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保安“不务正业”,玩根雕月入万元,创残疾人协会献爱心


“做根雕,绝不能忘本,生活宽裕后,我就想带领协会里的贫困残疾人自立自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018年9月2日,在五莲县洪凝镇莫家庄子村,正组织给残疾人讲解根雕、盆景、葫芦烙画制作的郑淑强跟笔者说的一句话。

郑淑强,44岁,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石场乡上芦沟村人,做过保安,因学根雕被讽“不务正业”。从事根雕行业十几年的郑淑强,不但自己身怀才艺,更是有了一颗怜悯之心。2015年以来,他联合从事玉石雕、核雕、烙画、泥塑和盆景艺术的师兄弟们共同打造一个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失业、无业人员的免费艺术培训阵地,免费收徒200多人。2018年申请注册了五莲县朝阳残疾人协会,用自己手中的技艺帮助困难群体、回报社会。

笔者见到一位双腿残疾的小伙经询问得知,原来今年35岁的林志平,是刚刚加入朝阳残疾人协会的一员,9岁时的一次意外车祸,他的双腿粉碎性骨折,被送往医院后,医生虽然保住了他的性命,但却高位截肢,从此身高现在只有1.2米。不幸的命运致使自己无法像正常人的男孩子那样实现人生的梦想,感觉上帝跟他开了个大玩笑,赐予他不平等的命运格局。图为林志平带郑淑强去看他发现的树根。


失去双腿的他只能在炕上爬,为了练习臂力座轮椅,他用两根打石眼的铁钎练习,村里人一度认为这个孩子傻了,坐上轮椅他一度能出门20里地。“能活着就很幸运,曾经参加过一届残疾人全运会比赛,得过三等奖”林志平说,通过眼神笔者看到这个阳光男孩自豪的一面。

由于父母需要下农田干活,坐轮椅需要父母的帮助,林志平慢慢学会用膝盖行走,他用废旧轮胎制作了腿套,里面用旧衣服棉垫缝纫成布套,填充软物包裹着残疾的双腿。现在可以帮家人喂鸡喂羊,遇到一些上坡路、石子都可以过去。行走在路上也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但他觉得,只要自己意志坚强,就一定能够活的跟正常人一样精彩。

不论走到哪里,他都乐呵呵的;做事情,认真仔细;学东西,专心致志;对待人,真诚友善,他就是坚强的小伙林志平。林志平:”虽然没有脚,但有一双手,只要肯努力,跪着也能养活自己”。


为了分担父母的重担,林志平现在日常帮家里人照看家务,接点工艺品的零活补贴家用,但是总想学门手艺。今年7月份的一天听到村委会的喇叭里通知残疾人携带身份证去办公室报名参加五莲朝阳残疾人协会各项免费的技能培训时,他心中豁然一亮。但没等他步履艰难的赶到村委会门口就发现朝阳协会的车与自己擦肩而过……再一次与自己失之交臂的机会让他回家后热泪盈眶。

让林志平怎么也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早上朝阳残疾人协会的副会长郑淑强和胡海杰敲开门来到了自己家里,还带了慰问礼品,经过一阵子交谈后,郑会长承诺过两天安排车来接他到协会里免费学习根雕、烙画、核雕、盆景艺术各项技能。

三天后林志平果然被轿车接到了郑会长的家中,发现早来等候的还有比自己年长十几岁的袁刚和冯大哥,他们曾经是在五莲福利鞋厂同事过的残疾工友,有幸参加这次免费的技能培训。

在郑淑强和胡海杰以及袁从周老师们耐心细致的讲解中,林志平他们三人初次认识到了生活中原以为只是锅底的烧火柴和晒不好就长绿毛的葫芦,在经过一番设计和添加艺术加工之后竟然成了几百上千元不等的工艺品。

满山遍野的山荆山榆和松柏苗在上盆成活后经过修剪整型后不再是牛羊都不想去啃的植被,而是爱好者们眼中的宝儿。

自打进了朝阳残疾人协会,林志平他们顿时觉得人生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一种新生的艺术力量和正能量的爱驱使着他们看到了人生的崭新轨迹。在之后的日子里像林志平同样的会员越来越多了起来,毕竟86名会员先后走到一起的朝阳残疾人艺术交流协会集思广议,交流互助,形成一种无形的默契和凝聚力。

希望这些残疾人通过对艺术的认识和技能的掌握,在今后能逐步改变人生轨迹,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新改善生活。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