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模式多元化 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养老模式多元化 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摘要:九九重阳,岁岁重阳。今天的重阳节,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尊重老人,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多省市出台新政为养老金“拔高”

本报首席记者 梁文艳报道

老有所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随着全国养老综合改革试点和医疗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以来,我国的养老服务设施等体系也逐渐得到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事实上,这一重要论述,也为当前我国加强养老社会体系指明了发展方向。近些年来,中央政府对养老事业的重视,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群享受到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商业养老、以房养老以及社会养老。

而事实上,随着国家政策的保障,整个养老产业的保障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养老多样化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当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进入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

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全国老龄委的权威预测数据显示,2015年到2035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年均增长一千万左右,尽管中国老年健康服务目前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市场空间正在逐渐打开。

资料显示,我国自1999年步入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阶段以来,养老的问题就越来越凸显。

据《2017年中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情况报告》显示,老年人口结构决定养老人才需求。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未来20-30年是老龄化加速期,老年人口将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而这一数字在2030年将增长至总人口的25%左右。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栋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劳动人口和人口红利的消失,赡养比也在不断提高,而当前,我国面临着老龄化对于政府而言,也会增加更多的财政开支。

“人一旦迈入了高龄,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状态。”孙玉栋还表示,一种是失能状态,另一种是失智状态,再加上老人们的精神状态,从而就反映出老人的孤独感。而解决这一难题,是需要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PPP模式也成了重要的“抓手”。

谈起PPP模式,事实上,早在去年下半年,财政部、民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发布了《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就提出,鼓励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养老服务业培育与发展,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市场,以此推动老龄事业发展。

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守清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当前,由于公立养老机构属于公益性,因此,在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社会养老需求和收支就会难以平衡。因此,国家推动PPP养老模式,是结合我国老龄化现状和趋势,利用社会资本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也给老人提供了更多的养老选择。

得益于近些年来中央政府对养老产业的不断鼓励和推广,养老产业的发展也有了新思路和新模式。

据财政部PPP项目库中的养老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28日,养老PPP项目共有279个,其中,项目管理库中项目为135个,项目储备库项目为144个。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含港澳台地区)中,有25个地区在开展PPP项目,占地区总数的80.65%,其中开展PPP项目数量在10个及以上的地区占29.03%,数量在30个及以上的占12.9%。山东省和贵州省开展PPP项目数量位列前两名,项目数量分别为44个和43个。从PPP项目开展的地区分布及数量上看,养老PPP项目在地域覆盖上较广。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养老产业也呈现出多模式、多渠道的养老模式,例如社会养老、商业养老、以房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福建思扬弘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海庆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养老模式呈现多样化外,其养老基础设施等保障老有所养的体系也得到了改善。

基础养老金再上调

事实上,不仅仅养老模式和保障体系得到改善,就连基础养老金也再一次迎来了上调。近日,多地出台了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据悉,其标准普遍高于国家规定的88元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

记者在梳理资料时发现,江西、深圳、湖南、浙江、四川、东莞、泉州、宁夏等省市均上调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决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也就是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础上增加了18元。据悉,所提高的资金由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胡海庆认为,此次多地出台新政上调基础养老金与近些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保障标准调整情况而上调的。

记者注意到,江西省财政厅会同江西省人社厅印发的文件显示,从今年10月1日起,江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将从每人每月98元提高至105元。

据悉,江西省此次调标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2018年1月1日起,将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18元,即从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98元。目前,江西全省符合条件的待遇领取人员约490万人,全年共需要资金约为9亿元,由中央财政全额补助。

第二阶段,从2018年10月1日起,将全省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7元,即从每人每月98元提高到105元,将全部由江西省自筹,具体由省、县(市、区)财政按照6∶4负担。

而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市财委公布的《关于调整完善深圳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等待遇的通知》显示,基础养老金由原来的每月提高至280元,自其具有本市户籍满8周年的次月起,基础养老金由原来的每月360元提高到420元,参保人数缴费15年以上的,参保缴费每增加1年,每月加发3元基础养老金。所需费用除去中央财政补贴外,其余部分由市、区财政各承担一半。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对于低保、特困户以及重度残疾人和精神智力残疾等人群的这部分养老保险所需要的费用由市和区共同承担。

事实上,我国基本养老金已经连续14年上调。据人社部官方网站发布的消息显示,我国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已经超过了9.25亿人。据了解,2017年底,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额已经超过了12.4万亿元。

在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方面,据了解,目前已有14个省区市委托投资总金额近6000亿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权益从2000年建立初的200亿元增加到1.83万亿元,应对老龄化的基金储备更加充裕。

养老模式多元化 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养老模式多元化 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产经新闻

经济成功人士的标志读物

新闻拼盘 品味中国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养老模式多元化 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订阅:cien_offical

养老模式多元化 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微博:@中国产经新闻

养老模式多元化 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投稿[email protected]

讲述,你在产经一线的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养老模式多元化 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点击 “阅读原文” 阅读中国产经新闻数字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