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書法圈的鬼才——丑書大師石開的書法和篆刻藝術

石開,1951年生於福建省福州市。原姓劉,別名吉舟。從事藝術職業後改姓石。青少年師從陳子奮、謝義耕、何敦仁等先生學習書法、篆刻、繪畫、詩文。1998年遷居北京,為職業篆刻書法家。歷任福建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中國書法進修學院教授。現居北京,為職業篆刻書法家。

再談書法圈的鬼才——醜書大師石開的書法和篆刻藝術

其實在書法篆刻界石開是個頗具熱門的人物,也是一個十分具有爭議的人物,別譽為“醜書大師”。不過早在80年代中期,印壇被稱做“三足鼎立”即曰:王鏞高步京華;韓天衡雄居海上;石開領風騷於閩南。他和王鏞、何應輝、沃興華等被稱作“流行書風(醜書)”的領袖人物和“中國書壇的重量級人物”。他對印壇現狀的文字梳理、對篆刻藝術的精論,都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印人津津樂道,至今仍是印壇矚目的明星人物。

再談書法圈的鬼才——醜書大師石開的書法和篆刻藝術

解讀石開篆刻及其書法的藝術的語言是有難度的,一方面,按照那些技法講座的東西去欣賞是不會看得懂他的印的,另一方面按照傳統的賞評方法去剖析總覺得無從下筆。石開在作品集的自序中寫道:“在石頭上鐫刻文字或花紋,在其點線面的構成中體寓著思想情懷或作哲理的思考,同時以靈感衝動兼與嫻熟的技巧而賦予點線面以生命式的魔力,這是藝術。……如果能將大至對宇宙的感覺,小至頃刻之間情緒的波動都轉化為篆刻藝術語言,並使之在方寸中藏匿,那篆刻就神奇了。”

再談書法圈的鬼才——醜書大師石開的書法和篆刻藝術

既然石開先生的篆刻藝術語言在方寸中藏匿,就必有可尋之處。陸儼少先生題在石開篆刻之前有一段話,準確地分析概括了他的源流始末:“石開冶印獨出蹊徑。尋其淵源所自,蓋出之秦權詔版暨秦漢急就章。中鋒直入,不事修琢,疏密結構自為體系。寓嚴謹於脫略之中,而能得自然之妙。其朱文近漢封泥,不衫不履,不事修飾,而拙趣特存,蓋其法古善變,能古能新皆此類也。予以為筆墨之道,出傳統而不為傳統所縛,與石開治印存相合者。

再談書法圈的鬼才——醜書大師石開的書法和篆刻藝術

所謂老年變法,不在面目之間,如得其理,由此而以為筆墨之道,出傳統而不為傳統所縛,與石開治印存相合者。所謂進,不激不撓,軌轍自得。其極也,自有水到渠成之樂……”再去對照一下石開的篆刻,陸老所言極是。

再談書法圈的鬼才——醜書大師石開的書法和篆刻藝術

石開篆刻藝術形式依傍的大範圍是秦漢印,而取法戰國古璽和明清流派印的地方不甚明顯。把秦漢印這個大範圍再作細化,他取法秦印和漢急就章者為多,此是石開篆刻之源。石開的字法一眼看去秦詔漢鑿的意味很明顯,再細去端詳印中的每一個字,又並非出自秦詔漢鑿之中。

再談書法圈的鬼才——醜書大師石開的書法和篆刻藝術

總之,石開把握了這一路篆書結構的錯落揖讓、斜正方圓、疏密收放等自然天趣,融合變化而生新式,其中既見質樸野趣,又有裝飾之美,別具自家樣式。究其章法,基本上白文出自漢鑿印,朱文出自漢封泥,更大幅度地表現了其疏密變化。如果說古印章法重於平穩,錯落生趣是其有意無意之中的表現,那麼石開的章法更重於疏密錯落的變化以求得作品對人視覺的審美衝擊力,當我們看到石開作品原石印面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風化剝蝕的線條,彷彿經歷了千年的洗禮,依然神氣完足。

再談書法圈的鬼才——醜書大師石開的書法和篆刻藝術

石開先生似乎有意打破衝切之間的格界,忽而長衝短切,忽而短衝長切,切中有衝,衝中有切,刀似游龍,莫能辨之。刀法的妙處直接反映在線條的質量上,不得不歎為觀止。石開的篆刻成就即在於將篆刻從單純的書法式的線構藝術推向美術式的平面構成的藝術,可以說對前人是一個質的突破,也即是他的成功之處。

再談書法圈的鬼才——醜書大師石開的書法和篆刻藝術

石開的書法的用筆受篆刻刀法影響非常明顯,但其風格充溢著強烈的明清調色彩,來自黃道周,傅山的影響幾乎隨處可見,從黃道周那裡得到了緊中透松的奇峭冷逸,從傅山那裡得到了開張自如的大氣盤旋。不過,二者又都是通過對其師陳子奮的取法而“乎上”的。陳子奮書法篆刻右下直拓搖曳奮逸的體勢和筆觸都在石開那裡得到發揚光大。不過,相對乃師香叟的拘謹和稍嫌刻板,石開更多了些放逸奇詭和“鬼氣”。

再談書法圈的鬼才——醜書大師石開的書法和篆刻藝術

與其篆刻的冷豔精雅相比,石開的書法則顯示出“低調”的熱烈,他將黃道周書法沉重的末世感轉化為一種入世和出世的放曠圓融。帶有一種精神歸屬上的宗教感,不過,這種宗教感是帶著入世的積極情緒的,恰如禪宗“運水搬柴,無非妙道”的師心自用和見性即佛。來自書法的禪氣使石開的書法在意境格調上與當代任何一位書法家都拉開了距離。尤為可貴的是這種禪氣並非故意造作而是自然流露絕去偽飾,這與當代某些以居士自居的假道禪書法的矯揉造作、扭捏作態可謂相去霄壤。

再談書法圈的鬼才——醜書大師石開的書法和篆刻藝術

石開書法似多用篆法、短鋒宿墨,拄紙蹲行,並時兼水破墨法,因而線條燥重拙厚,氤氳生煙,而少空靈蘊籍,亦無八面出鋒的迅疾。這使其書很難歸於帖學一途,其書寫的連綿性更無魏碑筋骨。其結構拖沓右曳,往往最末筆或拖曳或繚繞或盤曲,表現出悠閒而矜持的創作心態,在其他書家腕下或可成為俗筆,而在石開的筆下卻成為個性化風格的點睛之筆。

再談書法圈的鬼才——醜書大師石開的書法和篆刻藝術

因此說,石開書法是強調錶現的,他的作品帶有孤峭奇逸的強烈的個性色彩,在取法明清一路的當代書法家中,石開無疑是最具原創性的一位。

再談書法圈的鬼才——醜書大師石開的書法和篆刻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