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8月30日凌晨

13岁的徐天赐从舅舅家的4楼坠下

被发现时已经死亡

而这场令人痛心的悲剧

很有可能跟一个游戏有关

——“绝地求生”

也就是超级火爆的“吃鸡”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01

8月30日深夜

徐天赐从舅舅家四楼坠落

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

物业给舅舅打电话询问

他奔下楼去才发现

坠亡的是自己的亲外甥

孩子坠楼前发生了什么

之后又经受了怎样的痛苦

已经无人得知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事发当晚

舅舅带着兄妹几个在外吃饭

孩子一直挺开心

夜间十点半舅舅去敲门

徐天赐已经上床睡觉

关了灯、反锁了门

而根据警方报告显示

晚上11点46分

小徐仍然在玩“吃鸡”游戏

12点多就跳了楼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徐天赐的父母在南非做生意

家庭条件比较优越

家里也从不给他压力

出事前他刚从南非过完暑假回来

家人一致认为孩子坠楼

是因为玩游戏入迷了

据了解

这款火热的游戏由腾讯代理运营

玩家所扮演的特种兵可跳窗离开所在房间

仅仅会受伤掉血,并不危及生命

甚至可以原地满血复活

继续投入战斗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家长认为正是因为游戏的误导

所以孩子亲自去体验了“跳楼”

而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陈昌凯认为

不否认因为沉迷游戏

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差别的情况

发生这样的悲剧

对于家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然而事情的原因究竟是因为游戏还是其他

很多网友对于徐天赐妈妈的说法

并不认同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喝四瓶可乐:那么多人玩咋就你家孩子魔怔了呢 不反省自己

@Mushroom-boy: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教给孩子……

@吃货先森要减肥:这,对不起,我只能说,没一点可怜的感觉,你说是玩游戏入迷感觉摔不死才跳楼,那幸好是这样,万一他认为人一刀砍不死那要有多少个无辜的人?

@阿芩j:什么都怪别人,他这样还不是你们家长惯的,一个13岁的小孩子快十二点了还能拿着手机打游戏?

@她的妈妈不爱我a:游戏说的很清楚不适合16岁以下人群。你非要玩怪我喽!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而根据徐母所说

几年前她发现儿子沉迷电脑游戏

便把家里的电脑搬走

也一直没给儿子买手机、ipad之类

而这个暑假

男孩一直在南非的姑姑家里玩游戏

父母教育及陪伴的缺失

少年儿童接触事物或低智化

或未彻底隔绝在成人世界之外

这两点,恐怕在这场悲剧中

都难以逃脱责任

02

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

需要的不仅仅是优渥的成长环境

最重要的,是家人的陪伴

而许多父母彻底忽略了这一点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专家指出

青少年对网游产生的依赖

恰恰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

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是否给予孩子足够的、高质量的陪伴时间

是否给予孩子足够丰富、健康的课余活动

是否给予了孩子友好的社交环境

是否打击过多令孩子缺少成就感等等

这些因素在生活中的缺失

极有可能让他们在游戏中寻求

而这时候家长需要的是反思

而不是完全归罪于网游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

现在的家长带孩子简直太“轻松”

直接扔给手机、电脑、平板

看视频、玩游戏、开直播

分分钟治愈各种“任性”

可是一时的清静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家长永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阿聪(化名),年仅12岁

每天沉溺在一款网络枪战游戏里

经常一玩就是10多小时

在一次连续打了5个小时游戏后

他突然头痛,随后因抢救无效身亡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楚天都市报曾有一篇跟踪报道

李刚,学习成绩很好

很有希望考一所好的大学

但因沉迷电脑游戏而放弃学业

到武汉打工后仍天天泡在网吧里

靠卖游戏里的武器赚钱

就这样一直玩到32岁

最后因为得了肺结核死亡

而他徘徊在死亡线、无钱医治的时候

仍然不肯把那些游戏账号的密码说出来

还有

熬夜直播游戏猝死的主播

长期玩游戏至深夜导致偏瘫的学生

……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游戏的诱惑连成年人都抵挡不了

更何况那些心智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

他们为了游戏可以做到“废寝忘食”

本案中的徐天赐

凌晨还沉迷在游戏中不能自拔

无节制地玩游戏会对孩子的大脑、精神

造成严重的危害

1

导致身体时刻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严重时诱发心脏病;

2

大脑额叶功能减退,孩子注意力涣散,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

3

游戏具有极强的刺激性,长此以往将变得暴躁、易怒,做事冲动甚至有暴力倾向;

4

严重者可引发癫痫、猝死;

03

除了无法自拔的游戏

影响孩子平安长大的另一祸首

是脑残、暴力、毁三观的动画片

2017年3月

乌鲁木齐一5岁女童

学着动画片的样子

撑伞从11楼“飞”下摔成重伤

时隔一年

芜湖一个年仅6岁的小女孩

也是撑着一把伞从13楼纵身跳下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连云港一名8岁男孩

因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中

灰太狼烤羊肉的情节

把两个小伙伴绑在树上点火

造成严重烧伤

其中5岁的弟弟烧伤面达到全身的80%

宿迁一个两岁半的男孩

因模仿《熊出没》里的光头强

用斧头砍伤了自己的两根手指

10岁的姐姐

模仿动画片使用电锯的样子

将5岁妹妹的鼻子和右脸锯开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他们还太小

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之间的差别

看到动画里做危险动作却安然无恙时

会忽视危险

看到动画片里暴力行为却表现开心时

会诉诸暴力

长期观看带有血腥情节的动画

就可能做出残忍的事情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前段时间就有网友爆料

一些含有暴力、不适、黄色元素的变态视频

已经锁定了我们的孩子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米老鼠被车撞得鲜血四溅

《冰雪奇缘》里的艾莎公主

接受各种开喉咙、开颅手术

一个皮肤青绿色的猪医生

拿着一根手臂粗的针管

对小猪佩奇反复地扎来扎去

佩奇疼得不断惨叫、哭泣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小猪佩奇、艾莎公主、小马宝莉、迪士尼

这些孩子们爱看的经典动画形象

被恶意扭曲篡改

归类在“儿童”、“动画片”、“早教”标签下

利用家长的麻痹大意

侵蚀着孩子的心灵

简直是丧尽天良,令人发指

这些内容都发布在视频网站中

孩子可以直接点击收看

而且根据观看记录和数据计算

平台就会推荐更多同类视频

形成恶性循环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而在这期间

父母将孩子放心丢给了动画片

他们往往忽略了

给孩子看的视频

需要提前看一遍进行甄别

也忘了教育孩子

那些可为和不可为的常识

那些粗制滥造、三观不正的动画片

那些监管不力、助纣为虐的视频平台

的确应该受到强烈谴责

可是孩子是我们的

请先不要把一切责任都推出去

保护孩子不受伤害

最重要的责任在我们自己

一桩桩一件件

他们玩的不是游戏,看的不是视频

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你交给孩子的不是手机、电脑

是他们被毁掉的未来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04

所谓教育

在养育之前

家长先要学会“教”

但越来越多的悲剧上演

暴露出很多家长在“教”上的缺失

我们总是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可在教育孩子上

有时候可能真得晚了

你将孩子“交”了出去

再想收回来,可真是难上加难

甚至会衍生一个个悲剧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北京一名初二学生

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

爸爸将他的手机没收了

孩子选择了跳楼自杀

两天后妈妈也因丧子之痛跳楼自杀

成都一位8岁小女孩

因为家长不让看电视

一时赌气从21楼跃下

坠落在树林里生死未卜

一名高中生

因为妈妈拔掉了他的网线

心生怨恨的他

等妈妈睡觉的时候

拿刀砍向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大人对其言听计从

反而造成了他们的“玻璃心”

一言不合就要用极端的手段抗争

等到他们真正沉迷了电子产品

家长才真是管不了也不敢管了

堵不如疏

完全不让孩子碰电子产品

可能反而会造成他们的逆反

家长可以尽早介入

不要认为他们是孩子

就忽略了与他们的沟通

在一开始就要“约法三章”

规定玩电脑、看手机的时限

孩子一旦违背约定

就要严格做出“处罚”

不能哭一哭、求一求就轻松放过

这样有助于加强孩子自律

还能培养他们的“契约精神”

就拿玩手机来说

一位美国妈妈的做法

就很有参考价值

她制定了一套“家规”

亲爱的格雷戈里:

现在你已经骄傲地拥有一部手机了。太棒了!你是一个优秀的、有责任心的13岁男孩,理应得到这份礼物。不过在接受这份礼物的同时,你还得遵守一些规章制度。

请把下面的使用合约从头至尾读一遍。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职责是把你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益的年轻人,从而能够适应新技术且不被其左右。

如果你没能遵守下列约定,我将终止你对这部手机的所有权。

第一点

这是我的手机,我付钱买的。我现在把它借给你用了,我是不是很伟大?

第二点

手机密码必须要让我知道。

第三点

如果电话铃声响了,就一定要接听,因为这是一部电话。接起电话要说“你好”,要有礼貌。永远不要因为来电显示是“妈妈”或者“爸爸”,就故意不接。永远不要这样做。

第四点

周一至周五晚上7:30、周末晚上9:00,准时把手机交给我或你爸。我们会把手机关机,到第二天早上7:30再开机。

第五点

手机不能带到学校。你要学会与那些你用短信联系的人面对面地聊聊天,因为这是一种生活技能。如果遇到只上半天课、外出参观学习以及有课外活动等情况,可另行考虑。

第六点

如果手机掉进厕所、摔到地上或是不翼而飞,你得承担更换零件的费用或负责维修。你可以做家务、存零花钱或者把一部分生日礼金存起来。这样的事难免发生,你应当做好准备。

第七点

不要利用这个高科技产品说谎、愚弄或者欺骗他人。不要在电话里说一些伤害他人的话。要做一个良友,或者干脆远离争端。

第八点

远离色情内容。用手机上网时,只能搜索和浏览那些可以坦然与我分享的信息。如果你对任何事情有疑问,可以找个人问问,最好是问我或者你爸。

第九点

在公共场合要把手机设成静音,并收起来放好,尤其是在餐厅、电影院或者与另一个人交谈的时候。你不是一个无礼的人,不要让手机改变这一点。

第十点

不要发送或接收你或者其他任何人身体私密部位的图片。不要笑。不要以为你很聪明,有一天也会被诱惑去做这样的事。这有很大的风险,可能会毁掉你中学、大学乃至成年后的生活。这永远是个坏主意。网络空间浩瀚无边,其力量远比你想象的强大,你很难让任何诸如此类的大事不留痕迹,包括坏名声。

第十一点

不要无休止地拍照和录像,没有必要把一切都记录下来。要用心体验生活,这些生活经历将会在你的记忆中永存。

第十二点

有的时候可以不带手机出门,并且决定这么做时要心无挂碍,不要觉得不安。手机不是活物,也不是你身上多长出来的东西,要学会抛开手机生活。不要总是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要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

第十三点

下载一些新潮的、古典的或者与众不同的音乐,不要像你的无数同龄人那样,全都听一模一样的歌。你们这一代人有着史上无人能及的便利条件,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好好利用这个优势,开阔你的眼界。

第十四点

不要总盯着手机,抬起头来,留意你周围发生的事情,看看窗外,听听鸟鸣,散散步,和陌生人说说话。保持一颗好奇之心,不要总用谷歌寻找答案。

第十五点

假设有一天你把生活搞得一团糟,那时我会收回你的手机。我们会坐下来谈心,然后再从头开始。你和我都在不断学习。我是站在你这边的“队友”,让我们共同面对。

我希望你能同意这些条款。以上所列举的大部分告诫,不仅仅适用于这部手机,也适用于你的生活。

与此同时

千万记住言传身教

你是什么样的人

孩子就会长成什么人

一双“低头族”的父母

教不出昂首挺胸的孩子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当然

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还是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

旅行、读书、音乐、绘画

孩子的课余时间被这些有益的事情填满

便无暇去顾及那些单纯的视觉刺激

男孩深夜玩“吃鸡”后坠亡,究竟谁是害死孩子的祸首?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孩子就像拔节的庄稼

转眼间就长大了

他全身心依赖你、信任你的时间

只有短短十多年

而在他最需要的时候

你将他让给了电脑、手机、平板

交给了游戏、视频、动画片

等你想再参与他的生活时

已经永远地被清除出去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

同样的,亲欲教而子不待

父母子女

缘分只此一生

来世不复相见

请你多一些耐心

再多一些细心

呵护、鞭策他们健康平安长大

让他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