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的力量|日本百年家族如何做好接班传承?


传承的力量|日本百年家族如何做好接班传承?

东瀛日本,弹丸之地,却拥有全球最多的长寿企业。最古老的企业是创建于公元578年的金刚组,直到今日,仍在传承绵延。

虽经历过饥荒、大地震和经济危机,但日本的诸多老字号家族企业却能够凭借自身的坚持屹立不倒,堪称“家族企业的宝库”。

东京商工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日本国内有21000家超过100年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数由家族经营。百年老字号企业大约占接受调查企业的1%,换句话说,在日本,100家企业里就有1家百年老店。

当“富不过三代”像魔咒一样,诅咒着世界上大多数家族企业时,日本的百年、千年家族企业的经营与传承史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他们有着怎样的独到传承方式?

特殊的地理政治优势

日本之所以拥有如此多的百年家族企业,可以说有多重原因,而这其中独特的地理和政治因素却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日本地处远东、又是一个岛国,这样的地政学优势成为了日本天然的屏障。

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日本并没有遭过真正的外来侵略。成吉思汗当年曾率领大军试图攻打日本,但据称遭遇了海风(日本人称之为“神风”)不战而退;到了近代,日本也曾遭遇美国佩里率黑船扣关,但并没有被侵略;即使在二战末期,确实发生了日本本土作战,日本的许多城市遭受了轰炸,但这种战争其实并非日本全土范围。

除了外来侵略外,日本也几乎没有发生过全国范围内的内战。日本也经历过所谓“战国时代”,近代也发生过倒幕运动,但这些“内战”其实都是局部范围的,并非中国式的全国内战。

一个国家几乎没有大的外侵和全国范围的内战,无疑相对有利于企业在长期内平稳持续的生存、发展。

传承的力量|日本百年家族如何做好接班传承?

日本人的“职人文化”

日本社会有着浓厚的“职人文化”,大致相当于中国所说的“工匠精神”。

历史上,中国及朝鲜半岛古代的达官贵人、军队将帅大都不愿意从事手工、认为那样会“弄脏”自己的手,降低了身份不同的是,日本的大名将军们爱好手工或者本身就是“职人”者不胜枚举。

即使到了今天,日本的电视台还经常播放介绍“职人”的节目,在日本坚守一门手艺、并不断追求精益求精,会得到广泛的社会尊重,丝毫不亚于成为所谓的富人。

这样的“职人文化”,与日本人所弘扬的持续、坚守精神相得益彰,对家族财富顺利传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传承的力量|日本百年家族如何做好接班传承?

世代传承永远高于赚钱

作为企业,要赢利赚钱无可厚非,但是在对于金钱的态度上,日本百年家族企业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日本“三大商人”之一的近江商人,认为“赚钱<存钱<世代传承”。

在他们看来,“赚钱”有时凭的是一时的运气,即使运气不好、状态不佳,只要努力也能赚到钱,而让家族世代传承的难度要远高于赚钱,这既涉及到如何让财富保值增值,又涉及到如何做好接班人教育。

未来的中国,或许仍然需要那些谋求利益最大化、热衷于赚短钱快钱的“经济型公司”,但无疑更需要出现立足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公司。

传承的力量|日本百年家族如何做好接班传承?

家训、家法至关重要

对于家族企业而言,要做好传承,家族内部显然还需要更多的规范。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家族企业在开始考虑规定家训、家法甚至是家宪,这无疑非常重要。

日本帝国数据银行在2008年曾抽样调查了4000多家日本的百年家族企业,发现80%的家族定有家训,这些家训又进一步延伸成为公司的“社训”,成为家族及企业共同遵守的行动纲领。

我们来看一下日本几家百年家族企业的家训,会发现充满了浓浓的“东方味道”,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味道”。

创业于1661年的龟甲万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日本调味佐料商,主产品酱油行销全球,其创业家族之一的茂木家族的家训是“家人需以和为贵,切记德为本、财为末。”

创业于1700年的外与株式会社,其创业家族外与家族的家训是

“人只一代,家名却可传万代。保家之道在于勤俭,由俭入奢易,需对奢慎戒。”

创业于1689年的圣护院八之桥,其创业家族的西尾家族的家训是“若期望子孙长久,则不易留其金银,积阴德以留之,乃最要紧事。”

创业于1867年的近江商人企业——塚喜集团,其创业家族塚本家族的家训则是来自中国易经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这些家训其实大多都来自我们中国的古典教诲,只是日本还在作为家训传承着,我们自己却可能忘却得差不多了。


传承的力量|日本百年家族如何做好接班传承?

打破血缘的养子制度

子承父业模式是中国家族企业的主流传承模式,在日本同样如此,而且“子承父业”模式往往能带来更好的经营业绩。

但是,除了直系亲属继承制外,日本有不少著名企业,是由养子来经营管理企业的。

比如,松下集团第2代掌门人就是松下幸之助的“婿养子”(女婿);日本鹭岛建设的4代掌门人中,有3代都是“婿养子”;塚喜集团的6代掌门人中,竟有4代都是“养子”。

日本家族企业的所谓 “养子”成年人居多,家族中的女婿、儿媳妇、孙子都可以作为 “养子”接班,这样既扩大了继承人的选择范围,也确保了家族的薪火相传。

拥有150年历史的日本家族企业塚喜集团,至今已传承至第6代。而这6代继承者中就有4代为“养子”。

在塚喜集团上一代总裁留下来的遗物中,最特别的是满满40罐铅笔头儿。这位已故总裁在任时,每天早上3点钟起床,削好铅笔后就开始工作,日积月累,这些铅笔头竟然攒了满满40罐,这是其一生勤勉、节俭的写照,也是其留给下一代继任者的精神财富。

继任者说“每当自己有了惰性,想偷懒时,就会想到父亲在拿着这些铅笔头儿,来鞭笞自己。”现任总裁已70多岁,仍坚持每天早上3点半左右起床工作。

这些铅笔头罐儿,成为了这个家族企业最特殊的传承。那么,6代传承者中,究竟谁是“亲子”谁是“养子”?

家族文化能得以如此的无缝衔接,“亲子”和“养子”已经没有任何区别,再去区分,已经没有意义了,只能说不是亲子,胜似亲子。

传承的力量|日本百年家族如何做好接班传承?


有人说,在口碑、专注、极致,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或多或少的落后了。

同时,因为基业长青,日本家族企业也失去了很多创新的机会。

但是,也有人这样评价:哪怕生如微草,也要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无限可能。

日本的家族企业,千百年来,在默默无闻之中,延续了生命,延续了历史,完成了传承的壮举。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值得中国当代家族企业学习和借鉴的优良品质。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文由头条号鹊说财金编辑整理,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承诺与保障。请读者仅作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涉及其他问题,请立即告知,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