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統和軍統有啥區別?國民黨將領爲何畏懼軍統?終於明白了

我們看史料和抗戰劇的時候,總能聽到“中統”和“軍統”這兩個組織,但這兩個組織都代表了什麼?又有哪些區別呢?而且為何國民黨將領不怕中統, 而獨獨畏懼軍

這就要從兩個組織的性質和宗旨等方面來看了,在中統和軍統形成對峙時期,中統主要負責國民黨內部的黨務,而軍統則是不侷限於黨務。換句話說,中統一直隸屬於中央組織部,對國民黨內的要員有著極強的震撼;但是軍統本身就隸屬於軍事委員會,所以,軍方會害怕,戴笠就沒有加入國民黨,中統想管也管不了啊!

什麼是中統?國軍將領為何不懼怕?

中統的全稱是國民黨中央黨部統計調查處,後來更名為國民政府統計調查局,始終都是由中央組織部所掌控,因此簡稱中統?

在軍統發展壯大之前,中統也一度輝煌過,當年有“蔣家天下陳家黨”並非空穴來風,中統一直為陳果夫、陳立夫兩兄弟所控制,一度令人膽戰心驚。

很多人不瞭解陳果夫、陳立夫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能力,竟然到了替蔣介石管理黨務的地步,其實這就要說到老蔣以前的結拜大哥,孫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之一陳其美,是他將蔣介石領上革命的道路,早年也一直提攜老蔣,兩個感情特別深,陳其美被殺後,也就蔣介石冒著生命危險前去收屍。

而陳其美就是陳果夫和陳立夫的叔叔,陳其美也是搞暗殺活動出身,因此老蔣在初期為了控制國民黨所以重要他們兄弟。

在軍統成立之前,中統是國民黨唯一的有組織的特務機構,黨務主要就是甄別你是不是共產黨,在四一二、七一五事變之後,誰是共產黨那就是死路一條,國民政府的要員哪個不怕,老蔣當時還說了一句:“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

國民將領不怕中統而畏懼軍統則是在軍統成立之後

西安事變後,國共第二次合作,緊接著抗戰爆發後,國民黨的情報對象發生了變法,以前是專對中共,後來則是主要針對日本侵略者,這是根本矛盾的轉變,再加上中統的基層組織在國土淪喪之後就遭到了破壞,其組織也缺乏嚴謹性。

因此,中統的地位不斷下降,一些延伸之外的職能也隨著軍統的發展壯大而不斷縮減。

軍統全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處,這個就厲害了,這是隸屬軍委會的組織,當然對軍隊的活動首當其中,在抗日戰爭中獲得敵人情報,打入敵人內部,瓦解敵人固然是軍統的主要任務,但是肅清軍中日本間諜和投日分子也是重要職能。

這個時候,軍統說誰是漢奸,誰就難逃一死,而且軍統還要直接暗殺的權限,這一點是中統所不能及的。所以,國軍將領特別怕軍統,包括傅作義後期和我黨進行聯絡的時候,最害怕的就是軍統特務。

另外,軍統的組織結構更嚴密一些,潛伏的更深,不像中統沒有什麼秘密情報可言,而且戴笠實際上對軍委會負責,但是戴笠連黨都不入,只為老蔣一人負責,所以深受老蔣的信賴。

中統和軍統之間為了爭奪秘密工作主導權,也進行了長期的明爭暗鬥

當然,這並不代表中統就放棄了秘密工作主導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雙方發生了激烈的明爭暗鬥,中統雖然沒有了對軍隊的控制權,但是作戰對象也包括敵對力量如汪偽政權等。在電視劇《麻雀》和《潛伏》中,除了有軍統,其中也有中統的身影,但是,可以明確發現的一點就是,雙方雖然都是國民黨的情報特務機構,但是在對敵上,並沒有進行過合作。

軍統中的四大金剛趙理君在河南期間更是將中統的特工槍殺扔進黃河,遭到中統的強烈不滿,最後給老蔣一些黑材料,說趙理君已經叛國,是漢奸。再加上趙理君殺了河南官員,蔣鼎文等人極為憤恨,要蔣介石嚴懲趙理君,趙理君因此被殺。

所以,軍統和中統的矛盾一直都存在。

敗退臺灣之後,兩個組織雖然進行了改組中統成為國家安全局,軍統成為軍事情報局,對工作範圍和內容進行了區分,國安局是臺灣島,軍統則是大陸,到蔣經國時期,更是扳倒情報局,國安局成為最大的情報機關,當然,也就意味著中統最後戰勝了軍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