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刑偵專家揭祕01:專破國字號大案的烏國慶(偵破二王持槍案)

頂級刑偵專家揭秘01:專破國字號大案的烏國慶(偵破二王持槍案)

他從事刑偵工作50餘年,是公安部首席特邀刑偵專家。凡是公安部掛號的大案,他幾乎都參與過偵破,烏國慶所經辦的案子幾乎全是國字號大案:武漢長江大橋爆炸案,昆明百貨大樓爆炸案、上海虹橋賓館爆炸案、敦化小火車爆炸案、“二王”持槍殺人案、新疆系列恐怖爆炸案、吉林博物館特大縱火案、包頭槍案……石家莊“3·16”特大爆炸案、陝西橫山“7·16”特大爆炸案、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校園餐廳爆炸案、瀋陽爆炸搶劫運鈔車案……一生斷案近千起,無一失手。

從草原走出來的“福爾摩斯”

2011年6月12日,全國第四屆“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評選活動在北京揭曉,75歲高齡的著名刑偵專家烏國慶高票當選,並獲得終身成就獎。在頒獎典禮上,烏國慶這樣表達自己的獲獎感言:“作為國家培養出的刑偵專家,我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和一份質樸的感情去破案;作為一名人民警察,人民的利益就是我最大的責任,人民的平安就是我工作的全部意義!”

烏國慶,是我國公安部首席特邀刑偵專家,公安部眾多的大案、難案,還有一些要案的破獲都和他有著密切的聯繫,一生斷案近千起,無一失手,被譽為“中國的福爾摩斯”。他就出生在內蒙古的原昭烏達盟(現赤峰市),是蒙古族人。這位從草原走出的著名神探,在他50多年的刑偵生涯裡,又有著怎樣的傳奇呢?

第一次參與破案他拿著卡片勘驗現場,緊張得滿身大汗

烏國慶1936年出生於內蒙古寧城縣汐子鎮八楞罐牧場,他從小在馬背上長大,茫茫草原哺育了他誠實質樸、彪悍勇敢的個性。解放前的汐子鎮貧窮而閉塞,方圓幾十公里只有一所私塾,烏國慶有幸成為私塾十幾名學生中的一員,他在這裡學蒙文也學漢文,雖沒學多少漢字,但他靈動聰穎,也是當地為數不多的“秀才”呢。

建國初期,為了培養少數民族幹部,14歲的烏國慶被國家送進原熱河省承德衛生學校少數民族班學醫,學文化。當他背上行囊踏進承德的時候,連汽車都沒見過,鬧鐘鐘點都看不懂。1954年,烏國慶被派往上海學習法醫,一年後,又進入司法部司法鑑定科學研究所攻讀研究生。這期間,烏國慶打下了深厚的理論功底,成績出類拔萃。學醫對他來說本不是小時候的理想,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在這兒的學習經歷卻成了他日後能夠站在中國刑事偵查警界之巔的起點和契機。正是他早期的學醫經歷使得他可以得心應手地將法醫學知識和偵查知識相結合,從而使他偵查的力度和偵查分析的著眼點與眾不同。

1959年研究生畢業的烏國慶在上海實習,第一次參與一起縱火案的現場勘察工作。在案發現場,他手裡拿張卡片,卡片上寫著現場勘察程序,按照書本上的程序準備逐條進行。結果,複雜的現場弄得他滿頭大汗,無所適從,同仁們也被這個“高材生”弄得直搖頭。烏國慶這才體會到,理論基礎再雄厚,如果不和實踐結合起來,也會變成空中樓閣。

此後不久,上海郊區發生了一起中年婦女上吊的案件,烏國慶跟隨警方趕到現場,看到一名婦女吊在樹上,腳上的襪子是新的,卻沒有穿鞋,他第一感覺這個婦女應該是自殺,其他幾名同事也認為是自殺。

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刑警卻看出了端倪,他分析說:“這個女子的家離她上吊的地方要經過兩塊青豆地,如果她穿過兩塊豆地走到這裡,襪子的顏色至少和現在不一樣,而是要染上青豆的顏色。這個女子的襪子是嶄新的,就說明她不是自己走過來的,而是別人把她弄來放上去的,所以這個女子不是自殺,是他殺。”

老刑警的分析,給了烏國慶很大的觸動,他覺得自己離做一名合格的刑警相差甚遠,勘察現場並不僅僅侷限於找指紋、鞋印,還要看細節、情節,更要有細緻入微的洞察力。

從此,烏國慶在實踐中潛心鑽研和摸索現場鑑別的規律,並逐漸成為一名現場鑑別的高手。

靠細節破獲大案要案 ,一包鹹菜、一節電池、一根短髮,在他眼裡都是至關重要的線索。

烏國慶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現場,現場,還是現場,現場是破案的源泉。”大多時候,他用眼睛打量的這個世界,跟眾多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在看似從沒發生過的影像背後,他看見的卻是隱藏的真相。

烏國慶常年戰鬥在共和國刑偵大案第一線,他辦案先不聽彙報,一貫的習慣就是先到現場。他說:“犯罪現場調查對找出真相和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至關重要,所以我一定要去。一般的專家可能會先聽彙報再去現場,我正好反過來。不僅這樣,所有的案子我都這樣,我先看現場,看環境,再聽彙報,不然,人家給你彙報當時怎麼回事,東西南北你都分不出來,你在那聽什麼?”

所有的案子他都堅持到現場勘察,用雙眼捕捉細小的情節,用專業知識和破案經驗去分析現場。一包鹹菜、一節電池、一根短髮,在他眼裡都是至關重要的線索。

1987年,山東某地發生一起滅門慘案,家裡女主人、老人和孩子三代人被殺,最令人髮指的是,熟睡中的孩子也被兇手殘忍地奪去了生命。發案後,當地公安機關請來烏國慶等刑偵專家對案件進行“會診”。

在復勘現場的過程中,烏國慶注意到受害者門洞內右側有一個塑料袋,這個塑料袋看上去不起眼,裡面裝的是普通的鹹菜,這袋鹹菜不像城市人吃的鹹菜那麼精緻,而是農村人自己醃製的。從鹹菜放置的位置,烏國慶對現場情景進行復原,他認為應該是兇手往回走,受害者到前面去開門,兇手提著鹹菜跟在後面,正在開門的時候,兇手下手了。從傷情來看,兇手肯定是從後面下手的,左手把鹹菜放在門洞右側,然後用右手去刺受害者。

烏國慶看到被害人家裡正房門口擺著一個蓋著鐵鍋的大缸,這口大缸裡醃的鹹菜跟塑料袋裡的一模一樣,也就是說這袋鹹菜是從那裡撈出來的。從這袋鹹菜留下的狀態,以及放的位置,烏國慶判斷應該是主人送給兇手的。按照當地人的習慣,一般農村親戚來往的時候,常常相互贈送些自制的食品,由此推測,兇手應該是受害人的親戚。

思路一確定,警方偵察方向就大大縮小了。按照烏國慶的分析與推測,當地警方很快將犯罪嫌疑人抓獲,這個人正是被害女主人的外甥女婿。

從大現場到小物證,烏國慶都精心研究。1992年,新疆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系列爆炸案,在大年正月初二,52路公共汽車等幾處公共場所,連續發生了爆炸,現場的情況十分複雜,人員死傷慘重。正月初三,公安部緊急指派烏國慶飛赴案發現場。來了以後,烏國慶屍體要看,現場要看,每一個鑑定出來的指紋取得的東西他都要親自看到。他曾先後8次赴新疆組織勘查現場,從新疆系列爆炸案案發到案件的偵破共持續了將近兩年的時間,他將一條條支離破碎的線索串成了一條完整的證據鏈,終於讓自以為可以逍遙法外的犯罪嫌疑人浮出了水面。

他總是能對案件的性質、偵查方向與範圍的確定起到關鍵作用。2003年1月18日,瀋陽市發生一起震驚全國的爆炸持槍殺人、搶劫銀行鉅款案件,造成4人死亡,5人受傷,200多萬元現金被搶的嚴重後果。烏國慶以最快的速度趕赴現場,與專案組同志夜以繼日分析爆炸裝置和炸藥成份,刻畫了作案團伙具備的基本條件和活動區域,為最終確定偵查方向、劃定偵查範圍奠定了基礎。

新疆系列恐怖爆炸案,吉林博物館特大縱火案,上世紀80年代的“二王”“三張”案件,90年代的浙江千島湖,數十名臺胞被殺案,武漢長江大橋公共汽車爆炸案,2000年以後的大連“5·7”空難,馬加爵案……烏國慶從事刑偵工作的50年間,所經辦的案子幾乎全是國字號大案,他也成長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刑偵專家。

破案生涯中最為得意的經典案例:“陳平殺妻案”

為了把自己在刑偵領域的經驗和“現場分析法”的絕活總結下來傳授給更多的人,烏國慶多年來積累下了厚厚的破案筆記。在這些筆記中,有一起案件是他認為難度最大的,也是他在幾十年的破案生涯中最為得意的,用他的話說“這是一個鐵證如山的經典案例”。

2003年9月29日,臨近國慶長假,陝西咸陽向福園小區的8號樓內一名女子遇害,警方查證後發現,被害女子是咸陽秦都區檢察院檢察長陳平的妻子,她被人殺死在家中。

烏國慶說:“這起案件難度最大,不僅僅是因為被害人的身份特殊,而且現場複雜。這個案子犯罪嫌疑人實施了偽裝。”

現場,死者整個臀部和大腿是裸露的,仰臥在床上,嘴給堵住了。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強姦現場。太多矛盾的線索交織到了一起,似是而非的強姦搶劫現場,兇手作案後對現場的精心掩飾,咸陽警方遇到了從未有過的挑戰。

烏國慶仔細分析了現場的痕跡,他推翻了先前有人作出的犯罪嫌疑人實施入室搶劫強姦、殺死受害者然後逃離現場的論斷,因為他對足跡的分析,發現了一些反常的細節:這個人現場留下了鞋印,但是隻有侵入現場的鞋印,只有朝裡頭的,沒有朝外頭的,也沒有重複和出去過。特別是他肯定到過的地方,反而沒有鞋印。除了這些反常的足跡外,被害人雙手雙腳被綁,被人用銳器刺傷,這種特殊的死亡狀態中同樣也隱藏著疑惑。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受害者胸部有4處傷口非常集中,但她遇害時卻沒有反抗,而經過法醫的鑑定,這些傷痕又的確是在受害者還有生命跡象之前形成的。這是一種奇怪的現象。

烏國慶說:“人活著,但是她沒有動。這一點就推測到,當時應該處於沒有死,但不是在很清醒情況下被殺的。再看看身上沒有任何扎眼的痕跡。經過化驗,血裡胃內發現了東西,說明這個人吃了安眠藥。”

受害人曾經服藥的情節,最初並沒有被納入警方的視線,顯然死者的丈夫陳平向警方隱瞞了一些信息。烏國慶開始意識到,陳平的某些說法事實上干擾了警方的判斷。

烏國慶說:“現場上沒有剩下的安眠藥,或者是裝這種藥的器皿。那麼不是強灌的,也不是自服的,也不像是誤服的,那肯定是騙服的。那就是說只有和她能夠接觸的人,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受害者丈夫陳平的嫌疑越來越大,案發後的第108天,咸陽警方以涉嫌故意殺人罪,對陳平實施了刑事拘留。但是接下來又一個難題擺在了烏國慶面前,陳平不承認自己有罪,他請來了兩名經驗豐富的大律師為他辯白,他們質疑證據不夠充分。此時,只有讓證據鏈更加完整地呈現,才能認定陳平有罪。

烏國慶把目光投向了兩個帶血的刀印,這是一個非常細小的情節。現場有血刀放在那,而且先後放過兩次,這種刀印叫加層血刀印,而這個刀印反映出什麼信息呢?就是說犯罪分子在殺人過程當中,曾經放過兩次刀。烏國慶判斷,犯罪嫌疑人第一次放刀,是聽到受害人喊叫後,曾經放下刀去用毛巾堵住受害人的嘴,而第二次放刀則是因為犯罪嫌疑人內心的恐懼,他放下刀,用受害者的衣服矇住了她的雙眼。烏國慶發現的這兩枚刀印,最終讓警方鎖定了作案工具。

2005年1月19日,咸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陳平進行了死刑的宣判。

這個案件只不過是烏國慶偵破無數大案中的一個,50多年來,他參與偵破的上千起大案要案,竟無一出錯,稱得上是一個奇蹟。

“從穿上警服的那一天起,我的命運就註定和刑偵聯繫在了一起”

1997年,年屆花甲的烏國慶辦理了退休手續。由於他在刑偵方面的傑出才能和重要貢獻,又被公安部返聘,繼續戰鬥在刑偵第一線。用烏國慶的話說:“從穿上警服的那一天起,我的命運就註定和刑偵聯繫在了一起。”

50多年的刑偵生涯,始終有一種信念支撐著烏國慶:“我是黨培養的,我一直用感恩的心回報國家,所以我用高度的責任感和責任心,面對每一起案件。”“面對每起案件時,我們一定要帶著感情去辦案,要想一想,如果這樣的事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會是怎樣的痛苦。”烏國慶說,帶著感情去辦案是他破案的動力。

在北京的街頭,人們很難想象,這位衣著樸素、騎著自行車常年往返於公安部和自己家中的老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公安部首席刑偵專家。退休後,烏國慶的工作強度不減反增,每年出差都在200天以上,他的臥室裡整齊地放著3只旅行箱,這是老伴曹秀彭為方便他出差特意準備的,曹秀彭說:“他出差辦案的天數,比我上街買菜的次數還要多。”

2002年11月,湖南常德發生一起特大投毒案,烏國慶的老伴患白內障住院,並馬上要進行手術,領導讓烏國慶安心照顧老伴,沒安排他出差。但由於案件難度大,非烏國慶出馬不可。烏國慶迅速將天津的親戚接到北京照顧老伴,自己則義無反顧地趕赴湖南,直到案件偵破才返回北京。

有一次,烏國慶和助手到外地去偵破一個爆炸案,為了能夠提取到重要的物證,他親自去拆那套爆炸裝置,當地警方為了他的安全,執意不讓他來弄。烏國慶笑著說:“你們年輕,又有家有業,我已經70多歲了,出事也沒有關係,你們要出事就麻煩了!”烏老的話感動得那些年輕警察眼睛紅紅的。

幾十年來,為了破案,烏國慶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卻從來沒有閒暇的時間來留意一路上的風景。

烏國慶是正局級幹部,在外地辦案,對基層公安部門從不提要求。他從不進歌舞廳,對各種宴請,除非必須參加的,總是婉言謝絕。在井岡山下辦案,案子破了,當地公安局想請他遊覽一下革命聖地,他也婉拒了。烏國慶在少林寺旁破案未進寺,西安出差未看兵馬俑。案件破了,基層公安機關想送他點土特產表達感激之情,他也堅辭不收。部裡的年輕人喜歡和烏國慶出差,說跟著烏老不但業務提高得快,而且還能從他的言傳身教中學會怎樣做人。

在常年的辦案經歷中,烏國慶養成了回訪的習慣,“每次出差,只要是經過以前辦案的地方,我都要去查閱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筆錄或者當面訊問,問問他犯罪前後的心理活動過程,看看和我當初的推斷有無不同之處。”烏國慶說,在他回訪過的犯罪嫌疑人中,他們的犯罪心理基本都和他的推斷一樣。

烏國慶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案子上,他想得最多的是,自己在刑偵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生之年一定把肚子裡的東西都傳授給年輕人。他善於總結辦案經驗,探索提煉出一整套辦案指導理論。他主持研究論證了“爆破現場再現法”,能在自殺式爆炸案件的死、傷人員中迅速準確地查出元兇。他與其他同志合作發表了《特大爆炸案件的現場勘查和指揮》等論文,參與了《刑事偵查學》、《爆炸犯罪對策學》、《爆炸現場勘查的組織與指揮》、《爆炸案件指揮員培訓班和偵破命案培訓班教材》等統編教材的編寫審定工作。他先後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和浙江、江蘇、江西、雲南、河南省警官學院聘為客座教授,被中國刑事警察學院聘為研究生導師。“我希望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為更多年輕的同志搭建起一個平臺,讓他們能夠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為我國的刑偵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烏國慶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