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在未来发展中会脱颖而出吗?可以成为新一线城市吗?

活动中心17653708


根据下表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新一线城市有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合肥处在二线城市靠上的行列。


对于未来合肥是否会从二线城市挤入新一线城市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可以的。

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新一线城市中经济实力相对最弱的沈阳,沈阳经济规模(5855亿)全国33位要弱于合肥经济规模(7210亿)全国24位,所以合肥要成为新一线城市经济实力已经明显超越了要成为新一线城市的经济门槛。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gdp排名前35位的城市中排在第三位,经济向上形式良好,未来经济总量必将仍会提升,名次也会提升,未来在进入新一线的过程中经济因素合肥的一个因素。

其次,我国城市的划线并非是政策性行为,而是主要根据城市房价进行的商业性行为。下表示我国2018年全国房价中位数排名前25位的城市。排在第24位的合肥与其经济规模在全国的排名相当,房价超过了今年新一线城市中的重庆,西安,长沙,沈阳,无锡,即便在新一线城市中也能在中游的位置,这说明各方机构对合肥未来的经济形式良好,城市很有活力,在经济活力和房价因素伤合肥有实力去跻身新一线城市。

最后,我们来分析分析合肥未来的发展的有利条件。随着三分巢湖,合肥已经向巢湖方向发展,设立了滨湖新区,合肥有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为了使合肥发展,把原有长三角城市群的规模扩大至二十六城,将合肥囊括其中,从此合肥将进入长三角经济带我国最大的,互利性最好的城市群,未来发展可期。目前合肥正在规划,并建设自己的米字形铁路网,我国能形成米字形铁路网的城市不超过十个。




综述,我认为合肥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必将脱颖而出,在未来五年内必将跻身新一线城市。


地理小房间


您好,我是MR张!合肥的崛起,让全国看到了安徽的发展,让全国及乃至世界的投资眼光放到了合肥,普惠了安徽;从2018年5月份的世界制造业大会就在合肥举行;第一次在这样高端和高科技的会议上,合肥迎接来自全世界的朋友们,我觉的这就是合肥发展的标志。



合肥是安徽的省会,又称“霸都”;2017年全市GDP为7213亿元,经济目前位居二线居中位置;合肥有如今的发展要多亏这10年的快速发展,好的政策大力投放,优质的资源全方位提供,我觉得这是安徽发展的策略,就先当初改革开放初期,提出先富带动后富;大力发展深圳,把深圳放在发展的最前线,如今的合肥亦是如初;如果没有大力发展合肥的举措,我相信如今的安徽依然不被众人所关注,所以合肥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说实话合肥要想成为“新一线”城市,以目前的实力来看,还有很大的差距;GDP起码再翻一倍,人口要过千万级别,也要成为特大城市;这样才满足“新一线”城市的标准。个人觉得起码要5-10年的时间,合肥才有可能达到这个级别。



合肥在外界有众多的标签,“科教之城”、“中国声谷”、“大湖名城,创新高地”、“霸都”、“IC之都”等。说道科技领域,智能语音领域,算的上全国数一数二的,有被称为“中国四谷”之一;还有量子研发领域,算得上是世界领先。合肥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这些高新技术。


据悉2018年,合肥将加快建设量子技术研发、北航合肥科学城创新研究院、滨湖科学城、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等重点项目。启动合肥新西站和北站的建设、开建G206和G329公路工程、落实跌2-8号线的建设工作。此前安徽省引发《合肥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到2030年,建成

国际一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级的产业创新中心,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之都。



从合肥的目前的经济发展和长期规划来看,合肥的发展还是很值得人们期待的;从投资角度来看,增值空间远大于一线城市和成都等“新一线”城市;越是已经发达的城市,投资门槛越高,投资回报越低;反而处在快速发展的城市,投资价值才会越大。所以赶紧来合肥发展吧,赶紧来安徽发展吧。合肥人民欢迎您!安徽人民欢迎您!


结果至上


自2006年至2017年,合肥以平均每年GDP33.68%的名义增速,和贵阳市并列为全国第一名。

考虑到合肥成为省会之初的基础——当时的合肥被称之为“555”城市,即,方圆5平方公里,5万人口和5盏路灯,实际上,全国增长最快的城市,唯有合肥

合肥成为一线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合肥在国内和国际扮演的角色决定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因为,合肥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是国家努力打造的世界科学中心和世界级科技产业化创新中心城市。

回顾一下,自16世纪至今,世界先后诞生过五个世界科学中心,16世纪的意大利,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和20世纪的美国,这五个国家承担科学中心的城市,无一不是所在国的一线城市!

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杂志也先后发文认为世界未来的硅谷在中国,北京和合肥。就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提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而合肥,就是全国的科技中心。

也许有人不服,说难道南京武汉深圳杭州的科研实力不比合肥强,怎么可能是合肥成为全国的科技中心?平心而论,如果只看专利数量、论文数量和专利申请量,合肥还真不比这几座城市强,至少,还不如南京武汉!可是,合肥承担的是基础科研。这个基础科研有两层意思:一是科学理论探索;二是基础科技研究。相比之下,国内其它城市,除了北京上海,所做的科研,绝大多数,甚至完全是纯粹的应用科技。

以量子科技为例,合肥研究的是量子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科技,其它做量子科技研究的都是在合肥研究成果的基础的延伸,或具体的应用。这就是硅谷和普通科技城市的区别!其它,诸如铁基超导、类脑智能机器人、磁约束核聚变、智慧新能源、离子医学、纳米材料、基因工程和生物经济等领域,合肥承担的都是基础型科学研究。


2018年,国家十个重点科研项目,就有五个在合肥

因为拥有强大的基础科研实力,国内国际有很多科研单位纷纷进驻合肥开展科研,而国内一些顶尖的大学,包括北大清华复旦上交大南大和浙大等,和一些一流的大学如国防北航北化哈工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等也纷纷进驻合肥设立分校或研产学一体化的基地——九校联盟全部在合肥设立了自己的研究院!

一流的城市,需要有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建设。合肥是我国大科学装置最多,大科学平台最多,国家实验室数量仅次于北京,大科学工程密度最大的城市。上海、北京和合肥也被外籍人才投票评为中国最受外籍人才欢迎三座城市。其中,通过数据调查,合肥还被评为中国最受世界顶尖青年人才青睐的城市!

第一届世界制造业大会于今年5月25日到5月27日在合肥举办,就是国内国际对合肥的认可。

随着到2020年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成,和交通枢纽的完善,未来的合肥,必然还会在世界范围内对中高端人才,特别是尖端人才的吸引力还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合肥是代表国家参与世界科学研究的合作和竞争,代表国家打造科技产业化创新——这不同于南京武汉等只是面向国内竞争的城市发展定位。


郑瑞文2015


合肥未来发展定能脱颖而出。目前合肥保持在中高速增长,三、五这样的增速有保证;合肥的高铁建设正进入最高潮时期,加上引江济淮工程,合肥的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合肥的2025制造中心建设;合肥现在的产业结构非常合理,高技术企业较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有装备制造,有汽车产业,且都是本土企业,有家电企业,三分之一是合肥本土企业,有芯,有屏,有新能源企业,有声谷,多方面叠加,形成较稳定,全面的产业结构。合肥的三产也在快速发展,甚至超越了二产的发展,滨湖金融后台,房地产,医院,大学的引进,总之看好合肥,能否进入一线,暂时还实力不够的,进二线强应没有问题的。


用户951997351737


感谢合肥网友的信任并邀请本人回答这一问题!结合题目而言,合肥不仅在未来发展中会脱颖而出,在当前已经脱颖而出了,按照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完全可以成为新一线城市。理由如下:
①合肥从加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来,仅用了短短四年时间就升格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与之并列的还有南京、杭州两市。

由于南京、杭州都是新一线城市身份,而且都是长三角副中心城市,近年来通常以这两座城市为榜样并向其学习。

通过资料汇总,在2016年时合肥与南京财政收入相差不到30亿的差距来看,合肥具备成为新一线城市的潜力。
②合肥能够以中等地级市省会水平,与高等副省级

发达城市南京财政收入如此相近,可见其集聚产业的能力。

现阶段,合肥基本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在整个长三角经济区能够排到前五的位置。虽然长三角只有一市三省:上海、江苏、安徽、浙江。但是发达城市众多,如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南通等市;其中一个直辖市、三个副省级城市;这些城市几乎都比合肥发达、富有,但是合肥却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继北京、上海之后;合肥获批第三个国家科学中心,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获批的地级市。

未来,合肥还将依托长三角经济区着力发展城市建设,加强学习南京、杭州等新一线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努力建成宜居宜业的特大城市。


民间查访专员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合肥有自己的定位并没有要和谁争高地,非要挤进一线大都市。公认的一线城市只有北上广深,至于新一线城市不知这个排位由何定位?如果非要问合肥是否可以脱颖而出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合肥, 一座迅速崛起的城市 凭什么可能成为“准一线”城市呢?未来七年内,合肥将拿出超百亿元资金,从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创业扶持等多个方面推出多重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在肥创新创业。据了解,合肥此次人才资金投入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2017魅力中国—— 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评选结果4月14日揭晓 合肥成为今年最大的“黑马” 位列榜单第三 第一第二名分别是上海和北京 原来,在歪果仁的心中 合肥这么有名!
说到合肥最重要的名片 那就是科教之城 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 四座重大科学装置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 全国首座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

有中国科技大学 有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西北有个科学岛 有国家物理实验室 国家中科院 交通之城 除了科教之城外, 合肥还是交通之城, 交通网十分的发达。 合肥规划15条地铁 合肥规划地铁线路15条 有轨电车或单轨线路3条 总里程约676.5公里。
11市将通城铁 皖江地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 以合肥为中心 规划6条骨架城际铁路 和4条都市区城际铁路 共涉及安徽省11个市。高铁时代合肥无疑是最大收益者,国家八纵八横”格局,中心枢纽地位未来不输郑州和西安,更是超过武汉和广州,南京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也印发《合肥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到2030年,建成国际一流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级的产业创新中心,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之都”。
这里有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截至去年年底,我已经拥有各类人才173.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86万人,包括两院院士108人。

今年新开建35所中小学、51所幼儿园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发展普惠幼儿园,多建群众上得起的幼儿园。城区建成使用幼儿园24所,新开工建设51所,城区建成使用中小学25所,新开工建设35所。 加快推进合肥新四中、巢湖二中等迁建 新四中位于滨湖福建路与洞庭湖路交口东北角,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90个班,该校建成后,可容纳在校学生4500人,其中,寄宿学生规模为3300人。
组建合肥技师学院,推进黄麓师范学校改扩建工程,建成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加快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

新建60个以上公园游园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突出打造环巢湖大道、滁河干渠等绿色风光带,推进柏堰湖、王咀湖、少荃湖等片区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 加快肥西三河、庐阳董铺、巢湖半岛等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新建庐州公园二期、四季花海C区等公园游园60个以上。 建设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
大力建设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推进万达文旅城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中庙•姥山岛创建国家5A级景区,半汤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高水平规划建设环湖十二镇,加快构建环巢湖美丽乡村示范带。

在综合考核各项量化指标与节点城市 具备成为一线城市基础的城市有 天津、杭州、成都和武汉 而有望成为准一线城市的包括 南京、重庆、西安、苏州、‍合肥 据了解,这次主要从 量化指标与重要节点城市两个角度 筛选出有望成为新一线城市的城市

全面融入长三角 全面融入长三角,深化与沪宁杭等城市联动发展,深入推动合肥上海双城合作,聚焦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互联互通,推动合肥都市圈扩容升级,加强与皖北、皖西结对合作。
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在全省经济带动性和辐射带动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属性。

据合肥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月—6月,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 896.9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8.4%,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3.4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 534.8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 268.6亿元,增长9.4%。在全国GDP排名上合肥增速第一。
2018年,合肥市加快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北航合肥科学城创新研究院,开工建设大科学装置中心、滨湖科学城、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科技支撑中心等重点项目。

今年,合肥市全方位参与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落实合肥铁路枢纽总图方案,启动了合肥都市圈“四网融合”(交通网、旅游网、信息网、安全网)综合交通体系研究。
2018年,合肥全面推进商合杭铁路、合安客专建设,积极开展合肥--新沂--青岛铁路、合六市郊铁路、合肥至南京高铁、合巢马城际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建。

目前,合肥已累计初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位10686个,2018年计划新增公共充电桩(群)20000个。2017年度安排的192个老旧小区整治项目均已全面开工建设。截至11月底,完成5783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了2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34个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开工建设,9个已建成。
2018年,合肥市强力推进棚户区、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启动实施老城区城市更新计划,完成王大郢社区城中村改造一期、庐南人家城中村改造、丝绸厂C地块城中村改造等项目。

近年来,合肥城市竞争力一路跳涨,从众多二线城市脱颖而出。近日,在投资价值城市排名中,合肥力压武汉、郑州等准一线城市。 此外民生证券副总裁、民生金融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和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都曾表示过合肥有望成为新一线城市的城市。 合肥有望跻身“新一线城市” 除了因为全国专家一致看好之外 还在于国家的支持和其自身的发展 近年来合肥更是获得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殊荣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仅是安徽省的,更是全国的科学中心,将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标志着合肥创新发展进入新的起点。未来五年,它将是贯彻合肥发展的一件大事。 2 世界级创新之都 合肥将围绕建设一流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着力打造超导核聚变中心、国家量子中心等“七大平台”,力求通过平台建设和人才集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3 世界级产业创新中心 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合肥,正面向全国、放眼全球,谋划打造一批具有强辐射力的创新平台——构建世界级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

坐拥大量高校资源的合肥,一直将眼睛盯在科技这个名词上。据2012、2013两年英国《自然》杂志数据显示,合肥基础科研实力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 并且2015年合肥再登《自然》杂志榜单,成为中国十大科研产出城市第五名,超过香港、广州、杭州。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显示,合肥被定位成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合肥将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联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在盘点了过去20年来,全国主要城市发展进步排名,合肥以GDP增幅排名全国第一,超出第二名一大截!
未来,合肥除了加快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扩建等工作同时将有8个通用机场,包括滨湖水上机场、巢湖通用机场、肥东通用机场、肥西通用机场、长丰通用机场等

合肥将申报建设合肥大学,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同时,合肥还将发展一批开放大学、老年大学、社区大学,畅通终身学习通道。 合肥也将在未来五年推进学历和技能等级“双学历”试点,实现职普融合贯通发展。
未来,合肥3公里半径就有一处综合性公园。各区配备1座全民健身中心,区县级体育公园达28座。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提上蓝图

合肥作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世界著名杂志《经济学人》发布世界增长最快都市经济体,按实际人均GDP计算,合肥排名全球第一;按就业计算,排名全球第二。 对外开放扩大 合肥先后与国外22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缔结友好合作关系,同18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经贸往来。目前,已有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在合肥投资发展,其中,有境外世界500强投资企业55家。

投资潜力巨大 合肥先后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30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并在2015年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如今,短短几年,这里已集聚了129家集成电路企业,覆盖了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和材料等全产业链,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正在奋勇打造“ic之都”。

合肥被列入制造业“国家队”,国家工信部批复合肥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合肥以“工业立市”迎来了发展黄金时代,主要经济指标陆续进入省会城市“十强”,合肥成功实现“逆袭”。目前,合肥在集成电路、光伏产业、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领域保持国内领先。 2018年合肥新增三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42家,占全省半壁江山,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占全省83%,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



合肥近几年的发展,让合肥的城市竞争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晋升一线城市指日可待。而且未来,合肥的发展将全面爆发,如果今天你对合肥爱搭不理,明天的合肥将会让你高攀不起。


土土街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定位,根据自己的制定的规划目标去发展。合肥目前主要发展的除了经济建设本身之外,还在建设自己的科技力量和基础,作为科技之城,合肥针对性的发展科技,对于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说到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大家一定会提到一个关键点:GDP!没错,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合肥2017年的GDP总额在7300多亿元,这一水平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于第九位,但是就目前来看,还没达到万亿俱乐部;这实际上离一万亿的指标还是有所差距的;

合肥的科技实力:合肥目前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依托于中科大和中科院的科技实力,加上合肥工大,安大等等高校人才的培养,实际上为合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人才储备;科大讯飞等一批科技企业落户合肥,实际为合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活力;

合肥,是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也在慢慢深耕于科技的领域,未来打造科技之城,成为中国的硅谷才是合肥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合肥生活通


继续偷继续抢,安庆徽州已经给你抢光了,下步你该抢谁,垃圾复合肥你自己心里清楚,把安徽全抢完了,安徽改名复合肥就可以pk北上广深了,清朝就有个成语是宰相合肥天下瘦,如今弱安无徽的安徽正是按这成语发展,悲剧我们优秀的皖江文化,徽州文化给自私的复合肥拖死,还有不要脸合肥阿斗还自称徽商,大悲剧~


john142199915


合肥作为安徽省会以及全国三大科技中心城市所拥有的利好政策的叠加,只要与时俱进尊重市㘯规律,不要再做頭脑发热、浮燥和急功近利的违背经济规律的事,就能行稳致远,不要犯急燥冒进和损伤他人的事,前景肯定是蔎舞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