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焦慮的中年危機,源自你不得不過的你不想要的生活

你焦慮的中年危機,源自你不得不過的你不想要的生活

聽說中年危機提前了,八零後、九零後都宣稱遭遇到了“中年危機”。算一算,37歲、27歲都提前進入中年,而且不約而同產生了普遍性焦慮。

通俗點說,中年危機指的是人生時間過半、任務不過半、指標不好看。什麼指標?比如說,票子、位子、以及隨之而來的房子、車子、女子、孩子等等。我們從小被教育:為這些指標打拼是每個人的任務。

人到中年還在打拼。前有事業有成、飛黃騰達的佼佼者,後有蓄勢待發、躍躍欲試的後來人,壓力山大,然而來日無多,翻盤的機會越來越小,真怕最後考試結束一聲鈴響,自己交上的是一份沒有寫完的答卷。

於是想起了醫學院優等生阿伯拉罕的故事。

阿伯拉罕優異到什麼程度呢?這麼說吧,任何一種獎學金,只要他申請,就絕對沒有旁人的份兒。他先當了住院內科醫生,後來又當了住院外科醫生。最後被選進醫院領導機構中,前程一片輝煌。於是他想在上任前外出度一次假。

他做了一艘輪船的隨船醫生。船到地中海的亞歷山大港灣,他從甲板上看著這座陽光下的白色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碧海藍天,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24小時後,他帶著全部行李登岸了,從此在這裡定居下來。

你焦慮的中年危機,源自你不得不過的你不想要的生活

而某個一直屈居在他的陰影之下的同行,因為他的決定而交了好運。這位同行佔據了原本屬於阿伯拉罕的位置,成了一名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了一位美麗的妻子。

阿伯拉罕對後來偶遇的老朋友這樣解釋他當時的決定:

他當時突然感到一陣狂喜,有一種取得無限自由的感覺,雖然此前他從未到過亞歷山大,但那一刻他覺得自己好像回到了老家,他想他今後的日子都要在這裡度過了。

他從來沒有後悔過。“我掙的錢剛夠維持生活,但是我感到心滿意足。”

“別人愛怎麼想就怎麼想,我才不在乎呢!”他說。

你焦慮的中年危機,源自你不得不過的你不想要的生活

這就是阿伯拉罕的非凡之處: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不在乎別人的想法。

這故事不是我說的,是英國老牌作家毛姆在他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裡寫的。

在這本小說裡,阿伯拉罕不過是個小插曲。毛姆真正講的是畫家高更(在書裡叫思特里克蘭德)的故事。這位原來在倫敦當著體面的經紀人、有一個溫馨美滿的中產階級家庭的男人,在40歲的時候再也無法壓抑內心對畫畫的強烈願望,絕決地拋棄了工作和家庭一心追求藝術,在他47歲的時候動身到天涯海角去尋找他心中渴求的新世界,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他繼續他的藝術生涯,最終登上了世界美術顛峰。

儘管高更最後死於麻風病,他生前也寂寂無名,但他在塔希提島得到了他在家鄉英國、在歐洲一直沒能得到的寶貴財富,同情。在這個原始的島上,居民們對他沒有像西方文明社會那樣充滿了不理解、不諒解甚至厭嫌,他們為他提供簡單的吃住,為他充當免費的模特,甚至為他娶妻成家,而這位小他二三十歲的土著女孩不怕麻風病的危害,一直陪他到死。

你焦慮的中年危機,源自你不得不過的你不想要的生活

到底哪種生活更有意義呢?是阿伯拉罕在亞歷山大開始的簡樸自足然而心滿意足的新生活?還是他的繼任者那種成功人士的生活?是高更為了追求藝術理想、潦倒然而自由的生活,還是一個經紀人富裕安定然而註定平庸的生活?你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取決於你對生活意義的理解。

也許大多數人都不會像阿伯拉罕或者高更那樣去選擇。因為大多數人更在意別人的意見和想法。因為大多數人並不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因為任性太冒險。

也許沒有受到現代文明侵蝕的島上的人們更容易懂得人生的真諦:人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不是不得不過的樣子。

因此島上的人們不懂中年危機,阿伯拉罕和高更也不懂,他們只知道無法忍受沒有自我意志的平庸生活。

你焦慮的中年危機,源自你不得不過的你不想要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