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取消大学“清考”制度舆情热点:大学严出模式该如何打开?

聚焦取消大学“清考”制度舆情热点:大学严出模式该如何打开?

大学是深造的地方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对加强本科教育再次“加码”。《通知》要求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淘汰“水课”,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所谓大学清考制度,也就是高校专门针对“期末考试补考没有通过的学生”的一次考试,一般在毕业前进行,具体考试时间由大学教务处规定。至今,我们还能从网上看到某些大学的《2018年本科毕业生补考、毕业清考报名及考试的通知》。

取消大学清考制度,“大学毕业清考报名及考试的通知”之类的文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有网友人为,教育部取消大学清考,是逼着大学走向严出培养模式,这是提高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举措,这对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大学本科教育管理,促进其有质量地发展,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做好监管和指导,也需要做好督导工作。但是,也有网友担心,仅仅下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坚决取消清考,恐怕还不能马上就能促进大学的观念转变。要消除清考“余毒”还得有个从被动接受到自觉执行的过程。

有网友直言不讳地说,取消大学清考制度,只能从某种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业的紧迫意思,消除混日子的念头,即便是取消了清考,不好好学的学生可能还会存在。因此,我们既要坚决取消大学的清考制度,也要借助《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的清考制度取消后,学校为了保障较高的毕业率,会不会把确保毕业率的压力转嫁到大学任课教师身上?要知道,在我国的大学,毕业率是大学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这个前提下,一些大学为了保毕业率,会不会降低考试难度?到时候,教育部门又该如何监管?大学严出模式该如何打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