成鍛鍊新畢業幹部能力素質的最佳集訓課堂。”該團團長蔡勝介紹說,針對這一批新畢業幹部,生源類別不同,專業差異較大,易出現“水土不服”的實際,該團利用特訓隊所在單位承擔大項任務、部隊演練拉動等契機,讓隊員們參與連隊演練拉動任務,在實踐鍛鍊中牢固樹立備戰打仗意識。

“每次我同連隊官兵一起進出陣地時,有一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都要變齊步為跑步,並且伴隨著響亮的呼號聲。起初我並不理解,後來我明白了,通過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提醒每一個人,進入陣地就是進入戰場。”學員劉賓在談起自己的訓練感受時說。

来到部队就有挫败感?看新排长们如何破茧成蝶

演訓一線長兵味,一招一式強素質。無論是營戰備拉動還是部隊一等,甚至小到一次日維護,一次操作訓練,集訓隊員們只要身處陣地就被要求做到雷厲風行,令行禁止,時刻不忘演訓場即戰場。

“地空導彈部隊常年擔負戰備值班任務,是一支時刻身處戰場的部隊。新畢業學員長期呆在軍校這座象牙塔內,沒有參加過大型演習演練,對周邊地區的嚴峻態勢,對戰爭準備都認識不足,有當和平兵的心態。”團長蔡勝說,“因此在陣地訓練的課程中,必須將備戰打仗的思想潛移默化地傳輸給他們。”

来到部队就有挫败感?看新排长们如何破茧成蝶

集訓臨近尾聲,該團抽調機關人員、部隊骨幹組成考評組,到特訓隊所在營區,利用現有器材和裝備,重點圍繞軍事體能、裝備操作、理論知識、綜合素質4個方面,對新畢業幹部實施考評,檢驗兩個月來的訓練效果。

經過持續一週的考核,成績令人欣喜,轉變顯而易見:體能考核4個小項全員通過;裝備操作,四套戰勤班操作準確無誤,成功命中模擬目標;理論考試平均成績達90分;內務衛生、隊列素養、能力特長等受到各級領導一致好評。

来到部队就有挫败感?看新排长们如何破茧成蝶

特訓隊員李學峰當兵時就在該團服役,因軍事素質優秀提幹,如今軍校畢業走上考核場,他感慨良多:“通過這次集訓和考核,我認清了專業技術這一核心能力,下一步努力提高的方向更明確了,也更有信心了。”

信念支撐夢想,強化“全營一杆槍”的戰鬥理念

“報告指揮所,目指雷達發現目標,方位XXX,距離XXX。”“收到目標,部隊轉進一等。”隨著防空警報的拉響,特訓隊員們的戰術演練正式拉開帷幕。作為紅箭特訓隊考核周的重要環節,本次戰術演練主要號手全部由新畢業幹部擔任,其目的一方面是檢驗兩個月來的集訓成果,另一方面更在於強化“全營一杆槍”的戰鬥理念。

在最初的裝備學習中,特訓隊員們按照操作教令一板一眼地跟著學、照著做,一週下來,雖然學到了很多,但往往流於皮毛,訓練效果不盡如人意。“這到底是哪一環節出現了問題?”連日來的疑問苦苦困擾著特訓隊指導員楊馳。駐足營史牆,楊馳點亮了思路:“是隊員們沒有了解到地導部隊的戰鬥精髓,沒有深刻理解地空導彈部隊是怎樣作戰的!”

来到部队就有挫败感?看新排长们如何破茧成蝶

沒錯,軍人是要上戰場的,沒有身臨其境的演訓,特訓隊員們是沒法體會到作戰訓練的緊迫感和協同性,所以才造成了訓練進度慢,效果不理想的情況。找準了“病根”,那麼“對症下藥”就好辦了。

針對緊迫感和協同不足的問題,特訓隊所在營專門組織了多次戰鬥協同演練,讓每一名隊員切實體會到防空戰鬥的緊迫感,明確自身崗位在整個防空戰鬥中的關鍵作用。什麼時候指揮所一等,什麼時候部隊一等,為什麼導彈起豎的時機如此嚴格……困擾特訓隊員的諸多問題,終於在一次次的協同演練中得到了解決。

来到部队就有挫败感?看新排长们如何破茧成蝶

“通過協同演練,以前困擾自己的疑問終於解決了,對‘全營一杆槍’的戰鬥理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問題消除了,自然就知道了為何這樣操作,怎樣才能更高效的密切配合。”特訓隊員王學洋在分享自己的訓練體會時說道。

来到部队就有挫败感?看新排长们如何破茧成蝶

對防空作戰而言,各環節高效協作至關重要。正是靠著“全營一杆槍”的戰鬥理念,全力以赴於一點,地空導彈兵才能在一擊制敵中捍衛祖國空天。

基層建功立業,樹好自身兵樣子

相比較軍事素質的考核,對特訓隊員們使命感、責任感的考驗更為重要。集訓即將結束,如何讓這些初出茅廬的青年軍官牢固樹立扎根一線,在基層建功立業的信念,成了擺在該團領導面前的一項重點議題。

“讓過來人給新幹部們講講經驗。”該團政委周榮勳的建議立刻引起了反響。由機關部門領導、營連主官、工作出色的“老排長”們組成的交流組深入特訓隊之中,與他們分享經驗,交流思想,通過自己工作多年的心得體會,讓特訓隊員們樹立起了紮根基層、建功立業的必勝信念。

来到部队就有挫败感?看新排长们如何破茧成蝶

只有宣講是不夠的。為了鞏固隊員們在基層紮根奉獻的思想,特訓隊組織開展了“紮根基層立新功,獻身一線戍長空”主題演講活動。隊員袁大明以“踐行強軍目標,爭做四有軍人”為主題,從為何選擇到遠離家鄉的部隊入手,談起了自己獻身基層,紮根一線的信念,感人至深的話語贏得了戰友們的陣陣掌聲。

来到部队就有挫败感?看新排长们如何破茧成蝶

“幹部成長的基礎是基層,要想以後有所建樹,向前發展,必須在基層得到歷練。集訓雖然結束,但軍旅生涯才剛剛開始,人生舞臺才剛剛啟幕。”周政委在集訓結束的總結會上如是說。

猛將發於卒伍,宰相起於州牧。新排長們,基層一線再會。

策劃:楊馳、孫天依

中國空軍網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快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啊


一路走來,感謝有您!

來到部隊就有挫敗感?看新排長們如何破繭成蝶

本期編審:牛銳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