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一輪課程」語文 第13講 探究作者寫作意圖

第13講 探究作者寫作意圖

「2019年高考一輪課程」語文 第13講 探究作者寫作意圖

一、自我診斷 知己知彼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題。(2017年天津卷高考試題)

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晉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開魏晉藝術史冊,一群生機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湧了出來,在山陰道上的竹林深處,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這當然是我三十幾歲以後才意識到的。我和魏晉間人相近之處,就是有過比較長的山野生活,與竹相近。常常會站在山頂,看山巒連綿起伏,竹海無際。那時我想著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纖塵不染,枝葉讓天水洗淨,搖曳中偶爾閃過陽光的亮澤,它們的頂端是最先接觸到每一天太陽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豔羨。山野稼穡,先是基於溫飽的認識——每一竿竹都可以構成生存的支架,把一個個家庭托住,不至於墜入飢寒之中。而每一枚筍,春日之筍也罷,冬日之筍也罷,對於一位腹內空洞的人而言,簡單地烹調之後,無異於美味了。那些沒有成為餐桌美味者,不捨晝夜繼續伸長,令人仰望。那些被山農認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聲中倒下,削去枝葉,順著規劃好的坡道滑下,被長長的平板車載著,進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樣,人也是善於生存的植物,貧瘠清苦中也會掙扎著生長。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確沒有長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塊的,此後也就一直不能順暢,總是被壓制著扭曲著,不禁讓人生出憐憫。只是我一直認為它會更具備倔強的美感,它的根後來製成了一個老者形象的工藝品,比其他的更有鐵枝虯乾的崢嶸了。

待到我在鶴峰原度假,已經到了閒適的年齡了。風隨夕陽西下而愈加強勁,一些植物已在形態上倉皇失措,葉片翻飛如鳥獸驚散。竹林在隨風俯仰中顯示了一種從容,在徐徐的搖曳裡,山野之風的張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開來。在魏晉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記錄,"徐徐"看起來只是肢體上的動作,實則是內心的從容優雅。內心慢了,整個人的舉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風度了。竹被稱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為清俊的,風來了,風過了,餘韻嫋嫋。

竹子從筍尖出土就開始了筆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從而略去了許多天下擾攘。竹子作為人格氣節的象徵是有道理的。屈原的《離騷》充滿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寫的都是湘沅澤畔之物。他一定離竹林很遠吧,要不,他一定會以孤竹自況,向楚懷王表示自己砥節立行的井渫之潔和安窮樂志卓然自異於俗常的格調——以竹子作為喻體,會勝過那些優柔的香草,也會使屈原風骨遒勁,不至於最終絕望而自沉汨羅。當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爭相軒邈,思逐風雲,都像梁山好漢單幹時那般獨標奇崛。相比於王維在夜間的竹林裡又是彈琴又是長嘯,弄得一片喧譁,我則以為竹下獨坐靜聽風來會更與竹默契。李白就是這般靜靜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肅之物,鄭板橋曾在《蘭竹石圖》上題寫了"各適其天,各全其性",認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個人,一定是心懷素淡,性喜蕭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會有一個位置來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謂風骨,就是內在的支撐。

一個人愛竹,在他筆下會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兩個字說道,那就是"清"和"簡"了。庾子山《小園賦》中有不少數字,不過最讓人欣賞的是"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讀到此處,清出來了,簡也出來了。在魏晉這樣一個尚竹時代,竹是環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觀察他們的雅集軌跡,竹林七賢、金谷宴集、蘭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間,在這裡揮麈清談、稽古觀心,是很有一些清簡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獻之的《鴨頭丸帖》、王珣的《伯遠帖》,都那麼小,一張便箋般大小,清簡出風塵,三筆兩筆,精氣神都聚於此了。在筆墨清簡的背後是唯美的人格——一個人可以奇點、怪點,也可以不循常軌劍走偏鋒,卻不可落入塵俗的泥淖裡。想想當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於今人內懷奔競之心,好冠蓋徵逐之交,那時節的人在處理人的關係上顯然清簡得多。

我是在農耕兄弟的老房舍裡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尋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緊緊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個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漸漸地,在竹林環繞中的人們也有了堅韌和忍耐。實在的勞作泥泥水水寒暑無間,使人長於自守,默然無語。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覺到民風的強悍,只是平素在體內蓄積著,不使外洩。所不同的是農耕者遠沒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時過早地負重,後來再也長不高了。儘管我離開那裡很久了,我還是固執地認為他們就是一片會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裡看到的更多是與園林建築相匹配的纖纖細竹,優雅而有骨感。進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鐘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動圖籍殘紙。忽然有一縷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來——日子是越發小巧婉約起來了。算算此時,是農曆的六月七月之交,時晴時雨,山野在潮溼中,無數的竹鞭在奮力吮吸,竹節爭先向上,風雅鼓盪,場面奇崛,整座山嶺充盈著大氣與生機,讓熱烈的陽光照徹。

(選自《散文選刊》,有刪節)

16.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

A.文章第三段運用了比喻、比擬、排比等修辭,文意生動,兼之長句短句錯雜,富於變化,體現了散文之美。

B.文章第四段認為屈原不能"砥節立行"、王維不能領悟竹的節操,而推許李白和鄭板橋能循自然之道的風骨。

C."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會有一個位置來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這句話是說,每一個懂竹的人都會獲得內在支撐,成為有風骨的人。

D.隨著年齡的增長、境遇的改變,同樣的竹子,"我"卻"讀"出了不同的內涵。

E.文章採用倒敘、插敘的手法,綜合運用了記敘、說理、抒情等表達方式,談古論今,託物言志,旨在表達對農耕兄弟的讚美,對鄉村文化的眷戀。

【答案】BE

【解析】B項,文章第四段認為屈原不能砥節立行"這一說法錯誤,原文是說屈原的《離騷》充滿了香草的芳香,他寫的是湘澤畔之物,推測一定是竹林很遠,沒能以孤竹自況,向楚懷王表示自己砥節立行。E項,文章沒有采用倒敘和插敘的手法,"對鄉文化的眷戀"文中沒有體現。

17.題目為"挺拔之姿",但畫線部分卻寫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題旨?為什麼?(3分)

【答案】合乎題旨。竹子雖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質,象徵著艱苦環境下頑強奮進的人生,深化了主旨。

【解析】這一題首先要明確答出"合乎題旨",然後理解"挺拔之姿"在文本中的含義。在文中"挺拔之姿"不僅指竹子外在的形態特徵,更應該是竹子的內在特性,在艱苦環境下的一種頑強奮進精神。扭曲的竹子,它有一種在艱苦環境下頑強拼搏不服輸的精神,所以是合乎題旨的。

18.賞析文章末段的文字。(5分)

【答案】①想象山野裡竹子生機勃發,與城市裡竹子的優雅纖細形成對比。②讚美了竹子爭先向上的頑強生命力,給讀者更深廣的思考空間。③照應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強了抒情性。(從語言角度賞析也可得分)

【解析】段的文字寫的是作者回到城裡的所見所想,看到的多是與園林建築相匹配的優雅而有骨感的纖纖細竹和古色古香的庭院,感慨日子過得小巧婉約。又想象山野中無數的竹鞭在奮力向上生長,整座山嶺充盈著大氣與生機的情形。這些都體現了作者對竹子的一種特殊的情感,另外末段寫竹抒情也照應前文,以景收束全篇。

19.回答以下問題(9分)

(1)文章寫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氣質?(3分)

(2)你最欣賞其中哪種精神氣質?結合生活經驗談談你的體會。(80字左右)(6分)

【答案】(1)堅韌忍耐、從容優雅、孤高兀傲、風骨高潔、清簡、爭先向上等。(2)考生可以任取一點自由發揮。

【解析】竹子的精神氣質在文本中有很多,主要體現在作者對竹子的描寫中及作者自己對竹子所作的評價裡,如堅韌忍耐、從容優雅、孤高兀傲、風骨高潔、清簡、爭先向上等,要一一從文本中篩選並概括,還要儘量答全面。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竹子的精神品質,除了考查考生對文本的理解外,還考查考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所以答題內容一定要積極樂觀向上。

二、溫故知新 夯實基礎

所謂"探究閱讀",其實就是用發散性思維進行閱讀。它要求考生根據題乾的要求,或"入乎其內",或"出乎其外"。前者要求考生在深入研讀文本的基礎上,做賞析性分析;後者要求考生既要研讀文本,又要結合自己的知識積累、閱讀體驗或生活感悟等,對作品進行個性化和有創意的解讀,言之成理即可。"探究閱讀",是現代文閱讀的必考題之一,其語言標誌大多為"談談你的認識或看法"等。

1.考點解讀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探究學習的特徵是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其考查不可能是無限開放的,其特點就是題目的回答具有選擇性,個性化色彩較濃。

2.解題要求

探究性試題是具有一定開放性和獨立思考性的試題,要求說出"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而在文中找不到現成答案的試題。

1)唯一型(有觀點)是表面上問題有兩種或三種觀點,但是隻有一種觀點是正確的,考生們只能選擇這一觀點來作答。

2)選一型(有觀點)是問題有兩種或三種觀點,而且每種觀點都獨自成立的命題,考生們可以任意選擇其中一種觀點來作答。

3)融合型(有觀點)是問題有兩種或三種觀點,但是每種觀點都不能偏廢,考生們只能融合這些觀點來作答。

4)自創型(有觀點)是問題沒有直接給出觀點,要考生自己思考並形成觀點作答。

3.答題格式

面對探究題時,可以先判斷它屬於哪一類型,然後確立觀點,觀點必須明確,態度必須鮮明,觀點的表述多用判斷語氣的句子,比如"我認為……""我覺得……" "我贊成……"等。

分析過程歸納為四種類型:

1)觀點+文本 這種標誌性語句是"聯繫文本(文章內容)談談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說說你的理由"等。要篩選和運用好文本相關內容,注意摘錄或者化用文本的相關字詞句,整合成話,扣緊觀點進行分析。

2)觀點+事例 這種探究題的標誌性語句是"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你是否同同意這一觀點,請舉例說明"等,分析過程要注意事例的敘述簡潔,分析到位,材料與觀點要相互融合。

3)觀點+理論 答題中的理論常見的有生活理論、文藝理論、寫作理論等,這種分析過程要注意理論精闢概括,理論與觀點相互印證。

4)文本+現實+觀點 標誌性語句是"聯繫文本(文章內容)結合實際談談你的看法(理由)"等。要篩選和運用好文本相關內容,還要結合現實進行分析。

4.答題步驟

第一步、釋義表態,根據題幹要求,表明觀點。

第二步、文本解讀,根據題幹要求,結合文章內容,具體說明是什麼或為什麼"入乎其內"。

第三步、歸納小結,結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或聯繫現實昇華歸納"出乎其外"。

注意:是"入乎其內",還是"出乎其外",一定要根據試題的要求而定,不要太拘泥於答題步驟。

三、典例剖析 思維拓展

考點1. 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題。(2016年天津卷高考試題)

在母語的屋簷下

彭程

少年時代的夥伴自大洋彼岸歸來探親,多年未見,把盞竟夜長談。我們聊到故鄉種種情形,特別談到了家鄉方言,興之所至,後來兩人乾脆用家鄉話談起來。

本來以為這麼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記,不料卻在此時鮮明地復活了。恍惚中,甚至憶起了聽到這些話時的具體情境,眼前浮現出了說話人的模樣。友人感慨:真過癮。

在一種語言中浸潤得深入長久,才有資格進入它的內部,感知它的種種微妙和玄奧,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樣的波動,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韻味。幾乎只有母語,我們從牙牙學語時就親吻的語言,才應允我們做到這一點。

關於母語,英文裡的一個說法,最有情感溫度,也最能準確地貼近本質:mother tongue。直譯就是"媽媽的舌頭"。從媽媽舌頭上發出的聲音,是生命降臨時聽到的最初的聲音,浸潤著愛的聲音。多麼深邃動人的詩意!在母語的呼喚、吟唱和誦讀中,我們張開眼睛,看到萬物,理解生活,認識生命。

詩作為濃縮提煉過的語言,是語言的極致。它可以作為標尺,衡量一個人對一種語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坍了",說的是世事滄桑,人生無常。"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說的是心緒流轉,昨日迢遙。沒有歷史文化為之打底,沒有人生經歷作為鋪墊,就難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間的沉痛和哀傷,無奈和迷茫。它們宜於意會,難以言傳。

每一種語言都連接著一種文化,通向一種共同的記憶。文化有著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為載體和符號的特有的語言中,彷彿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裡,藏著稀世的珍寶。

"芝麻開門吧!"咒語念起,山洞石門訇然敞開,堆積的珠寶浮光躍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種語言的奧秘,不需要咒語,時間是最重要的條件。在一種語言中沉浸得足夠久了,自然就會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時光層層堆疊,然後醇香。瓜熟蒂落,風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時候,語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顯影。音調的升降平仄中,筆畫的橫豎撇捺裡,有花朵搖曳的姿態,水波被風吹拂出的紋路,陽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裡隱忍的啜泣。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只有母語,才有這樣的魅力和魄力,承擔和覆蓋。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晝夜不捨的流水,亙古沉默的荒野;鷹隼呼嘯著射向天空,羊群蠕動成地上的雲團;一顆從眼角滑落的淚珠有怎樣的哀怨,一聲自喉嚨迸發的吶喊有怎樣的憤懣。一切,都被母語捕捉和綰結,表達和訴說。

我驕傲於自己母語的強大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長曆史,災禍連綿,兵燹不絕,而一個個方塊漢字,就是一塊塊磚石,當它們排列銜接時,便彷彿壘砌了一個廣闊而堅固的壁壘,牢牢守衛了一種古老的文化,庇護了一代代呼吸沐浴著它的氣息的億兆的靈魂。

童年在農村度過。記事不久的年齡,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覺,我獨自走出屋門到外面玩,追著一隻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遠了,一直走進村外一片茂密的樹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沒人聽到,只好在林子裡亂走。過了好久,終於從樹幹的縫隙間,望見了村頭一戶人家的屋簷。

一顆懸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對於長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語熟悉的音調,帶給他的正應該是這樣的一種返歸家園之感。一個漢語的子民,寄居他鄉,母語便是故鄉的方言土語;置身異國,母語便是方塊的中文漢字。"官秩加身應謬得,鄉音到耳是真歸",故鄉的語言,母語的最為具體直觀的形式,甚至關聯到了存在的確鑿感。

因為時時相與,反而熟視無睹。就像對於一尾悠然遊弋的魚兒,水的環抱和裹挾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識和詰問的。但一旦因某種緣故離開了那個環境,就會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於全然陌生的語言中,一個人也彷彿涸轍之鮒,最渴望母語的濡沫。那親切的音節聲調,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涼水流。

每一種語言的子民們,在自己母語的河流中,泅渡,遊憩,俯仰,沉醉,吟詠,創造出燦爛的文化,並經由翻譯傳播,成為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們共同的精神財富。以詩歌為證,《魯拜集》中波斯大詩人伽亞謨及時行樂的詠歎,和《古詩十九首》裡漢代中國人生命短暫的感喟,貫穿了相通的哲學追問;中世紀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對心上人勞拉的十四行詩傾訴,和晚唐洛陽城裡,李商隱寫給不知名戀人的無題七律,或者雋永清新,或者宛轉迷離,各有一種入骨的纏綿,讓不同的語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質得到彰顯和分享。

熱愛來自母親的舌尖上的聲音,應該被視為是一個人的職責,他的倫理的基點。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闊,但母語是他的出發地,是他不斷向前伸延的生命座標軸線上,那一處不變的原點。

(原載《光明日報》,有刪節)

16.作者回憶童年迷路的經歷,在文中有什麼作用?(4分)

【答案】①內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遊子離開母語,強調母語給人帶來的庇護感和安全感。

②結構上,呼應題目"屋簷",引出下面的議論。

【解析】題幹問的是"作者回憶童年迷路的經歷,在文中有什麼作用",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應先找到"作者回憶童年迷路的經歷"這一段,看這一段具體寫了什麼內容,然後再從結構上看這一段與上下文以及標題的關聯。題干涉及的內容在第六段,這一段寫自己迷路時的驚慌以及看到人家時的安定,用這個來強調母語給人帶來的安全感,這是它在內容上的作用;"望見了村頭一戶人家的屋簷"這句中的"屋簷"與文章標題相照應,這是結構上的作用。

【易錯點】回答不全面,只從一個角度回答。

【名師點撥】這類題型主要考查對段落的概括、分析、鑑賞能力,提問形式主要有:1.文章開頭/中間/結尾寫某某情節,有什麼作用?2.某情節對全文情節的展開有什麼作用?請具體說明。這類題可以從兩個大的角度考慮:一是內容上,二是結構上。內容上是指寫了……,表現了……;結構上是指段落本身的作用,以及與其他段落之間的關係。另外,要注意根據提問形式來確定答題角度,如果是單一角度,即給定了答題角度,就按照給定角度來答;如果是綜合角度,即沒有給出明確的角度,就需要從內容和結構兩個角度作答。比如本題,題幹只是說"作者回憶童年迷路的經歷,在文中有什麼作用",這裡應包括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的作用,同時題幹中也把該段所寫的內容"回憶童年迷路"告訴考生了,考生就可以思考這一內容與上下文的關係。

17.賞析文中畫線的文字。(5分)

【答案】運用比喻、對比等手法,揭示出人和母語之間生死難離的關係,使事理具象化,生動形象。

【解析】題幹要求"賞析文中畫線的文字",這是考查考生鑑賞句子的能力。首先要明確賞析的角度,比如修辭角度、感官角度、遣詞造句角度等等。一般先從修辭角度思考,"就像對於一尾悠然遊弋的魚兒,水的環抱和裹挾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識和詰問的。但一旦因某種緣故離開了那個環境,就會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於全然陌生的語言中,一個人也彷彿涸轍之鮒,最渴望母語的濡沫。那親切的音節聲調,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涼水流","就像"一詞提示考生畫線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然後賞析比喻的效果即可。

【易錯點】體會重要語句的含意不夠深刻豐富。

【方法點撥】本題考查考生鑑賞句子特色的能力。答題時要按照如下思路進行:先指明手法技巧,然後分析在句中該技巧是如何使用的,最後分析該技巧的使用效果。比如本題,文中所給的句子中有一個明顯提示手法的詞語"就像……",這說明從修辭角度來看,是使用了比喻的修辭;然後聯繫比喻修辭的效果進行分析即可。

18.作者深情地詮釋了母語的多重意義,請結合全文加以概括。(8分)

【答案】①母語可以拉近彼此關係。

②母語最早打通人與世界的聯繫。

③母語可以自由地抒情狀物。

④母語包蘊文化基因,守衛民族文化。

⑤母語給人以家的歸宿感。

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語創造了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解析】題幹問的是"作者深情地詮釋了母語的多重意義,請結合全文加以概括"。既為"多重",可見答案不止一點,思考的時候應從多角度進行。考生可以到文中找到寫母語的內容,然後結合語境理解其意蘊。與多年未見的少年夥伴相見,母語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因為母語,我們認知了這個世界;藉助母語,我們可以自由地表達情感,描述景物;每一種語言都連接著一種文化,通向一種共同的記憶。文化有著自己的基因;因為母語,我們有一種家的歸屬感。

【易錯點】不能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方法點撥】首先要認真審題,審題要審準探究點,即探究什麼,是探究標題、句子含意還是文本的藝術特性。比如本題是要探究"母語的多重意義",明確了這一點,就知道了探究的方向,也知道了應從哪些層面或角度去探究。探究的方法如下:(1)因形悟神法。散文特點是形散神聚,用此法去探究就是看全文寫了哪些材料,從中可以看出哪些思想情感。(2)見微知著法。要善於從文本中的材料尤其是細微的材料中挖掘(探究)出豐富而深刻的意蘊。(3)對立統一法。要善於從對立統一的角度去探究文本深意。(4)"內引外聯"法。此法類似於讀書中的"出入法",既要深入文本,讀出自己的體會,又要聯繫生活、社會及自己的知識積累有所拓展,有所聯繫,有所發現。此法多用在"談談你的看法或理解"或"聯繫生活(社會)談談你的看法"這類探究題中。答題要注意:a.觀點要明確;b.理由要充分(充分展現探究過程);c.分析要緊扣文本;d.表達要清晰,有層次。

19.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文中引用英語mother tongue.是為了引出"媽媽的舌頭"這一形象說法,強調母語的溫馨可親。

B.作者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樣的波動""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韻味"來形容母語的微妙和玄奧,是說母語宜於意會,難以言傳。

C.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說明封存在語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寶般珍貴。

D.文中列舉"晝夜不捨的流水""亙古沉默的荒野""一顆從眼角滑落的淚珠"等意象,意在說明,只有用母語才能準確言說它們的內在情韻。

E.文章融記敘、議論、抒情為一體,引經據典,華美而不失厚重,有較深的文化意蘊。

【答案】BC

【解析】本題屬於綜合題。既考查文本的內容,又考查文章的寫作技巧,同時還涉及文章的主旨。B項,"是說母語宜於意會,難以言傳"有誤;C項,"旨在說明封存在語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寶般珍貴"有誤。

【易錯點】不能準確概括作品主題。

【方法點撥】對於既考查內容,又考查方法和主旨的題目,考生需要做出的儲備更多一些。首先要了解文章常用的技巧有哪些;然後再與文本進行對照。解答此類題的方法:①讀全文,概括主要內容;②抓標題,概括主要內容;③理層次,概括主要內容。第三步: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內容,然後進行比較分析。題幹要求選出"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B項"是說母語宜於意會,難以言傳"有誤;文中使用這兩個比喻句,是為了說明母語的動人魅力;C項,"旨在說明封存在語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寶般珍貴",這是考查作者安排素材的意圖。

考點2.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閱讀下文,完成題目。(2015年重慶卷高考試題)

甘森的西紅柿

甘建華

從柴達木西部的尕斯庫勒湖畔,沿著輸油管線迤邐而來,路上連草都很難看到一棵,天上的飛鳥也不見蹤影。筆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隨的只有連綿不絕的崑崙山。高原缺氧,旅途勞頓,我們的大腦神經一直處於昏昏欲睡的狀態。

就這樣走著走著,驀然抬望眼,前方出現了十分醒目的幾棟紅頂房子,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島。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樓?司機輕咳一聲,嗓中吐出四個清脆的字:"甘森到了。"

房屋精緻穩固,庭院乾淨美觀超乎我們的想象,生產區的整潔、生活區的佈局超乎我們的想象。就連院落正中的那幾棵白楊樹,翠綠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們的想象。更別說見到蔬菜大棚中盛開的大麗花,以及嫩綠的小白菜,綠中泛紅的青椒,美豔欲滴的西紅柿,真的讓我們一聲連著一聲地驚歎。

指導員宋代勇,從綠色蔬菜溫室大棚裡,摘下來三個西紅柿,笑嘻嘻地給我們一人遞上一個。仔細端詳著長相似心形、皮質似嬰兒的漿果,實在抵擋不住它的鮮嫩水靈。那樣的沙甜,那樣的微酸,那樣的美味,那樣的滋潤。以前我們吃過多少西紅柿啊,怎麼就從來沒有體會過這樣味道醇正的口福呢?

口福之外,另有一種眼福等待著我們,這就是甘森熱泵站的親情文化牆。在一塊製作精美的廣告鋁合金板上,上方寫著:"家庭因你的平安而幸福,輸油事業因你的奉獻而繁榮。"

這個西部荒漠深處的親情文化牆,大多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下面的留言,既有妻子對丈夫的關心,也有兒女對父母的惦念,還有孩子對遠方父母的祝願。教導員宋代勇說:"親情文化是咱們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每當看到這個廣告牌,我們的心中都會泛起一股溫馨與暖意,覺得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對得起家人的深情厚意。"

宋代勇的女兒是這樣留言的:"您是家裡的一片天,沒有了天空,鴿子就無法自由飛翔,多愛護身體。"郭光元的兒子:"您的堅忍不拔和錚錚鐵骨是我永遠的榜樣,我從您那兒汲取到奮發的力量,走過挫折,邁向成功。"青海土族職工甘述文的兩個小女兒甘卉、甘婷:"上班多保重,沒有你的愛,無論多豪華的家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家。"

我無法把幾十則親情話語一一抄錄下來。記得當時我的鼻孔是酸酸的,眼睛有些模糊,手有些顫抖,字也有些歪斜,但我的感動卻是的的確確的。

甘森是蒙古語音譯,意思就是"苦水"。花格輸油管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原油輸送管道,甘森熱泵站位於這條管道的中段,是社會依託條件最差、自然條件最為艱苦的地方。它距花土溝鎮二百三十多公里,距格爾木市二百七十多公里,海拔兩千九百一十米。甘森還是一個風口,據說西北風從此進入格爾木地區,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颳風就揚沙,最多時站裡一天能拉出去十噸左右的沙子,一年用過的掃把不計其數。

站在甘森站的院落裡,任憑強烈的紫外線照在臉上,我的思緒飛越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崢嶸歲月。1954年初夏,我的父輩們高喊"到柴達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千里迢迢地來到異鄉。儘管黃沙漫漫,寒風呼嘯,氣候異常乾燥,鼻孔裡結著血痂,然而他們不悔,都把這兒當成了自己的家園,虔誠而辛勤地經營著。1958年地中四井日噴原油八百噸,為當時步履艱難的祖國做出了巨大貢獻,也使冷湖成為繼玉門、新疆、四川之後的第四大油田,迅速崛起。

原石油工業部副部長李敬當年在青海油田考察時,曾經潸然淚下地說道:"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別說工作,只要能待住,就是睡大覺,生活下去,也是英雄啊!"柴達木油田的英雄們以三代人艱苦卓絕的奮鬥精神和無私奉獻的崇高美德,積六十年兩萬多個日日夜夜之功,造就了一個千萬噸級的大油氣田!

一步一回頭,一生一世情。無論時光怎樣流轉,無論相隔多麼遙遠,我都不會忘記柴達木沙海中的那座綠島,綠島上那群默默工作的石油兄弟姊妹,以及他們親切的笑容和特別珍貴的親情文化。

當然,還有那個味道格外甜美的西紅柿。我得說,那是我迄今吃過的味道最美的西紅柿。

13.怎樣理解文中用"十分醒目"和"海市蜃樓"這兩個詞語來描述甘森?(2分)

【答案】既表現甘森的明顯、清晰,又突出沙海中甘森的令人難以置信。

【解析】文章第一段中"路上連草都很難看到一棵,天上的飛鳥也不見蹤影"寫出了作者一行旅途中的所見之景。這些景物的總體特徵是灰暗、荒涼、單調。而甘森的出現留給作者的第一印象是視覺上的巨大沖擊:"幾棟紅頂房子"。紅色的房子將甘森襯托得明顯、清晰。緊隨其後的是作者心理上的驚喜:如此荒涼之地竟然能夠出現這麼鮮豔耀眼的房子,恍若海市樓,真的讓人難以置信。

【易錯點】回答問題不全面,不能由物及人,聯想人物的精神。

【方法點撥】本題的命題意圖很明顯,作者在讚美石油工人的精神品質之前,通過環境層面的橫向對比和襯托。目的在於告訴我們環境越是艱苦就越能襯托人物精神的可貴。這種創作上的手法普遍存在於詩歌(比如邊塞詩)、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中,考生一定要培養這種簡單的條件反射意識。

15.作者用"甘森"的蒙古語意思引出其環境條件之艱苦,又寫了新中國成立後甘森的發展之變,請分別予以概括。(4分)

【答案】遠離市鎮,社會依託條件差,海拔高,風沙大,自然條件艱苦。由初建油田時環境條件惡劣的荒漠,變成了環境優美的沙海綠島——石油人的新家園。

【解析】文本中甘森在蒙古語中的意思是"苦水","苦"在哪裡?作者在接下來的文字中分別進行了敘寫:"甘森熱泵站位於這條管道的中段,是社會依託條件最差、自然條件最為艱苦的地方"。我們不難概括出如下的特點:甘森地理位置偏遠、社會依託條件差、自然條件差。緊接下來的數據又進一步強調了海拔高、風沙大等特點。與13題相同,該題的目的是從歷史的角度利用往昔甘森的荒涼、艱苦襯托如今甘森的環境優美、生機盎然。從而讚美創造這一切的石油工人的可貴品質。

【易錯點】不夠概括。

【方法點撥】該題和13題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是敘寫甘森環境的艱苦。不同之處在於該處是從縱向的角度,從歷史和現實的對比襯托處著筆。

16.文中為什麼要寫甘森熱泵站的親情文化牆?請簡要分析。(5分)

【答案】(1)為表現並讚揚甘森石油人的精神風貌。寫出甘森石油人及其家屬懂得愛與親情,有家庭幸福感和責任感。

寫出甘森石油人及其家屬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解析】文段中大量引用了親情文化牆上的孩子們的留言,不難看出,主要的信息有以下幾個方面:家人對石油工人們的思念和關愛;孩子們對父輩精神的敬仰之情;還有他們作為"石油家庭"對整個社會的貢獻。作者要讚美的不僅是石油工人本身,還有他們的親屬、家庭。

【易錯點】審題不清,不知改從哪個方面來答。

【方法點撥】作者構思非常巧妙,把自己要說的話、要表達的情感藉助孩子們的語言表達了出來。此處是抒情的"重災區",同時,作者也進一步將所要讚美的石油工人們擴大到他們的家庭。人情味很濃,生活氣息很濃。考生思考和答題的角度很簡單:找主體。此處的主體有:石油工人們;孩子們;他們的家庭。這三個對象找出來了,答題就簡單了。

17.文中末段寫西紅柿為什麼說"味道格外甜美"和"迄今吃過的味道最美的"?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7分)

【答案】(1)點題。[西紅柿是甘森石油人在荒漠中種植出來的果蔬,特殊而珍貴,顯示了他們的辛勤勞動和甜美生活。西紅柿又是作者情感的寄託物,它寄寓著作者對甘森石油人的美好情感,文章借西紅柿讚揚甘森石油人的偉大精神和崇高品德。

【解析】考生在閱讀文本的時候應該有一清醒的認識,西紅柿無非就是貫穿全文的一個小物件,但這個小物件可能和文章的方方面面有關聯:可以寄寓情感;可以形成線索;可以深化主題;可以象徵精神等等。具體到本文,我們不難發現:文章題目就是《甘森的西紅柿》,所以,首先的作用就是呼應文題。文本第四段中作者用了大量筆墨細緻地對西紅柿進行了描寫,通過"心形"、"鮮嫩"、"沙甜""滋潤"、"醇正"等詞語的描繪,我們很容易就發現這些西紅柿的特徵正反應出種植者的辛勤和用心。西紅柿本身也正好是石油工人們甜美生活的象徵和寫照。所以,西紅柿又寄寓了作者對石油工人的精神品質的讚美之情,,作者對石油工人的讚美正是凝聚在了這個不起眼的小物件上。

【易錯點】學生不能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

【方法點撥】在散文閱讀中,物象的作用很固定。教師和考生在遇到這類物象的時候,一定要發出會心的微笑。該文中,我們很容易發現三個主要對象:我;西紅柿;工人們。作者極力寫西紅柿的好看好吃,無非寫它的來之不易,突出種植者的艱辛;我讚美西紅柿,無非是借讚美西紅柿這個物象來讚美工人們,這種最簡單的由物及人的象徵手法實在太普遍了。

考點3.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2015年四川卷高考試題)

太湖碎錦

範煙橋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語來形容,是"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民間則說"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經過實測,這樣籠統地畫出一個輪廓,只能給人們一種山明水秀、浩瀚無際的想象。至於它有什麼詩情畫意,要費一點時間實地去觀察、探索,才能領會。

②我從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畫面,就感到有不同的勝概。洞庭東山、西山是太湖裡兩個主峰。東山周圍五十餘里,山勢並不陡峭,土壤又滋潤,經勞動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經營,已成了豐產地區。山下坡田,種植各種水稻,是秋熟的主要農作物。夏熟是三麥和油菜,還有豆類和蔬菜瓜果。他們更有園藝的豐富經驗,梅、杏、桃、李……多得數說不盡。枇杷、楊梅和洞庭紅(橘名)名聞遠近。隨著春夏秋冬,它們先後開花結果,春天果然是"奼紫嫣紅開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爛漫絢麗的景色。說是"美盡東南",並不誇張。從觀賞說,四時皆宜;從生產說,那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資源。江南的許多淡水魚,這裡樣樣都有。朝出暮歸的千百艘大小漁船,點綴湖光水色中,漁民們勤勞、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東山隔著東太湖,東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縹緲遙遙相對,同為七十二峰的領袖。西山也是豐產地區,同是"花果山",東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著。從東山坐獨具風格的小艇——龍飛快,駛入東太湖,莫釐峰頭,雲氣滃然如蒸。別的不知名的遠近諸山,時隱時現,好似給煙波吞吐著,山色因明暗而濃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領,坐在船裡的我,到湖心時常為顛簸震盪而驚心動魄。正因為如此,而愈覺山水奇麗得來不易的樂趣。兀立在東山、西山之間的石公山,則是以玲瓏秀逸的姿態吸引著人們。小艇乘風破浪而去,到了山下,顯然可見四圍的山石,經過千萬年的沖刷,有了"皺、瘦、透"的美姿,早給鑑賞者陸續鑿去了,蘇州園林裡的太湖石,都是取於石公一帶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過,沒有了山腳,正如一塊翡翠放在一個玻璃盤裡。

④假使從蘇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開了圖畫,山更多,湖更大,變幻就更多。王鏊"山與人相見,天將水共浮",馮善"震澤春浮漲碧漪,淨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勝,描繪得恰到好處。道書上所說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裡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這裡有許多神話,和山農們閒談,妄言妄聽,也增添了些興趣。而西邊的消夏灣,更附會著西施的種種傳說。山灣柔順的湖水,淺而澄清,可以游泳。有著荷花、菱葉,清風徐來,頗有涼意,確是夏天避暑的好去處。到了包山寺,才窺見縹緲峰突起在叢林雜樹之上。近觀不如遠眺之美,大凡山水之勝,都有這個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見得山的靈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饒奇勝。

⑤太湖還有四個畫面,和洞庭東山、西山合起來,差不多得見其全貌。一是從湖州到無錫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斷續中經過,前後左右可以看到雲巒起伏,似乎它們都有動態,與人遊戲。一是從無錫到宜興,數十分鐘的汽車行程,在湖邊掠過,太湖平鋪在車外,遠山幾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無錫的黿頭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經過人力的整理,有著怪石突兀、驚濤洶湧的奇趣。不僅有色,而且有聲。夕陽將下,餘暉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狀。一是蘇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見得靜止處,已不是空闊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見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陰、晴、風、雨、雲、霧,固然使山水多變,適逢其會,逸趣橫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詩人畫師,儘管靈思妙想,攝取片斷到詩畫裡,有著他們的傑作,還是概括提煉。我更無能,憑我接觸到的,寫了些體味,或許有三言兩語,能引起到過大湖者的同情,作會心的微笑。畢竟是"嘗鼎一臠",太湖實在是描寫不盡,描寫難工的。

(有刪改)

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作者對太湖東山、西山及太湖在陰、晴、風、雨、雲、霧下的變幻作了詳細的描繪,表現了太湖山水的多變與逸趣橫生。

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語、詩句,談及蘇州園林、道書記載和神話傳說,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傳奇性。

C.文章用"一塊翡翠放在一個玻璃盤裡",比喻四圍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這一湖山相映的景緻,極為生動形象。

D.第⑤段寫太湖的四幅畫面,都運用想象和移步換景的方法,結合色彩、聲音等變化,表現不同時空之下的太湖奇景。

E.本文寫太湖美景,詳略有致,既有整體勾勒,又有局部描寫,自然景色與審美體驗有機融合,韻味豐富。

【答案】AD

【解析】A項"太湖在陰、晴、風、雨、雲、下的變幻作了詳細的描繪"錯誤,文中是說"陰、晴、風、雨、雲、霧,固然使山水多變,適逢其會逸趣橫生",可見文中更多的是寫"朝、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D"都運用想象和移步換的方法"錯誤。"都運用想象"錯誤,只有第一幅圖使用想象,"似乎它們都有動態,與人遊戲"。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時,人走景移,隨著觀察點的變換,不斷展現新畫面。採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換交代清楚。本題的答題區域在第五段,迴歸第五段可以知道,第二幅圖沒有使用這一手法。

【易錯點】審題不清,不能正確把握選項所表達的意思。

【方法點撥】本題屬於綜合題。從考查的範圍來看,既涉及全篇,又側重局部,比如B項就是針對全文設置題目,而A就是針對文章整體設題;從考查的角度來看,既涉及內容,又涉及手法,比如D項就是從手法的角度來考查;從錯因來看,A項是考查內容的概括,以偏概全,D項是考查表現手法。

16.文章第②段寫了東山—帶哪些"勝概"?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概括。(6分)

【答案】①文章第二段寫了三方面"勝概":自然之美,物產之豐,勞作之美;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和熱愛之情,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認識到勞動創造美和人民群眾改造自然的偉大力量。

【解析】本題有兩問,第一問"第②段寫了東山—帶哪些'勝概'",這是考查學生概括的能力;第二問"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是考查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前者首先應迴歸文本第二段,要抓住"勝"的表現,"勝"的意思是優美的(景物、境界、景象等。第二段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寫東山的物產豐富,第二部分寫其自然景象之美,第三部分通過寫漁船歸來,寫勞作之美。從這些描述和用詞中,即可看出作者的讚美之情。

【易錯點】需要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方法點撥】本題設題很細,提問明確,先從篩選概括上設題,再從理解上設題,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概括題要注意如下幾點:一找出篩選的區域,主要從題幹中找到答題區域的暗示,本題直接說明是第二段;二要明確篩選的條件,"東山的'勝概'";三要明確篩選的原則,由近及遠擴大範圍;四要注意答題的角度,應從不同角度回答,防止疏漏。而作者的感情可以通過用詞和描寫感悟出來。

17.結合全文,分析標題"太湖碎錦"的內涵和作用。(6分)

【答案】①"碎錦"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太湖景色的豐富多彩,表達了作者對太湖的喜愛和讚美。②具有統攝全篇和聯結全文的作用。因太湖遼闊,作者只選取有代表性的幾處景色來描繪,並通過這些"碎錦"的組合,呈現太湖的全貌。③作者以"碎錦"表明其文只能算是對太湖美景的部分呈現,既表現了他的謙虛,也暗含了對描寫難盡的太湖美景的讚賞。

【解析】本題針對標題設題。一問標題的內涵,二問標題的作用。設題的方式:①標題的含義是什麼? ②標題的作用是什麼?③為什麼以此為標題?換成另一個標題好不好?④給文章取個合適的標題。本文的標題是"太湖碎錦",首先應理解其意思,再思索其作用。"碎錦",比喻細碎的花紋,就是零散知識的集合。本文指的是太湖的零散景象。文中就是寫太湖的這些景象,標題對文章就起到了統領的作用,這是結構上的作用;內容上,作者用"碎錦"來比喻太湖的景象,包含了對太湖的讚美。

【易錯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不夠。

【方法點撥】一般標題有兩層含義。表層含義即標題的字面義、常用義。深層含義即比喻義、象徵義、引申義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質之類,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如何把握深層含義?答題前,我們要推敲該文所表達的主旨,然後在此基礎上把握題目的深層含義;答題時:由淺入深,先答表層含義,再聯繫文章宗旨,答出深層含義。標題如果是比喻義的,但文中不是從標題的字面含義來展開敘述的,那麼我們就應該聯繫文章的具體內容,弄清比喻義,這樣我們就可以領悟出標題的深刻含義。

18.文中說:"近觀不如遠眺之美,大凡山水之勝,都有這個境界。"你是否贊同這個說法?結合本文和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思考。(6分)

【答案】示例一:贊同。近觀和遠眺是兩種不同的審美視角。遠眺比近觀更能領略自然景物的整體特徵和獨特風貌。如文中東山莫"雲氣"的迷濛奇幻之美,正為遠眺所得。現實生活也是如此,近觀事物,固然能體驗到細節之美,但很難統觀全局之勝。因此,只有立足高遠,面向未來,才能憑高視遠,達到人生更高境界。

示例二:不贊同。遠眺只能讓人獲得事物的概貌,近觀才能讓人發現和體察細微之美。本文作者若僅遠眺而不近觀,就無法領略石公山"像"的奇景。現實生活也是如此,想要領悟到近處的美與人生的當下意趣,就要立足眼前風景和現實人生。

【解析】首先應理解"近觀不如遠眺之美,大凡山水之勝,都有這個境界"這句話,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本文和生活實際談談思考"。這句中的重點詞是"近觀""遠眺""這個境界","近觀"可以看到什麼美景,"遠眺"可以領略什麼風采,生活中與此相類似的有哪些情形,思維打開了此題就不難了。還要注意答題的模式,觀點+理由。

【易錯點】缺乏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方法點撥】這類題目看似很自由,可以任意談論自己的觀點,"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其實這是設題者給考生設置的一個"溫柔的陷阱"。無論是從作者的角度來答題,還是從自身的觀點入手,答案的依據都應在文中或者圍繞文本。先到文中找到遠眺看到的美景,比如東山"雲氣"的迷濛奇幻之美;然後聯繫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談談自己的理解即可。

四、舉一反三 成果鞏固

考點1. 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2014年四川卷高考試題)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賞

郁達夫

自從亞里士多德的文學模仿論創定以來,以為詩的起源是根據於模仿本能的學說,到現在還沒有絕跡;富有獨斷性者,甚至於說出"所有的藝術,都是自然的模仿"雖則說得太獨斷,太籠統;但反過來說,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對於人生,對於藝術,都有絕大的影響,絕大的威力,卻是一件千真萬確的事情;所以欣賞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賞藝術與人生的心情。

自然的變化,實在多而且奇,沒有準備的欣賞者,對於他的美點也許會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單說一個天體罷,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也沒有的景象;若再配上以雲和影的交替,海與山的參錯,以及一切由人造的建築園藝,或種植畜牧的產物,如稻麥、牛羊、飛鳥、家畜之類,則僅在一日之中,就有萬千新奇的變化,更不必去說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與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我們人類,大家都有一種特性,就是喜新厭舊,每想變更的那一種怪習慣;一碗最珍貴最可口的菜,你若每日吃著,到了後來,也覺得寧願去換一碗粗餚淡菜來下飯;唯有對於自然,就決不會發生這一種感覺,太陽自東方出來,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可沒有聽說有厭看的。還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圓,月底全沒有,而無論哪一個人,看了月亮,總沒有不喜歡的。自然的偉大,自然的與人類有不可須臾離的關係,就此一點也可以看出來了。

欣賞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過有些人忙於衣食,不便沉酣於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習以為常了,雖在欣賞,也沒有欣賞的自覺,更有些人,將自然範圍限制得很小,以為能如此這般的欣賞,自然景物,就盡在他們的囊中了。

我從前有一位同事,他平時只曉得鑽門路,積私財,以升官發財為惟一的人生樂趣。現在他居然位至極品,財積到了幾百萬了,但聞他惟一娛樂,還是出外則裝學者的假面,回家則翻存在英國銀行裡的存摺,對於自然山水,非但不曉得欣賞,並且還是視若仇敵似的。對於這一種利慾薰心的人,我以為對症的良藥,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涼散。因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發現,使人格淨化的陶冶工具。

自然景物所包涵的方面,原是極博大、極廣闊的;天地歲時、社會人事,靜而觀之,無一不是自然,無一不可以資欣賞,但這卻非要悠閒自得,像朱夫子那樣的道學先生才辦得到;至於我們這種庸人,要想得到美感,還是上山水佳處去較為直截了當。

大抵山水佳處,總是自然景物的美點發揮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覺悟到了他的棲棲一代,獵官求仕之非;太史公遊覽了名山大川,然後才死心塌地,去發憤而著書。可知我們平時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長的風景聚處,就會得同電光石火一樣,閃耀到我們的性靈上來。

我曾經到過日本的瀨戶內海去旅行,月夜行舟,四面的青蔥欲滴,當時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個半漁半讀的鄉下農民;依船樓而四望,真覺得物我兩忘,生死全空了。後來也登過東海的嶗山,上過安徽的黃山,更在天台雁蕩之間,逗留過一段時期,沒有一次不感到人類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賞自然的人,我想還是先上山水優秀的地方去訓練耳目,最為適當。

從前有一個讚美美術批評家拉斯肯的人說,他在沒有讀過拉斯肯以前,對於繪畫,猶如瞎子,讀了之後,眼就開了。這話對於高深的藝術品的欣賞,或者是真的,但對於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我想也未必盡然。鄉下愚夫愚婦的千里進香,都市裡寄住的小市民的窗檻栽花,都是欣賞自然的心情的一絲表白。我們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則但憑我們的直覺,也就儘夠做一個自然景物與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賞者了。

(有刪改)

15.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丙項是( )( )(4分)

A.文章從業裡士多德的模仿說談走,意在引出人生、藝術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觀點,啟發讀者思考人生的意義。

B.第②段有關自然的描述涉及時間、空間、光線、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觀流轉變幻,姿態萬千。

C.作者筆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靈的作用,"清涼散"之喻形象發告誡人們不要因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對自然的欣賞。

D.本文以吃飯為例表現人類喜新厭舊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檻栽花"為例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賞自然美,具有生活氣息。

E.本文談古論今,寫人寫已,由景物而人生,從山水而藝術,緊扣自然與人生的密切關係,行文看似閒散,實則緊湊有序。

【答案】AC

【解析】此題難度偏易,選項內沒有非常規陷阱,只要根據每個選項對照相應原文,考生能夠輕鬆選出正確答案。A選項中雖說是引用了亞里士多德的模仿學,但是並不是用這個來啟發讀者思考人生的意義,而是為了啟發讀者欣賞自然的美。C選項的"清涼散"不是"告誡人們不要因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對自然界的欣賞"。而是"治療利慾重心的良藥",它是"使人性發現,使人格淨化的陶冶工具"

16.作者認為應該如何欣賞山水及自然景物?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6分)

【答案】①留意自然的豐富與變化,做有準備的欣賞者。②不為世俗所累,主動尋訪山水佳處。③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賞自然。

【解析】此題意在考查對文章段落段意的概括。做此題首先要回歸原文"截"(截取重要的語段和語句),然後"刪"(刪掉不重要的句子,使答案精煉),最後"改"(將原文中的話轉化為自己的話)。在原文中能找到欣賞自然山水的三種方法:①留意自然的豐富與變化,做有準備的欣賞者。②不為世俗所累,主動尋訪山水佳處。③保存美好本性,在山水中欣賞自然。

17.文章第⑧段寫"我"在瀨戶內海旅行,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①生動表現物我兩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偉大。②以個人體驗進一步印證山水佳處對心靈的陶冶作用,親切自然,更具說服力。③上承古人遊覽經歷,下與登臨嶗山相呼應,行文詳略有致,富有變化。

【解析】此題考查了中間段落的作用,第⑧段是文章的中間段,它會在文章的謀篇佈局中產生一定作用,比如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所以在看到中間段作用時,首先想到的是它產生的結構作用有:①承上啟下(承接了上文中的……引出了下文中的……)②前後照應(與前面出現的時間相照應)③點明中心主旨。而在內容上就要考慮文段本身敘述的內容是什麼。只有將結構和內容結合起來,才能在這一題中拿到高分。

18.文中說:"欣賞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賞藝術與人生的心情。"請結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談談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要求觀點明確,闡述合理,有說服力。(6分)

①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郁達夫《故都的秋》)

②陶淵明、謝靈運這般人的山水詩那樣的好,是由於他們對於自然有那一股新鮮發現時身入化境濃酣忘我的趣味;他們隨手寫來,都成妙諦,境與神會,真氣撲人。(宗白華《論和晉人的美》)

【答案】示例一:這句話點明瞭自然山水與藝術、人生的緊密關係。山水以及自然景物,會影響藝術與人生;而對待藝術和人生的態度,同樣會使自然山水染上人性化的色彩。陶淵明、謝靈運等人,能發現自然的美好,忘卻塵世的煩憂,因而寫出"悠然見南山"、"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等清新自然的詩行。郁達夫《故都的秋》中寫"掃帚的絲紋",細膩、清閒卻不免有些落寞,自然外物因為點染上他獨特的情緒色彩,具有生命的氣息。

示例二:欣賞山水自然的心情與欣賞藝術、人生的心情是同一的。因為藝術與人生是山水自然的映照,人對於山水自然的欣賞態度也恰恰是人對於藝術與人生的態度。能認識山水自然之美好、博大與威力的人,對於藝術與人生才能獲得超越世俗的認識,才能如孔夫子、太史公那樣領悟人生、尋求精神價值的實現,才能像陶淵明、謝靈運、郁達夫那樣在山水自然的流連忘返中物我兩忘,寫出"境與神會,真氣撲人"的佳作。

【解析】此題是探究題,首先一定要理解文中的"欣賞山水以及自然的心情,就是欣賞藝術與人生的心情"答題要始終圍繞這句話來回答。第二,根據下面給出的兩個語段,結合相應內容深層次理解"欣賞山水以及自然的心情,就是欣賞藝術與人生的心情"。答題中注意:"欣賞山水以及自然的心情,就是欣賞藝術與人生的心情。"其實是點明瞭山自然和藝術和人生的關係。山水自然會影響藝術和人生,人生和藝術同樣會影響山水和自然。文段一里郁達夫《故都的秋》中"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下並且還有點兒落莫"自然外物因為點染上郁達夫獨特的情緒色彩,具有生命的氣息。藝術與人生與山水自然息息相關,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不僅會影響藝術與人生,人對於山水自然的欣賞態度也恰恰也是人對於人生與藝術的態度,正如淵明、謝靈運、郁達夫的"境與神會,真氣僕人"的佳作,不正體現了他們對人生與藝術的態度嗎?

考點2.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2014年山東卷高考試題)

浣花草堂

黃裳

到四川來以前,在行筐裡放進了幾冊舊書,其中清初朱鶴齡的《杜詩輯注》是部頭最大的。雖然覺得有些累贅,可是終於還是放進去了。半月以來,枕上燈前,有時間就拿來翻翻,真也給旅途平添了無限趣味。儘管已經是平日熟讀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讀,就會給你帶來更為新鮮的感受。詩人的寫景抒情、用字遣詞,有時候也只有面對真實的山川風物才體會得出那嚴肅的創作態度和可貴的才華。

杜甫在成都住過一段不短的時間,在集子裡留下了四五卷詩,約佔他全部留下來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們就從她的詩裡追尋他當日居住的草堂的遺址。從宋代開始,人們就在成都西郊為他建了一座祠堂,這就是"浣花草堂"。歷代經過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繕,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煥然一新,成為遊賞的登臨勝地。

走出西郊,經過青羊宮、百花潭,沿著公路走去,二三里後更左折走上一條田間小徑,就可以遠遠望見一叢濃綠,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這裡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連綿不斷的圍牆,遠遠燒過去,才看得見那山門。走進去又是照例的幾重佛殿,伽藍,天王,佛像,這些都給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們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後的一層大殿,才在一塊石碑上看到,這原來是草堂寺,還不是草堂。

從大殿裡出來,向和尚問了路,才從右面的一道側門裡穿出去,來到真正要拜謁的地方。從側門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疊起來的"草堂"兩個大字,再轉過去,就是一條曲折的、為兩堵矮矮的紅牆圍起來的夾道。那暗紅色的夾牆,碎石的泥徑,牆外的翠竹幽篁,幽靜極了。古建築裡經常使用的這種暗紅色,不知怎的,自然會產生那樣莊嚴寧靜的氣韻。

從夾牆裡穿出去,眼前展開了一個新的天地,幾十棵參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綠草如茵的庭院裡。一套四座廳堂,由石徑小橋連接起來,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築了。

穿過花徑,走到工部祠去。這是草堂幾組廳堂的最後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裡散發著幾株用石壇圍起來的大樹。潔淨無塵。這時候,雲影微破,秋天金黃色的太陽灑了下來,穿過翠柏的枝葉,留下了滿庭稀疏的日影。學科網

走進祠裡去看,廳內一排三龕,當中塑著杜甫的像。雖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卻也還清疏,沒有怎樣的仙氣,不能不說是難得的了。旁邊兩座龕裡是陸游和黃庭堅兩位宋代詩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獨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這裡排排坐的。黃、陸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這間廳堂背後的牆上,還嵌著兩塊更舊的杜甫石刻畫像碑。

草堂後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從草堂的右側繞了出去。前面有迴廊曲檻,可以憑欄欣賞池裡的圓荷。草堂簡樸卻不失規模,給人一種清疏而幽峭的感覺,和杜甫當年居處的風格是近似的。這個新修繕的草堂,和幾百年前重修的原樣相去不遠,在最外面一進過廳牆上有一塊石刻舊圖,看那裡勾勒出來的輪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這種地方,不用說,大紅大綠的建築,大屋頂之類的鋪陳,都是完全不合適的。

這裡還新修了一個文物陳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題的一副對聯:

世上瘡痍,詩中聖哲

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這是一副出色的對聯,它概括了詩人偉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們一直非常喜歡杜甫,說他的作品是"詩史",在中國文學史上留給他一個最光輝的席位——詩聖。

坐在水檻上休息。默默地在心裡複誦了一下杜甫的草堂詩,會使你像一個夢遊者似的走入四時不同、風光各異的如許境界。彷彿看到了在曉霧裡沾溼了露水的籠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發出幽香的紅藻,往還追逐的蝴蝶,相併相親的白鷗,隨風的柳絮,逐水的桃花,嫋嫋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輕得只禁受得起兩三個人的野渡,柴門月色,江路梅香……

老杜是一個多麼勤懇的詩人!他從不放過一切刻畫現實的機會。他的詩裡有豐富的人民生活的寫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風物的描寫。因為這一切都出現在祖國的土地上,也都是詩人所摯愛的。杜甫寫出了多麼美好的自然景色,多麼可愛的和平環境!可有人提到杜甫描寫自然的草堂詩,總不免有些惴惴然,彷彿這些詩裡的"人民性"總看不太清楚,這恰恰把詩人的偉大處縮小了。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

(選自《黃裳散文選集》,有刪改)

19.這篇遊記為什麼從杜詩寫起?(4分)

【答案】①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詩人身份。②杜詩中那些描寫山川風物的詩,引發了作者更為新鮮的感受,以此統領全文。③引出浣花草堂。

【解析】第19題是分析語段作用。此類題答題思路一般為:①內容作用(語段大意、人物景物環境特點氛圍、作者情感、文章主題);②結構作用(照應前文或題目過渡、線索、引出下文、為下文做鋪墊);③文體特點上的作用(傳記真實性、散文感染力、小說懸念吸引讀者、讓讀者產生共鳴、引人深思)。答案第一點是從內容角度概括,第二三點是結構作用。

20.理解文中劃線句子的含意。(4分)

(1)雖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卻也還清疏,沒有怎樣的仙氣,不能不說是難得的了。(2分)

(2)默默地在心裡複誦了一下杜甫的草堂詩,會使你像一個夢遊者似的走入四時不同、風光各異的如許境界。(2分)

【答案】(1)①塑像雖然藝術水平一般,但還是清疏的,沒有把杜甫仙化,②能夠表現詩人本色,這是值得肯定的。(2)①作者將自己複誦草堂詩比喻成"夢遊",寫出了作者沉迷於草堂詩意境中的情態,②凸現了杜詩中描寫自然風物詩歌的意境之美,表現作者對杜詩的新感受。

【解析】此題考查對語句的理解,一般做題的思路是,將原文語句中的關鍵詞語(代詞、喻體、深刻的詞語)轉換成語境中的直白含義,然後將這些零散的含義根據原句順序,組成通順的話表達出來即可。此題第(1)題基本按這個思路解答,第(2)題則分析比喻的修辭效果,本質是賞析句子的題。山東卷往年的試題中2009年《記住回家的路》兩個句子按基本思路答題,2012年《被時間決定的講述》中的句子含意題則按賞析制定的答案。所以在備考中為了周全起見,先解釋基本含義,有手法的要分析手法及其效果。

21.文中作者對杜甫有哪些新的認識?請加以概括。(4分)

【答案】①杜甫有驚人的才華和嚴肅的創作態度。②杜甫具有清疏、樸實的精神氣質。③杜甫是一個勤懇的詩人。④杜甫熱愛美好的大自然與安寧和平的生活。⑤杜甫描寫自然風物的詩歌同樣具有巨大成就。(答出其中的任意4點即可)

【解析】此類概括內容的題目,答題思路是:要根據題意確定要概括的內容所在的範圍,然後逐條概括寫清序號答題,使之條理。題目中"對杜甫""新的認識","新"相對於其他人或自己過去的"舊",原文中"新"體現不明顯,所以考生應該將作者對杜甫的所有認識逐一概括出來。答題範圍可以從作者寫自己行蹤和景物的語段,從作者議論分抒情的句子找相關的信息。概括題一般是4分題,概括四點的可能性最大(個別有兩條或三點的,為了保險些,應該儘量多的找全面,但要避免重複。

22.要全面認識一個詩人,作者的做法給了我們哪些啟示?(6分)

【答案】①反覆研讀詩人的作品。②深入瞭解詩人生活的環境和詩歌所描寫的對象。③不盲從,有自己獨到的見解。④不片面理解詩人作品,不憑主觀隨意取捨(答出其中任意3點即可)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基本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客觀認識歷史上的名人,具有現實意義,"杜甫很忙"曾經在網絡上影響頗大,因此這個探究題意圖在於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的正確是非判斷能力,客觀認識問題能力,而不應該人云亦云,或跟風起鬨調侃,有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此題為探究題,這類題一般要求學生既要關照原文,又要有所提升,不能就原文分析原文。在這篇文章中要從全文多個角度分析把握,注意題目中"認識一個詩人","作者的做法"兩個關鍵詞。此題6分,一般分條答題(分三點的可能性最大,為了周全答出四點較穩妥,當然不可機械套用此規律),思路才顯清晰,而且閱卷標準更好把握。因此備考中要養成條理答題的習慣。

考點3.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題目。(2014年天津卷高考試題)

棗香醉人

洪麗麗

上午接到爺爺的電話,說給我釀了一罐醉棗,讓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爺爺每年都會在棗子成熟的季節,親手挑選出一顆顆飽滿、紅潤的大棗,蘸上白酒,密封在破璃瓶中。瓶口用稀稀的黃泥土封住。靜置兩三個月後,待棗香、酒香融為一體,合為一物,才有了今天爺爺釀的醉棗。

八十歲的爺爺和八十二歲的奶奶住在離小城六十公里外的鄉下老家,固執而孤獨地堅守著三間土坯房和一個種著七棵老棗樹的大院子.

奶奶告訴我、棗樹是她嫁給爺爺的第三天上親手種下的,到現在已有六十個年頭了。

坐小城的公交車到村口已經是中午十二點多了。

雪後的鄉村,色彩單調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蓋在白絨毯似的大雪之下。寂靜的村莊,呈現出一片荒涼的景色。汽車沒停穩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棗樹下佇立著一個人。下車一瞧,原來是奶奶。她正倚靠著一棵彎彎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棗樹,張望著從遠處駛來的汽車。

呼呼的北風,依舊是那樣寒冷、剌骨,不時地吹拂起她額前幾縷花白的頭髮,但樹下的她卻像雕塑般一動不動,只有頭上那頂棗紅色的絨線帽在瑟瑟地抖著。

奶奶的個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她是個大高個,幹活利落,走路飛快。我總要仰著小腦袋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後面。只是,恍惚間,奶奶竟變成了眼前的模樣;個子矮了,佝僂著身子,走路也有些不穩了。

"不是打電話不叫你來接我嗎?"我慌忙上前攙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攬在自己身上。

"爺爺的氣管炎又犯了嗎?"我問。

"沒犯,別擔心,我們壯實著呢!"奶奶一向報喜不報憂。

走進院子,七棵老棗樹揮舞著光禿先的樹枝,像久違的老朋友般無聲地迎接著我。 這七棵老棗樹收藏著我單純而快樂的童年時先……

"奶奶,今年的棗結這麼多啊!"八歲扎著兩根羊角辮的我,蹲在九歲哥哥的後面,一邊和奶奶說笑著,一邊用兩隻小手胡亂地劃拉著地下被爺爺打落的棗子。

爺爺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揮動著手中長長的打棗竿。一陣疾風暴兩,紅通通、圓滾滾的棗子紛玢落下。我和哥哥大呼小叫著,瘋跑著,打賭誰先找到今年最大、

最紅的棗子。五歲的小妹最為老實了,兩隻胖嘟嘟的小手不時地檢起兩顆小棗,放進奶奶的大棗筐裡,乖巧、懂事的模樣,引逗得爺爺和奶奶哈哈大笑。

時光如箭,一晃二十幾年過去了。

"奶奶,那棵棗樹怎麼歪成這樣了呢? "我問奶奶。

奶奶撫摸著乾枯的樹幹說:"唉,這棵棗樹也老了! "記憶中這棵棗樹結的棗子,即便是剛剛點紅,滋味也是酸甜酸甜的,最為解渴、解饞。

雖說是棵棗樹,它的意義於我來說卻是朝夕相處、不離不棄的童年玩伴。春天,頑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來爬去;夏天,撐一個木床,在它綠色庇護傘下納涼;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實;冬天,又把所有積雪堆在它的腳下。它和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構成了我童年美好圖畫中最不可或缺的記憶。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爺爺為這個大家庭日夜操勞著,棗樹發芽、開花、結出最大最紅的棗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佈滿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棗樹的樹皮翅起甚至開始一塊塊地脫落;一年又一年,爺爺健壯的身體日漸衰弱,棗樹的果實也越來越少。

時間,飛逝的時間,殘酷的時間,把所有一切都改變了。

爺爺、奶奶和棗樹,卻默默承受住了![來源:Z.xx.k.Com]

家中,爺爺正在燒火,鍋臺旁擺著早已包好的兩簾餃子.

"怎麼又包鉸子?不怕累著?"我嗔怪奶奶。

"不累,你不是愛吃菜焰的嗎?我和你爺爺常包!"

灶下燒火的依然是爺爺,搶也搶不過他。他總怕我不會燒這種大灶。爺爺呼嚕呼嚕的氣管和吱吱啦啦的風箱一唱一和的,聽得我一陣陣的揪心。

"讓你們搬到城裡就聽話吧,你們這麼大歲數了,還住在老家土坯房裡,會叫人笑話我們不孝順的! "我又開始勸奶奶。

"這房子咋了?不能住人?你們不都是在這房子中出生的嗎?"耳背的爺爺顯然是聽到了我的話,像吵架似地嚷嚷著,固執的表情完全是一個三歲小孩子的模樣,令我好氣又好笑。

"不就圖你們有個根,有個老家嗎? "奶奶邊往鍋中下餃子邊說。

我正用勺子攪著下到鍋中的餃子,聽到這兒鼻子一酸。

吃飯時,照例,爺爺、奶奶一個勁兒地勸我多吃。

"別夾了,我都吃飽了,現在都流行減肥,哪有你們孫女這麼胖的!"我誇張地比畫著。

"咱可不減,把胃都減壞了!"他幾乎是對著我吼了。

我要走了,爺爺讓我捎上那一罐醉棗。"這七顆棗樹真是老了,今年才結了半筐棗子!"我聽到了他喉嚨裡發出兩聲似有似無的嘆息聲,很輕很輕,卻只好裝作沒有聽見,低頭快步地走出家門。

還是奶奶送我到村口公路上等車,患氣管炎的爺爺不常出門,無論是誰送回老家,總是奶奶送出屋門,院子,一直送到村口。

一個沒有老家的人是沒有根的。爺爺和奶奶就像這院中七棵老參樹的根,鐵鑄石雕的根,屹立不倒的根,屹立不倒的棗,他們用生命培育出的兒女像極了一顆顆晶瑩透亮的紅棗,所以不論我們的外表多鮮亮、滋味都甘甜,依然不能離開這深深紮根地下,已然融入血脈的生命之根——哪怕他們走了一段崎嶇難行的人生路,耗盡了全部心血、力氣,只剩下了風燭殘年的軀殼。

奶奶目送我坐上了公交車,汽車緩緩開動,我慢慢地遠離了老家,最後消失在我視線裡的是奶奶那頂棗紅色的絨線帽。

我緊緊地捧著那罐醉棗,不禁陶醉在了那濃濃的棗香和深深的四年之中。

(選文有刪改)

16.文中插敘"童年打棗"的場景有什麼作用?(4分)

【答案】(4分)回憶童年快樂,表現濃濃親情,增添生活氣息;昔日的熱鬧,反襯出爺爺奶奶晚年的冷清。

【解析】這個場景主要是回憶童年快樂,在情感上表現濃濃親情,增添生活氣息;用了反襯的手法,用昔日的熱鬧,反襯出爺爺奶奶晚年的冷清。作用從內容(強調重點、手法、情感)和結構(對題目、上文、下文結尾)兩方面回答。

17."哎,這棵棗樹也老了!"這句話表達了奶奶怎樣的情感?(3分)

【答案】(3分)嘆惜棗樹的老去,體現奶奶對老樹的深厚感情;奶奶借棗樹的老去感慨自己的衰老。

【解析】這種情感是對棗樹、自身的感嘆,是對時間的感嘆。要抓住"老"的多重意蘊。先抓住句子的難懂的詞語理解;其次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是總起句,則在句子所涉及的範圍提取關鍵詞釋義。是總結句則在上文尋找,是過度句則在上下文中提取相關信息,第三,看語境,找鄰近句,結合文章中心理解。

19.本文標題為"棗香解人",有人認為也能以"根"為標題,你認可哪一個?請闡明理由。(4分)

【答案】棗香醉人:"棗"是情感寄託物;"棗香醉人"實際是親情"醉"人,有助於表現文章主題;文章以"醉棗"起,"醉棗"結,首尾呼應。根為標題:"根"是文章的主題思想所在。"沒有老家的人是沒有根的";老房、老樹、老人構成"我"的生命之根和精神依託。

【解析】認為"棗香醉人"好,則從"棗香"是線索,結構全文,渲染主題;運用比喻寫爺爺奶奶對我的影響入手答題。認為"根"好,則從"根"運用比喻,點明主題——沒有老家的人是沒有根的,以及對我的影響入手答題。認為哪一個好均可。這是相對開放的題目,實際上是探究題目的作用,要從內容(強調重點、手法、情感)和結構(對題目、上文、下文結尾)兩方面回答。

五、分層訓練 能力進階

【基礎達標】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2014年安徽卷高考試題)

獨木舟之道

「2019年高考一輪課程」語文 第13講 探究作者寫作意圖

【美】西格德﹒F﹒奧爾森

①移動的獨木舟頗像一葉風中搖曳的蘆葦。寧靜是它的一部分,還有拍打的水聲,樹中的鳥語和風聲。盪舟之人是獨木舟的一部分,從而也與它所熟悉的山水融為一體。從他將船槳侵入水中的那一刻起,他便與它一起漂流,獨木舟在他的手下服服帖帖,完全依照他的意願而行。船槳是他延長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體的器官。劃獨木舟的感覺與在一片絕好的雪坡上滑雪幾近相同,帶著那種輕快如飛的愜意,小舟靈活敏捷,任你擺佈;劃獨木舟還有一種與大地和睦相處,融為一體的感覺。然而,對於一個劃獨木舟的人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當他蕩起船槳時所體驗的那種歡樂。

②掌控獨木舟需要平衡,要使小舟與靈活搖擺的身體成為一體。當每次划槳的節律與獨木舟本身前進的節律相吻合時,疲勞便被忘卻,還有時間來觀望天空和岸上的風景,不必費力,也不必去考慮行駛的距離。此時,獨木舟隨意滑行,划槳就如同呼吸那樣毫無意識,悠然自然。倘若你幸而劃過一片映照著雲影的平靜水面,或許還會有懸在天地之間的感覺,彷彿不是在水中而是在天上盪舟。

③如果風起浪湧,你必須破浪前進,則另有一番奮戰的樂趣。每一道席捲而來的浪頭都成為要被挫敗的敵手。頂風破浪的一天——巧妙地躲過一個又一個的小島,沿著狂風肆虐的水域下風處的岸邊艱難行進,猛然再衝進激盪的水流和狂風之中,如此這般,週而復始——可以確保你晚上睡得香,做個好夢。在獨木舟上,你是獨自一人在用自己的體魄、機智和勇氣來與風暴雨抗爭。這就是為什麼當經過一天的搏鬥之後,終於在能擋風避雨的懸崖的背風處支起帳篷,豎起獨木舟晾乾,燒著晚飯時,心中會油然升起那種只有劃獨木舟的人才會有的得意之情。乘風破浪需要的不只是划槳的技巧,而且要憑直覺判斷出浪的規模勢頭,要知道它們在身後如何破碎。盪舟之人不僅要熟悉他的獨木舟及其路數,還要懂得身後湧起的波濤意味著什麼。在狂野的水路上,乘著萬馬奔騰般的風浪衝向藍色的地平線是何等歡快!

④急流也是一種挑戰。儘管它們充滿險情,變化多端,無法預測,但凡事熟悉獨木舟水路的人都喜愛他們的怒吼和激流。人們可以在大船、駁船、橡皮船及木筏上衝過激流,然而,只有在獨木舟上,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河流及其力量。當獨木舟衝向一瀉千里、奔騰咆哮的急流邊緣,繼而被它那看不見的力量所掌控時,在全神貫注之中是否也會有隱隱的不安?起初,並無速度的感覺,但是,徒然間你便成為急流的一部分,被捲入吐著白沫、水花四濺的岩石之中。當你明白已經無法掌控命運,沒有任何選擇時,便如同以往所有那些盪舟人一樣高喊著衝入激流,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當小舟完全處於河流的掌控之中時,盪舟人便知道了超然的含義。當他憑藉著技巧或運氣穿過河中的沉樹、突出的岩石和掀起的巨浪時,他沒必要得到別的獎賞,只要他體驗到那種歡樂就足矣。

⑤印第安人說,只有傻子才會在急流中盪舟。然而,我卻知道只要有眼裡閃爍著探險的目光,心中懷有觸摸荒野之願望的年輕人,就會有人在急流中盪舟。體驗大自然的風雨及風險是可怕而又奇妙的,儘管我也悲嘆年輕人的魯莽,可是也疑惑倘若沒有它,世界會是個什麼樣子。我知道這種魯莽不對,是我贊成年輕人感想敢做的精神。我讚許他們所知道的那種榮耀。

⑥然而,比衝過白浪、迎戰颶風或躲過它們更重要的是那種感性認識,即只要水路之間有可以連接的陸路,就沒有你去不了的地方。獨木舟所給予的是無邊無際的水域和自由,是毫無約束的樸魯和探索,那種感覺是大船永遠無法體驗的。帆船、划艇、汽艇和遊艇無不因其重量和規模而受制於所航行的水域。但獨木舟全無這種限制。它如同風一般自由,可以隨心所欲地到達任何心馳神往的地方。

⑦只要有水路的地方,就有連接水路之間的水路。儘管路上長滿了荒草,有時難以被發現,但它們總是在那裡。當你揹著行囊穿過這些小路時,你與歷史上曾走過這裡的無數旅者結伴而行。盪舟人喜歡划槳的聲音及它在水中移動的感覺,其原因之一便是這使他與傳統聯繫在一起。在人類實施機械化運輸和學會使用舵輪之前很多年,古人便划著小木舟、獸皮製作的打獵小舟和獨木舟在大地的水路上運行。盪舟人隨著槳的划動和小舟的前行而搖盪時,便沉浸於忘卻已久的回憶之中,並在潛意識中激起了深深的滄桑感。

⑧當他盪舟漂流多日,遠離自己的家園時;當他查看外出的行囊,知道那是他的全部家當並將靠著它旅行到任何他想去的新天地時,就會感到自己終於可以直接面對真實的生活本質。以前他在一些煩瑣小事中花費了過多的精力,如今才回到一種古老明智的生活慣例之中。不知何故,生活突然間變得簡單圓滿;他的慾望所剩無幾,迷茫與困惑全無,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幸福和滿足。

⑨划槳和盪舟的感覺中有魔力,那是一種由距離、探險、孤獨和寧靜融合在一起的魔力。當你與自己的獨木舟融為一體時,便與獨木舟所經過的山水密不可分。

(選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低吟的荒野》,有刪節)

11.根據③④兩段內容,分別概括在不同的情境下劃獨木舟的樂趣。(4分)

頂風破浪:

衝過急流:

【答案】頂風破浪:奮戰抗爭,歡快得意;衝過急流:挑戰兇險,超然生死。

【解析】頂風破浪時,挫敗浪頭,有得奮戰樂趣;晚上休息時,有得意的樂趣;憑機智穿越時,有歡快的樂趣。衝過激流時,全神貫注中有隱隱不安,將死置之度外,有超然的樂趣;藉著技巧或運氣穿過時,體驗到歡樂的樂趣。對此加以概括即可。題目範圍已經明確,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關鍵詞語、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應抓住這些重要的詞句,進行有效的提取、剪輯、重組。

12.請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6分)

船槳是他延長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體的器官。

當你揹著行囊穿過這些小路時,你與歷史上曾走過這裡的無數旅者結伴而行。

【答案】(1)盪舟人划槳靈活自如,得心應手,船槳猶如盪舟的身體的一部分;人舟和諧,融為一體。

(2)長滿荒草的小路,是通向歷史,連接傳統的路;盪舟人走過時,便與往昔旅者心靈相通,並從他們那裡得到精神的鼓舞。

【解析】要理解(1)中的比喻,運用比喻,寫盪舟之人將船當做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能掌控獨木舟,讓獨木舟在他的手下服服帖帖,完全依照他的意願而行。要理解(2)中"小路、結伴而行"所表達的語境義,聯繫"其原因之一便是這使他與傳統聯繫在一起。盪舟人盪舟時能沉浸於忘卻已久的回憶之中,並在潛意識中激起了深深的滄桑感"作答理解句子就是理解具體詞語在文中的語境含義。

13.有人認為第⑤段在文中作用不大,可以刪去;也有人認為這一段有重要作用,不可刪去。你認同哪一種觀點?請說明具體理由。(6分)

【答案】(1)不可刪。結構上,⑤段承接上文對急流中盪舟之樂的描述。並由此轉入下文對獨木舟之道的闡發,銜接順暢自然;內容上,⑤段所強調的敢想敢做的探險精神,是獨木舟之道內涵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上文內容的深化。

(2)可刪。結構上,⑥段首句可直接上承④段,刪去⑤段,上下文聯繫更為緊密;內容上,⑤段意在強調盪舟體現的探險精神,而此意已蘊含在上文關於盪舟之樂的描寫之中,刪去不影響文章內涵,且使文章意味蘊藉。

【解析】能刪、不能刪均可。論述不可刪,要從第⑤段的作用看眼,從內容、結構等方面回答。論述能刪,就要從第⑤段內容上沒有作用,去掉結構更緊湊等方面回答。作用類題目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答題內容包括強調的內容和對主題情感的作用,形式包括對題目、開頭、上文、下文和結尾的作用。

14.在本文中,"獨木舟之道"不僅指獨木舟行駛的水路與劃獨木舟的技巧,更指由盪舟引發的諸多感悟。請結合文本,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談談你所悟到的"獨木舟之道"。(8分)

【答案】(1)獨木舟之道即自然之道,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劃獨木舟有一種與大地和睦相處,融為一體的感覺;盪舟的過程中既能感受盪舟之樂,欣賞自然之美,也能從自然中獲得精神啟迪。

(2)獨木舟之道即生存之道,體現了一種樸素的生活哲學。盪舟人揹著行囊,遠離家園,漂流荒野,也能直面生活的本質,懂得簡單也是幸福,從而獲得精神的充實與內心的寧靜。

(3)獨木舟之道即探險之道,就是崇尚一種敢想敢做的挑戰精神。狂風暴雨和急流中,充滿著變化多端、無法預測的險情,盪舟其中,能夠真正感受自然的力量,激發出置生死於度外,抗爭命運的勇氣與豪情。

(4)獨木舟之道即自由之道,就是一種超載限制、擺脫羈絆的自由境界。獨木舟小巧靈活,不受水域限制,盪舟人可以到達任何心馳神往的地方,充分享受劃獨木舟帶來的自在與樂趣,體驗到無拘無束的心靈自由。

(5)獨木舟之道即傳統之道,就是通過體驗傳統生活方式來反思現代工業文明。當獨木舟行於漸趨荒僻的水道時,盪舟人與往昔旅者精神相通,感慨古老明智的生活傳統的逝去,並對現代人遠離自然生活方式進行反思。

【解析】題目已經明確"獨木舟之道"不僅指獨木舟行駛的水路與劃獨木舟的技巧,更指由盪舟引發的諸多感悟。所以要從全文尋找盪舟的感悟,將其概括,並上升到"道"(人生的道理)的高度上。要抓住文中"與大地和睦相處""贊成年輕人感想敢做的精神""無邊無際的水域和自由,是毫無約束的樸魯和探索""沉浸於忘卻已久的回憶之中,並在潛意識中激起了深深的滄桑感""直接面對真實的生活本質"等詞句,進行概括總結。注意題幹要求從兩個角度談即可。

【能力提升】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2017屆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試題)

古寺黃昏

朱以撒

①我是選擇黃昏深濃時分走入這座古寺的。

②這座已經顯得凋敝的北方古寺,坐落在一處開闊的坡上,和那些煌煌大寺相比,它就像被長風捲走了青春的亮麗,只映現出蒼老樸實。除了正午前後還有一些香客結伴而來,使寺院上空紫氣繚繞,生機憑添,一俟黃昏,人跡蕭然,能見到的只是寥寥的僧人青鞋布衲的身影了。

③我之所以選擇黃昏入古寺徜徉,是有一些想法的。我曾隨著熙攘遊人,多次在明晰清朗的上午進出那些金碧輝煌的寺院,從雕樑畫棟、翹角飛簷的油彩,都可以一下子認出香火旺盛香客密集的盛況。尤其是那海碗口一般粗大的香炷,總是讓寺院終年瀰漫在煙火中,佛們承受得了如此的燻炙麼。這種味道總是勾起人的特定想象,想到佛,想來往生,想到西方的極樂世界。可是,來的人多了,也不免使佛門淨地留下揮之弗去的世俗,無從清淨可言,更無從作離奇的聯想。

④黃昏對我來說是最輕鬆的時刻,用不了多久,暮色來臨,夜色來臨,一切就盡在迷濛之中了,可以有白日不曾過的身心舒展。黃昏前的勞作,總是使人精神緊張以至倦怠,迎受不斷撲來的世務。只有黃昏到來之際,勞作宣告結束,像落日一樣卸去重負,安然地緩緩沉落。我相信很多人在這時,會感到如期而至的安寧,這是安息的前奏。不過,當這個晚秋一日又一日加深濃度時,在遠離秀色南方的這塊土地上,黃昏時帶給我的還有一絲淡淡的惋惜。我看到不少黃葉已經悄然地飄落在地,古寺裡枝繁葉茂的幾株大樹,開始了刪簡的旅程。

⑤這時節,古寺和人一樣顯出了本真和從容。

⑥曾有人對我說,討嫌寺院的格局,不論東南西北,不分大寺小寺,格局大抵是千篇一律的。重視中軸線、對稱、比例、規矩。即使是當今空間造型藝術走向跌宕變化、奇詭不測的創造,古寺翻新或重起樓臺,寧願割捨富於聯想萬端的詩情畫意,鎩去鮮活想象不可端倪的翅羽,也要保持那種千年一貫制的平衡和中正。宗教殿堂就是宗教殿堂,這麼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沉澱,代代承傳它的凝重和厚實,越是往後,人們仰之彌高的心理越是積重難返,更不敢別出心裁去隨意改動。以不變而應世間萬變,能使一代又一代的信徒初衷不改,也真算得上大智慧了。我面前這座古寺,這麼小的格局,當然捨棄了諸如地藏殿、大悲殿、普賢殿這些非在中軸線上的建築,油彩煥然的也只有大雄寶殿,其餘都在剝落古舊中,可是這些古舊處,在夕陽餘暉的投射下,罄露著古樸深沉的意味。古寺最讓人流連並印上心頭的,正是這種洞見歲月風霜的真實寫照。剝蝕就剝蝕吧,又何必遮掩粉飾,包裹上隔代的不諧色澤;殘損就殘損吧,這種滄桑感理應更能傳喚出生命代謝的過程。現實中的人們是十分樂意解囊裝扮這宗教殿堂的,讓佛的光彩照人富麗堂皇,一身新飾,沒有風霜感,也辨識不出年代遠近。在我眼裡,一代代的雕飾敷彩,越發走向世俗的技藝和心境,把原先帶有靈氣的寺院轉換成了媚俗。用審美眼光巡弋,宗教教堂也就是藝術殿堂。可往往在洗去風霜的補救中,藝術性日漸消散,佛性慫恿了求索者的奢華,也縱容了藝術敗筆的任意塗抹。

⑦夕陽已經掠過寺頂的飛簷,院內一片空曠,只有那高聳的塔頂端還沐浴在這如同嫣紅的葡萄酒的醉意裡。

7.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第②自然段將北方某古寺和那些煌煌大寺相對比,意在突出它的不清淨,流露出作者對它的惋惜。

B.寺廟格局千百年來重視平衡和中正,既表現出宗教的獨特文化,也與它凝重和厚實的傳統息息相關。

C."高聳的塔頂端還沐浴在這如同嫣紅的葡萄酒醉意裡",作者運用比擬、比喻的手法,展現了黃昏古寺的畫意美。

D.本人綜合運用記敘、描寫、議論等方式,不僅寫出了作者對黃昏古寺的所見、所思、所感,也引發了讀者的深思。

【答案】A

【解析】A.第②自然段將北方某古寺和那些煌煌大寺相對比,意在突出它的不清淨,流露出作者對它的惋惜。意在突出它的不清淨,流露出作者對它的惋惜。"應該是突出黃昏後小寺廟的清淨。

8."這時節,古寺和人一樣顯出了本真和從容"一句單獨成段,聯繫全文,談談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以及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案】用意(1分):總括上文內容,突出這句話在文中的重要性。(意思對即可)

理解(4分):黃昏時分,人跡蕭然,拂去了世俗,迴歸了清淨,呈現出古寺蒼老樸實的本色;而人在黃昏時候,卸去了重負,身心得以舒展,心境獲得安寧,呈現出自然、自在的本我。

【解析】本題是對文句的理解類試題,考生要按照題乾的要求作答本題,用意:總括上文內容,突出這句話在文中的重要性。理解:黃昏時分,人跡蕭然,拂去了世俗,迴歸了清淨,呈現出古寺蒼老樸實的本色;而人在黃昏時候,卸去了重負,身心得以舒展,心境獲得安寧,呈現出自然、自在的本我。

9.對於裝扮和粉飾寺廟,作者對此持什麼看法?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答案】作者對於裝扮和粉飾寺廟持否定態度。(1分)①寺廟的剝蝕與殘損更能顯示出歷史的滄桑感和厚重感,更能傳喚出生命代謝的過程;②世人粉飾寺廟,把原先帶有靈氣的寺院轉換成了媚俗;③寺廟殿堂也是藝術殿堂,補救不當,藝術性會日漸消散。

【解析】本題是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分析類試題,考生要認真研讀文本,明確文中的我的態度,並結合文章的內容分析。作者對於裝扮和粉飾寺廟持否定態度。①寺廟的剝蝕與殘損更能顯示出歷史的滄桑感和厚重感,更能傳喚出生命代謝的過程;②世人粉飾寺廟,把原先帶有靈氣的寺院轉換成了媚俗;③寺廟殿堂也是藝術殿堂,補救不當,藝術性會日漸消散。

「2019年高考一輪課程」語文 第13講 探究作者寫作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