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到人的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劉餘莉品讀《群書治要》

如何得到人的心?

《群書治要360》講座第51集06

怎麼樣得到人的心?關鍵就是要用真誠心來感動。

如何得到人的心?

《群書治要360》第一百零四句:【色取仁而實違之者,謂之虛;不以誠待其臣,而望其臣以誠事己,謂之愚。虛愚之君,未有能得人之死力者也。故書稱君為元首,臣為股肱。期其一體相須而成也。】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八《體論》。

這句話的意思是,表面上做出仁義而實際上違背的,這叫做虛偽;不用真誠對待自己的臣屬,卻希望臣屬真誠地事奉自己,這叫愚昧。虛偽愚昧的君主,不可能得到肯效死出力的臣屬。所以《尚書》說,君主就像是人的頭,臣屬就像是人的胳膊和大腿,這是希望君臣能成為一個整體,相互配合使國家大治。這句話很重要,告訴我們做君主的不能夠以虛偽來對待臣屬,才能換得臣屬的真誠相待。

《史記》上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晉國人豫讓曾經服侍過範氏和中行氏,沒有什麼名聲。後來他離開了範氏和中行氏,又去服侍智伯,智伯很尊重他、寵信他。後來智伯去攻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消滅了智伯,並且瓜分了他的土地。趙襄子把智伯的頭骨塗上油漆,做為飲酒用的大酒盅。

如何得到人的心?

豫讓知道這件事之後,逃到山中,改變了姓名,而且裝成是被判罪罰做苦役的人。為了給智伯報仇,他潛入趙襄子的宮中粉刷廁所,準備刺殺趙襄子。趙襄子上廁所的時候心中一驚,便拘問粉刷廁所牆壁的人,才知道原來是豫讓。豫讓的衣服裡夾著兇器,說:“我要給智伯報仇!”跟隨的人要殺掉他,趙襄子說:“他是一個義士,我以後注意迴避就是了。”於是就把他釋放了。

豫讓還是不甘心,一心想著為智伯報仇。沒過多長時間,他又全身塗漆,使皮膚長滿癩瘡,吞下炭使嗓子變得沙啞,在街上討飯,連他的妻子都認不出他的模樣了。但是他的朋友還認得出,就問他:“以你的才能,委身去侍奉趙襄子,趙襄子一定會接納你、寵信你、給你一官半職。那個時候,你再去替智伯報仇,不是更容易嗎?何必要摧殘自己的身體、醜化自己的容貌?用這樣的辦法來達到報復趙襄子的目的,不是很困難嗎?”豫讓說:“委身服侍別人,又想殺掉他,這是懷著二心服侍他的君王啊。我知道這樣去報仇是很艱難的,但我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使後世懷著二心去服侍君主的人感到羞愧。”

如何得到人的心?

過了沒多久,趙襄子外出,豫讓潛伏在他將要經過的橋下。趙襄子來到橋上,馬突然受驚。趙襄子說:“一定是豫讓在這裡。”派人一查問,果然是豫讓。這時趙襄子責問豫讓:“你過去不也服侍過範氏、中行氏嗎?智伯都把他們消滅了,你卻不為他們報仇,反而委身做智伯的臣子。現在智伯死了,你為什麼這樣三番五次地要為他報仇呢?”

豫讓說:“以前的範氏、中行氏,在我寒冷的時候不給我衣服穿,在我吃不飽飯的時候也不給我食物吃。他們是以對一般士人的禮節來對待我,那我也以一般士人的態度回報他們。我到智氏這裡就不一樣了,我吃不飽飯的時候,他關心我、給我食物;我穿不暖衣服的時候,他給我衣服穿;在朝會的時候,他一定特別地尊敬我。他是以國士的待遇來禮遇我,所以我也一定要以國士的態度來回報他,我一定要為他報仇。”

如何得到人的心?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豫讓之所以這樣不惜殘害自己的身體,三番五次地冒著生命危險要為他服侍過的智伯報仇,從根本上說就是因為他被智伯待他的真誠態度所感動,是為了報答他的知遇之恩。這是以心換心的結果。所以歷史上賢明的君主一定是以真誠的態度禮敬賢德之人,這樣才擁有了真正的股肱之臣、國家良將,來真心地為他付出。

如何得到人的心?

《屍子》中列舉了周文王和齊桓公的例子。周文王去求見姜太公,一天往返了五次。他的真誠心把姜太公感動了,才出來輔佐他。“桓公之奉管仲也,列城有數”,桓公對待管仲也是極為慷慨,賜了他數座城池做為封賞。不僅是賜給他城池,而且對他也是非常地禮遇,有真誠心。

如何得到人的心?

《說苑》上記載,桓公為了稱霸天下,想讓管仲來輔佐他,管仲說:“身分低賤的人,不能夠統治身分高貴的人”,桓公就拜他為上卿,但是國家還是沒有治理好,桓公詢問原因。管仲說:“貧窮的人不能指使富裕的人”,桓公就把齊國市場上一年的租稅都給了他,但是國家還是沒有得到治理,齊桓公又問原因。管仲說:“關係疏遠的人不能夠控制、管理關係親密的人”。桓公便把管仲立為“仲父”,以侍奉父親的禮節來禮敬管仲。最後齊國終於得到了治理,並且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聽了這件事評論道:“即使是管仲這樣的賢德之才,不得到這三種權力,也不能夠使他的君主南面而稱霸。”所以桓公能夠得到管仲盡心盡力的付出,是因為他有真誠的態度,信任管仲。這樣這個賢才才能夠真心地付出,彌補了他自身的不足,得到了天下的尊重和認可。

如何得到人的心?

《中論》上說:“故明主之得賢也,得其心也,非謂得其軀也。”意思是說,明智的君主得到賢才,是得到他的心,而不是得到他的身。如果像三國時期的徐庶一樣,到了曹營一言不發,“身在曹營心在漢”,即使得到了他的身,也得不到他任何的幫助。

怎麼樣得到人的心?關鍵就是要用真誠心來感動。但是很多的領導者對於自己身邊的人不夠尊重、不夠真誠,而對於那些遠方來的人反而會特別地尊重,習慣性地捨近求遠。所以人經常容易犯的過失就是不懂得珍惜,結果即使有賢德之士在身邊,也不能夠被重用,不能夠竭盡全力地發揮自己的才能。

如何得到人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