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书法圈的鬼才——丑书大师石开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石开,1951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姓刘,别名吉舟。从事艺术职业后改姓石。青少年师从陈子奋、谢义耕、何敦仁等先生学习书法、篆刻、绘画、诗文。1998年迁居北京,为职业篆刻书法家。历任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中国书法进修学院教授。现居北京,为职业篆刻书法家。

再谈书法圈的鬼才——丑书大师石开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其实在书法篆刻界石开是个颇具热门的人物,也是一个十分具有争议的人物,别誉为“丑书大师”。不过早在80年代中期,印坛被称做“三足鼎立”即曰:王镛高步京华;韩天衡雄居海上;石开领风骚于闽南。他和王镛、何应辉、沃兴华等被称作“流行书风(丑书)”的领袖人物和“中国书坛的重量级人物”。他对印坛现状的文字梳理、对篆刻艺术的精论,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印人津津乐道,至今仍是印坛瞩目的明星人物。

再谈书法圈的鬼才——丑书大师石开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解读石开篆刻及其书法的艺术的语言是有难度的,一方面,按照那些技法讲座的东西去欣赏是不会看得懂他的印的,另一方面按照传统的赏评方法去剖析总觉得无从下笔。石开在作品集的自序中写道:“在石头上镌刻文字或花纹,在其点线面的构成中体寓着思想情怀或作哲理的思考,同时以灵感冲动兼与娴熟的技巧而赋予点线面以生命式的魔力,这是艺术。……如果能将大至对宇宙的感觉,小至顷刻之间情绪的波动都转化为篆刻艺术语言,并使之在方寸中藏匿,那篆刻就神奇了。”

再谈书法圈的鬼才——丑书大师石开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既然石开先生的篆刻艺术语言在方寸中藏匿,就必有可寻之处。陆俨少先生题在石开篆刻之前有一段话,准确地分析概括了他的源流始末:“石开冶印独出蹊径。寻其渊源所自,盖出之秦权诏版暨秦汉急就章。中锋直入,不事修琢,疏密结构自为体系。寓严谨于脱略之中,而能得自然之妙。其朱文近汉封泥,不衫不履,不事修饰,而拙趣特存,盖其法古善变,能古能新皆此类也。予以为笔墨之道,出传统而不为传统所缚,与石开治印存相合者。

再谈书法圈的鬼才——丑书大师石开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所谓老年变法,不在面目之间,如得其理,由此而以为笔墨之道,出传统而不为传统所缚,与石开治印存相合者。所谓进,不激不挠,轨辙自得。其极也,自有水到渠成之乐……”再去对照一下石开的篆刻,陆老所言极是。

再谈书法圈的鬼才——丑书大师石开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石开篆刻艺术形式依傍的大范围是秦汉印,而取法战国古玺和明清流派印的地方不甚明显。把秦汉印这个大范围再作细化,他取法秦印和汉急就章者为多,此是石开篆刻之源。石开的字法一眼看去秦诏汉凿的意味很明显,再细去端详印中的每一个字,又并非出自秦诏汉凿之中。

再谈书法圈的鬼才——丑书大师石开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总之,石开把握了这一路篆书结构的错落揖让、斜正方圆、疏密收放等自然天趣,融合变化而生新式,其中既见质朴野趣,又有装饰之美,别具自家样式。究其章法,基本上白文出自汉凿印,朱文出自汉封泥,更大幅度地表现了其疏密变化。如果说古印章法重于平稳,错落生趣是其有意无意之中的表现,那么石开的章法更重于疏密错落的变化以求得作品对人视觉的审美冲击力,当我们看到石开作品原石印面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风化剥蚀的线条,仿佛经历了千年的洗礼,依然神气完足。

再谈书法圈的鬼才——丑书大师石开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石开先生似乎有意打破冲切之间的格界,忽而长冲短切,忽而短冲长切,切中有冲,冲中有切,刀似游龙,莫能辨之。刀法的妙处直接反映在线条的质量上,不得不叹为观止。石开的篆刻成就即在于将篆刻从单纯的书法式的线构艺术推向美术式的平面构成的艺术,可以说对前人是一个质的突破,也即是他的成功之处。

再谈书法圈的鬼才——丑书大师石开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石开的书法的用笔受篆刻刀法影响非常明显,但其风格充溢着强烈的明清调色彩,来自黄道周,傅山的影响几乎随处可见,从黄道周那里得到了紧中透松的奇峭冷逸,从傅山那里得到了开张自如的大气盘旋。不过,二者又都是通过对其师陈子奋的取法而“乎上”的。陈子奋书法篆刻右下直拓摇曳奋逸的体势和笔触都在石开那里得到发扬光大。不过,相对乃师香叟的拘谨和稍嫌刻板,石开更多了些放逸奇诡和“鬼气”。

再谈书法圈的鬼才——丑书大师石开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与其篆刻的冷艳精雅相比,石开的书法则显示出“低调”的热烈,他将黄道周书法沉重的末世感转化为一种入世和出世的放旷圆融。带有一种精神归属上的宗教感,不过,这种宗教感是带着入世的积极情绪的,恰如禅宗“运水搬柴,无非妙道”的师心自用和见性即佛。来自书法的禅气使石开的书法在意境格调上与当代任何一位书法家都拉开了距离。尤为可贵的是这种禅气并非故意造作而是自然流露绝去伪饰,这与当代某些以居士自居的假道禅书法的矫揉造作、扭捏作态可谓相去霄壤。

再谈书法圈的鬼才——丑书大师石开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石开书法似多用篆法、短锋宿墨,拄纸蹲行,并时兼水破墨法,因而线条燥重拙厚,氤氲生烟,而少空灵蕴籍,亦无八面出锋的迅疾。这使其书很难归于帖学一途,其书写的连绵性更无魏碑筋骨。其结构拖沓右曳,往往最末笔或拖曳或缭绕或盘曲,表现出悠闲而矜持的创作心态,在其他书家腕下或可成为俗笔,而在石开的笔下却成为个性化风格的点睛之笔。

再谈书法圈的鬼才——丑书大师石开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因此说,石开书法是强调表现的,他的作品带有孤峭奇逸的强烈的个性色彩,在取法明清一路的当代书法家中,石开无疑是最具原创性的一位。

再谈书法圈的鬼才——丑书大师石开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