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刻于凯旋门上的辉煌,奥斯特利茨会战

士兵们,我要亲自指挥你们每一个营。如果你们以你们一贯的勇敢,将混乱带到敌人的阵线之间,我将一直远离火线。但如果幸运女神有任何犹豫,哪怕仅仅一秒钟,法兰西帝国的皇帝将站在最前线,带领你们前进!"

——拿破仑

铭刻于凯旋门上的辉煌,奥斯特利茨会战

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会战中获胜

1805 年7 月,奥地利和瑞典正式加入反法联盟,迫使拿破仑不得不放弃征服英国,转身东进,意图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劳永逸地解决奥地利人。

11 月14 日,拿破仑占领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并下榻于富丽堂皇的肖恩布鲁恩官。同时法军在维也纳获得了极为丰富的粮秣和弹药补给。

拿破仑进占维也纳后,迅速调整了部署。骑兵军和第四、第五军一刻也不停留,立即从维也纳出发,北渡多瑙河进行追击。拿破仑的目的仍在于尽快歼灭俄军。

但是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充分展现了他在撤退方面的指挥艺术,不断通过后卫部队的血战和狡黠的诡计来迟滞敌方的追击。11 月下旬,由俄罗斯本土开过来的包括俄国近卫军在内的2.7 万名援军,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亲自率领下,赶到了奥尔米茨。与此同时,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也随同撤退的奥军到达了该城。于是,俄奥联军终于停止撤退,并在奥尔米茨附近占领了有利于防守的阵地。

几乎与此同时,拿破仑下令停止追击,在布吕恩就地组织防御。就这样,双方相继停驻下来,相距六十余公里,各自占领阵地,积极谋划着下一步行动。

对于下一步行动计划的制定,俄奥联军内部争吵得相当厉害。以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为首的大部分老将,特别是吃过拿破仑苦头的奥军将领,主张暂时避战,不与拿破仑发生接触。如果法军来攻,就应该毫不迟延地继续撤退,以等待时机。他们认为要等待卡尔大公率领的奥军和后续俄军援军到达以后,才可以停止后退。至于进攻,那得是12 月15 日普鲁士参战以后的事情了。

年轻气盛的沙皇和联军的军需总监(参谋长)、奥地利将军魏洛特,以及俄军的青年将领们认为,法军已经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大削弱,并且拿破仑因为不断分兵,直属兵力已经所剩无几。俄奥联军现在已经拥有相当大的兵力优势,应该立即转入对法军的进攻。

最后冲动易怒、拥有极强虚荣心的年轻沙皇发布了决定性的命令:向法军的所在地布吕恩进军!

铭刻于凯旋门上的辉煌,奥斯特利茨会战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11 月27 日,俄奥联军转入反攻,投入兵力达85400 人,其中俄军五万两千余人, 奥军三万三千余人,共有大炮278 门。联军将这些兵力分成五路纵队,从奥尔米茨附近的阵地出发,逐次向东南方向的布吕恩缓慢开进。

28 日,俄奥联军和法军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骑兵战。在布吕恩以东21 公里处,巴格拉季翁指挥的联军前卫在一个小村前面的高地上击败了缪拉的骑兵。那个小村子的名字就是:奥斯特利茨。

久违的胜利更激发了那些主战派的激情和勇气。至于拿破仑本人则在这股火上又浇上了一点油。当联军进攻的命令传进拿破仑的耳中,拿破仑简直欣喜若狂。因为他已经清楚地看到,立即展开会战对自己是有利的。之前拿破仑还害怕敌人拼命撤退而拖延战局,使得他不能在普鲁士人参战前打垮敌人。

为了促使亚历山大一世这个主战派得到更多支持,拿破仑命令法军从前沿阵地开始后撤,做出打算退兵的样子。然后他派出自己的侍从武官萨瓦里将军去奥尔米茨谒见亚历山大,建议进行停战谈判。

拿破仑的举动使得联军司令部里充满了欢呼声:“拿破仑胆怯了!拿破仑的军队筋疲力尽,要完蛋了!必须趁此机会击败法军,不能放过拿破仑!”亚历山大也认为拿破仑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这样低声下气的。因此,他冷冷地拒绝了拿破仑关于进行个人会晤的要求。

俄奥联军立即做出决定:向正在退却的惊慌失措的拿破仑进攻,把他彻底击垮!至于库图佐夫的劝阻,则被彻底无视了。

此时,拿破仑则正在着手调动兵力,以便把所有能够调拢来的部队都集中起来。原来派往西面监视费迪南德大公残部的第一军,和派往普雷斯堡担任大军右翼警戒的第三军,立即调上前线,限令它们在两天之内赶到布吕恩附近。这样,除了继续留守维也纳的第八军,保卫后方交通线的第七军,以及在南部地区对意大利方向进行警戒的第二、第六军外,他把其余的六个军即近卫军、骑兵军和第一、第三、第四、第五军,迅速地集中到了布吕恩地区,使得法军的总兵力达到了7.3 万人,并拥有139 门大炮。

1805 年12 月1 日,两军都已经完成了军队部署。从整个兵力对比来说,法军仍然居于劣势地位,可是,经过双方的具体部署,局部地区的兵力情况就有明显的变化。在南翼法军仅以1 万多人牵制着联军4 万多人,而在北翼,法军则集中了约6 万人去对付联军的4 万多人。法军在局部上形成了优势。

当天,拿破仑向军队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说:

军人们,你们面前的俄军正准备替在乌尔姆战败的奥军复仇。他们正是你们在霍拉布仑(即巴格拉季翁展开的申格拉本后卫战)所击败的那些部队,现在却跑到这里来了。

我们所占据的阵地坚不可摧,如果敌人企图迂回我军右翼,就势必将其侧翼暴露在我们的面前。

这次胜利将结束我们的战役,我们可以住进冬季营房过冬,并将得到国内新建军的增援。到那时,我所致力赢得的和平就将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你们和我自己了。

当晚9 点钟,拿破仑骑马沿着全线视察野营中的部队。一年之前的今天,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帝国皇帝。现在这个自己加冕一周年的日子,皇帝却即将展开一场决定帝国命运的决战。即使如拿破仑也不免为了明天的命运而忐忑不安。

法军士兵们则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方式来迎接这位皇帝和庆祝拿破仑加冕一周年,他们把干草捆成火把,点燃后在空中摇晃。军队崇拜英雄的火光照亮了夜空,他们围着这个身穿灰大衣的伟大统帅忘情跳舞和欢呼。那些跟随拿破仑征战多年的老兵们更是向皇帝保证,要夺取敌人的军旗和火炮来庆祝陛下加冕纪念日,要让俄国熊跟着他们的节奏跳舞。所以士兵请求拿破仑不要站在火线上,不必亲临前线战斗,而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战斗.

拿破仑此时又做了一次即兴演讲:

士兵们,我要亲自指挥你们每一个营。如果你们以你们一贯的勇敢,将混乱带到敌人的阵线之间,我将一直远离火线。但如果幸运女神有任何犹豫,哪怕仅仅一秒钟,法兰西帝国的皇帝将站在最前线,带领你们前进!

士兵们,我们要以一记迅猛的攻击结束这场会战!

这一番话让法军士兵们更加慷慨激昂,“皇帝万岁!”的巨大呼喊声使对面的联军都为之震动——不过,过于乐观的联军竟然认为法军这是要烧营撤退!

1805 年12 月2 日,东方刚刚泛起白色的曙光,浓雾罩着战场,而7.3 万名决心以死效忠的法国官兵,已经准备就绪,严阵以待。

早上7 时左右,穿绿色军服的俄军和穿白色军服的奥军,各自排成密集的队形, 展开在大约12 公里的正面上,同时向法军发起了进攻。

奥斯特利茨会战正式爆发了!该战役因两军统帅分别为法兰西帝国皇帝,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和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而又被称为“三皇会战”。

铭刻于凯旋门上的辉煌,奥斯特利茨会战

战事到了下午3 时,联军在整个战线的中部和北部都被法军彻底击溃了。只有在南部的主力,还被法军的部分兵力牵制着,正处在普拉岑高地和冰湖之间的孤立突出不利态势中。其左翼是沼泽地和湖泊,右翼和侧后受到占领普拉岑高地的法军的威胁,处境更是危急。拿破仑占据普拉岑高地以后,很快把火炮调了上去,用以支援法军的全线反攻。

很快,拿破仑指挥法军主力对联军南翼主力翼列和侧后实施了最后的突击。法军呼喊着,从高地的斜坡横扫下去。面对这一无法抵挡的洪流,联军左翼很快就溃散了,多赫图罗夫的第一纵队和金迈尔的左翼前卫大部分被压缩到了扎钱湖和默尼茨湖之间的沼泽地带。尽管法军公报宣称“冰湖”里吞噬了两万联军,法军火炮仍朝着冰面不断射击,俄奥两军的绝大部分官兵还是艰辛地越过了这两个池塘,死于“湖”中的多数是被沉重火炮拖入池底的挽马。

联军惨败的局面已经非常明朗了。整个联军的溃散势不可挡。就连弗朗茨和亚历山大的侍从人员,也都顾不得皇上的安危而把两位至尊丢在路上,各自逃命去了。也许可以说,是冬天短暂的白昼救了两位皇帝的性命,使他们侥幸地逃出了法军的包围。在激战中,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负了伤,差一点当了法军的俘虏。

夜幕降临了,一切都结束了。这一仗, 俄奥联军损失了2.7 万人和180 门火炮,其中被俘1.5 万人。法军自称的损失仅有不到9000 人——尽管1 万人或许是更为准确的估计。

第二天,法军所有部队都受到了拿破仑的赞扬,他说:

士兵们,我对你们表示满意:在奥斯特利茨一天中,你们完成了我要求你们以果敢精神去完成的一切。不朽的光荣归于你们,我的雄鹰们。

在俄奥皇帝指挥下的十万军队,不到4 个小时,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我将带领你们回到法国,在那里我将尽我所能保护你们的利益。我的人民一定会兴高采烈地再和你们相见。你们只要说:“我参加了奥斯特利茨会战”,他们就会回答说:“好一个勇士!”

奥斯特利茨胜利的奖赏是丰厚的。

1805 年12 月4 日,奥地利皇帝弗朗茨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议。12 月5 日, 原本来宣战的普鲁士外交使节见到拿破仑, 反而祝贺胜利并表示普鲁士愿意和法国结盟。拿破仑语带嘲讽地说:“命运女神把你祝贺的对象改变了。”

12 月27 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弗朗茨取消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告终结,拿破仑正式成为欧洲的霸主。

为了庆祝这次胜利,拿破仑在1806 年2 月12 日宣布在星形广场(今戴高乐广场)兴建“一道伟大的雕塑”,迎接日后凯旋的法军将士,它于1836 年最终竣工,奥斯特利茨的胜利和拿破仑所取得的其他95 场胜利被铭刻其上。这就是今天著名的巴黎凯旋门,又被称作“雄狮凯旋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