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東煤炭利用3D列印修復煤機部件,節省530萬元

在現代化井工煤礦經常要用到的刮板運輸機上,有個部件叫鏈輪環,該部件用量大,易磨損。在一年就生產兩億噸煤炭的神東煤炭集團,磨損壞的鏈輪環更是多之又多。

神東煤炭利用3D打印修復煤機部件,節省530萬元

2014年以前,少數齒面磨損不嚴重的鏈輪環需要利用傳統補焊工藝修復,而磨損相對嚴重的鏈輪環只能報廢。看著堆積成山的報廢鏈輪環,礦工們感覺特別可惜。

神東煤炭利用3D打印修復煤機部件,節省530萬元

這時,3D打印技術引起了大家們的注意。如果把3D打印技術運用到刮板運輸機鏈輪環部件修復上,效果會怎麼樣?

神東煤炭利用3D打印修復煤機部件,節省530萬元

神東煤炭集團立即行動起來,邊探索,邊實踐,最後採用激光立體成形技術(根據部件三維模型數據,應用激光立體成形技術讓材料逐點、逐線、逐層堆積,快速而準確地製造出部件的“增材”製造方法),以3D打印的方式第一次修復了刮板運輸機的鏈輪環部件。

神東煤炭利用3D打印修復煤機部件,節省530萬元

經過半年試用,針對利用3D打印技術修復的鏈輪環崩齒、磨損過快等問題,技術人員又合理調整了修復工藝及打印粉末配比,在修復區域形狀和部件缺損形狀吻合度上進行了細化。

2014年6月,利用3D打印技術修復刮板運輸機鏈輪環部件的條件基本成熟,神東煤炭集團開始推廣應用。

相較傳統工藝工序,用3D打印修復鏈輪環,操作更簡單,沒有尺寸限制,使用壽命基本能夠達到新件水平,更重要的是,成本大大降低。

到目前,神東煤炭集團利用3D打印技術已經修復了79件鏈輪環,如果是採購新鏈輪環需要1200萬元,但利用3D打印技術修復鏈輪環,只花了670萬元,530萬元的真金白銀就這樣節省下來了。

現在,神東煤炭集團已經著手對包括採煤機、連採機、掘錨機、泵站等在內的7大類共計121項部件進行利用3D打印技術修復的探索。新的成果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