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林谋产业 植树护生态

又是一年植绿时,连日来,临泽县广大群众积极开展植树造林,通过建经济林谋富路,植树护生态,探索经济与生态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

建林谋产业 植树护生态

在平川镇一工城村李永文的家庭林场,李永文正组织工人正在栽植杜梨,开始了新一年的造林致富护生态计划。说起造林的初衷,李永文说,因为一工城村紧邻北部荒漠沙区,风沙比较大,从2010年开始,他每年都带领当地的群众植树造林,他与防沙治沙有了不解的情缘。2016年他投资50多万元,在村北部荒滩建设防风林带5.5公里,栽植各类绿化苗木4万多株。今年通过政府审批,他和几个合伙人一起计划在村北部荒滩建设经济林1000亩,然而面对恶劣的环境条件和有限的技术、资金、人力、物力,其他几个人退出了投资,但李永文没有放弃,依然坚持建起了860亩经济林,筑起了集经济林和生态林于一体的绿色屏障,这也成为了全村防风固沙的重要屏障。

建林谋产业 植树护生态

“我们建这个5.5公里的防风林带,首先是保障林果基地的防风,其次对我们一工城村的防风固沙也能起到比较好的作用;另外基地的建设可以为一工城村老百姓创造一个务工的好平台,就近可以挣到钱。”平川镇一工城村李永文说,“下一步给周围的防风林带和860亩经济林全部架滴灌,7-8月份嫁接红梨、红枣酥、苹果梨等品种。”

建林谋产业 植树护生态

同样,在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的引导下,鸭暖镇暖泉村村民赵科今年把在暖泉黄草滩的160亩地,全部栽种了杨树和柳树,用实际行动为保护黑河生态、美化靓化家园尽一份力。“我的100多亩地我全部都植树了,这样既能享受到退耕还林补助,还能使黑河的环境更美。”鸭暖镇暖泉村村民赵科高兴地说。

随着群众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加和全民植树造林行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融入植树造林美化家园和发展林业产业的行动大网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宜林荒地和光热资源优势,在政策的激励下,大力发展葡萄、红枣、桃、梨等经济林,在防风固沙、美化家园的同时增加收入。今年该县将植树造林与振兴乡村战略发展富民产业结合,计划新建红枣、葡萄、油用牡丹、文冠果等特色经济林及肉苁蓉、枸杞等中药材基地7000亩,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1.71万亩。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刘小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