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小时候父亲家暴他,长大后他家暴全家。然而自卑才是“祸首”!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非常震撼:“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对一个人孩子来说,最富有的家不是父母当高官为名仕,六个口袋鼓馕馕,房子、车子、票子都不在话下,而是和谐,和谐方感幸福,幸福才是避港湾。然而,不和谐不幸福的家庭总是有它的“祸首”。

2011年“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家暴妻子的事件在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一时间李阳再次成为“名人”,大“火”了一把,成了成千上万网友口诛笔伐的对象。正所谓众矢之下哪有完肤,李阳真的被批的体无完肤,个人形象彻底崩塌。

小时候父亲家暴他,长大后他家暴全家。然而自卑才是“祸首”!


小时候父亲家暴他,长大后他家暴全家。然而自卑才是“祸首”!

李阳这个“祸首”让妻子受伤其实还是次要,成年人的承受力总归还是要强的,人活一世,会遇见什么人什么事有时候也是不由人不可控的,想开、离开及时止损就好。不过,他们的三个女儿却不好抽身,也是最大的受害者。父亲的家暴让他们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往日敬畏的父亲如今却让他们惧怕不安。往日随性自在的生活也许会变成顾虑和讨好。李阳硬暴力妻子的同时也在软暴力三个孩子,整个家都遭了殃。

家暴,爆没了亲情、感情,冰冷了人心,让所有温馨的过往成了一场梦,血淋淋,毁灭,人间地狱。家庭暴力往往伤害的总是最亲近的人,然而其最根本原因却是为了掩盖相处关系中产生的自卑感。

我发小张凯就成长在一个暴力家庭,务农之外他父亲放了一群羊。小时候张凯和哥哥经常因为数不清羊数,奶不好羊羔子,地里农活没干好等事情被父亲呵斥谩骂甚至贬讽,用词一般为:“什么他妈都做不了”,“脑子被狗吃了吧”,“以后也甚球做不成,讨吃去吧!”。很明显这个父亲施加的是软暴力,大多恶语攻击。俗不知,软暴力不比硬暴力杀伤力弱,反而更甚。曾听张凯说:“我家自行车坏了,我哥想尝试自己修。第一次尝试新东西,手生,比比划划,不懂的就问询我爸,却每每遭到唾骂和讥讽,他只能闭嘴不再言,然后自己闷头慢慢琢磨,却突然被我爸推开,怒目凶光厉言谩骂:“去死吧”。”。 类似的事情他家经常有,后来张凯变了,言行怯懦自卑,遇事下意识回避逃避。他父亲有时候也硬暴力,有一次羊回圈,数数少一个。兄弟俩和父亲几番找寻未得,俩人累了就在村口一大石头上坐着歇息。他父亲从另一家找寻未得经过时看到俩儿子在歇息,二话没说,抡起手中的放羊锹把就一人俩棍,又冲过去一人俩脚踹,当时张凯才八岁,他哥九岁。按说他俩还是孩子,没耐心容易累贪点懒也是情理所在,然而还是遭到他父亲一顿毒打。再后来,我外出上学,就少见了。五六年过去,听父亲说他家还是暴力,只不过这一次是张凯哥哥在施暴,大小后生,不惧父亲,大打出手,父亲已然畏缩了。然而更可悲的是张凯还是受害者,且哥哥的暴力更甚。父亲在哥哥那被暴反过来又给张凯暴,张凯的压抑可想而知,常年活在忐忑恐惧中,言行更畏缩且自闭更重。厉言顶撞呵斥,谩骂讽辱,像极了过去的他父亲,且更有手握菜刀死亡威胁的过激场面,活生生孽子畜牲形象。张凯母亲无主见且软弱,他父亲经常把教育的责任都推到她身上,抱怨说是她没有教好儿子。然而,明眼人都知道要不是他自己暴力儿子,儿子长大又怎会反施暴。

我曾经看到过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从小一直被家暴,那么他每接受一次家暴都会加深一个信念:只有暴力能解决问题,那么他长大后极有可能从被暴者变成施暴者。”。不了解的人总觉得张凯父亲老实巴交,实际上他骨子里也是懦弱自卑,在外受的委屈只能通过贬损儿子老婆来挽尊。以前有人劝他对孩子要有耐心,他总是大手一挥:“跟畜牲们不配”。又过了几年,从母亲嘴里听得张凯在大学因抑郁症割腕,幸好发现的及时才抢救过来。前几年他哥哥结婚成家,却又常年家暴妻子。她妻子的压抑无处释放,孕期还大量抽烟喝酒,结果生的孩子先天性脑瘫,她彻底绝望,外出之后再杳无音信。俩个孩子都毁了,悲乎,这个家暴的家庭!

小时候父亲家暴他,长大后他家暴全家。然而自卑才是“祸首”!


小时候父亲家暴他,长大后他家暴全家。然而自卑才是“祸首”!


何以为家?和谐,和睦,温暖。

小时候父亲家暴他,长大后他家暴全家。然而自卑才是“祸首”!


和谐和睦的家庭互敬互爱,无论说话还是办事,环境都相对轻松,可以有啥说啥,孩子有发挥自然天性和试错全部可能,同时也可得到谅解和改正的机会。孩子在和睦的家庭成长,有利于从小形成健康的人格品性。如果从小就被家庭软暴力和硬暴力,身心自然会受到严重影响。以下是一个被家暴孩子的内心独白:“我不知道说的哪句话会惹怒父亲,生怕他瞬间发作大打出手。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用尽自己所有的伎俩“拙劣地”试图讨好他。可是父亲的怒火还是像洪水猛兽,我的心快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了。我开始越来越强迫自己更懂事一些,更独立一些,不要“打扰”父亲。我不想和人倾吐,不想让人同情顾虑我,怕别人觉得和我相处累。我的心思越来越重,生活和学习都很艰难,彻夜彻夜的失眠。”

家庭氛围的和谐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维护,无论哪一方出问题,对家庭的和谐来说都是一件令人无比难受的事。而暴力,无论施向家里的谁,都是绝对错误的,会严重破坏家庭和谐。父母作为家庭的主导者,更应该发挥积极正向的作用,戒躁戒暴,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心理学家说:“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任何社会机构。”,

因此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家庭暴力的牺牲品。

美国著名黑人诗人玛雅·安吉罗在谈到语言的力量时曾说到:“言行就像小小的能量子弹,射入肉眼所不能见的生命领域。我们虽看不见,但它们却成为一种能量,充满在家庭和我们心里。”。然而言行得当就会是正能量,是和谐的催化剂。如果不当就会是定时炸弹,是地狱之门。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请停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小时候父亲家暴他,长大后他家暴全家。然而自卑才是“祸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