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美廣東:第124屆廣交會即將開幕 創新辦會具備四大看點

第124屆廣交會將於2018年10月15日開幕。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1957年創辦的廣交會,打開了新中國對外交往的大門,為我國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商務部11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本屆廣交會繼續創新辦會,提升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和信息化水平,堅持扶優扶強,支持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展覽面積達到118.5萬平米,展位總數60645個,境內外參展企業超過25000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品牌展位進一步增加,較上一次品牌展位評審增長了3.2%,企業達到2297家;結構繼續優化,既保留了一批發展穩定、實力較強的老品牌企業,又吸納了一批新興企業,品牌企業的示範作用進一步增強。

二是展區的結構進一步優化。擴大了家電、餐廚、家居等展區,設置多功能的展覽現場活動區域,在各展區深入推進展品的專業化分區。

城美廣東:第124屆廣交會即將開幕 創新辦會具備四大看點

打造六大模式 智能化全天候外貿促進平臺

三是繼續提升多功能綜合平臺作用。通過智慧廣交會的建設,打造智慧服務、預展平臺、供採對接、廣交會認證、企業推廣、智慧商旅六大核心業務模式,全面提升全渠道、一站式、線上線下同步服務的水平。為展客商提供涵蓋展前、展中、展後的智能化、全天候的外貿促進平臺。

四是論壇的功能進一步加強。本屆廣交會將舉辦20場高品質會議論壇,比如將在第一期舉辦廣交會國際貿易發展論壇,第三期舉辦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8年秋季)解讀發佈會等等,為展客商提供更多的思想交流平臺。

改革開放讓廣交會獲得持續發展和繁榮,廣交會也促進了我國改革開放和開放型經濟發展。一是服務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據瞭解,截至今年7月,廣交會已與全球21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係。改革開放以來,廣交會抓住機遇,多次改革組展體制,堅持專業化改革方向,吸引更多生產企業、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參展,讓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

帶動會後成交 佔比八成並呈逐屆增加之勢

廣交會從第101屆開始設立進口展區,對境外參展企業開放,為境外企業開拓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和“賣全球”提供了極大便利。廣交會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與沿線國家相關工商機構結成了營銷合作伙伴關係,沿線國家採購商佔比超過45%、成交佔比超三成。

數據顯示,廣交會創辦61年來,累計出口成交超過1.3萬億美元,成交額佔全國出口比重峰值超過50%,近年來每屆出口成交額約300億美元。廣交會始終是廣大中小企業尋找海外客戶、拓展國際市場、由小到大的孵化器,也日益成為大批有實力的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推進器。目前,每屆參展企業約2.5萬家,其中超過20%的參展企業在廣交會上的成交佔當年出口的50%以上。

廣交會上結識客戶,還帶動了會後的大量成交。據調研,參展企業會後成交額佔其廣交會客戶總成交額的比例約為八成,並呈現逐屆增加趨勢。

培育自主品牌 樹立維護公平貿易良好形象

在培育中國自主品牌方面,廣交會貫徹落實“以質取勝”戰略,於2004年設立品牌展區,安排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品牌企業參展,打造中國品牌、中國品質。近年來,通過舉辦設計展示系列活動、創辦廣交會出口產品設計獎,引導中國企業不斷創新,推出新產品新品牌,提高了中國設計、中國創造和中國品牌營銷能力。

此外,廣交會已成為展示中國政府有效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窗口,曾先後被國家有關部門認定為全國展會版權保護示範基地,國際許多知名企業高度讚揚廣交會知識產權保護成效。廣交會高效的知識產權保護和廣泛而深入的宣傳工作,不但增強了中國企業創造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樹立了維護公平貿易的良好國際形象,而且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政府鼓勵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的堅定姿態,增強了全球與中國發展經貿關係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