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 聽聽老人的心聲

又是一年重陽節來到,隨著網絡時代的日益發展,對於當代的年輕人而言,很少有機會把關注點放在老年人身上。重陽節,屬於老人的節日,他們想對我們說什麼呢?從燦爛笑顏到滿臉皺紋,從一頭烏青到白髮蒼蒼,走過這一生,在這個屬於他們的節日,他們有什麼話想說?

她的願望

希望和家人再旅遊一次

昨日,渝北區百齡幫龍山老年養護中心,院內的老人齊聚一堂歡度節日,舞蹈,合唱,老人們紛紛在臺上展現自己的才藝,節目表演結束後,老人們一齊唱了一首“夕陽紅”,掛著笑意的臉龐,是他們對生活的期待。

一旁的輪椅上,程婆婆吃著零食,看著節目樂呵呵的笑。程婆婆名叫程保秀,今年83歲的她退休前是一名機電廠工人,腿腳不方便的她為了不麻煩子女,便從家中搬到養老院,“需要添什麼東西,就叫兒女買來,一個電話就好。”程婆婆有三個子女,每個月,他們會定期在養老院附近的餐廳家庭聚餐,這樣的團聚,對程婆婆來說已經足夠。


重陽節 聽聽老人的心聲


說到自己最遺憾的事情,程婆婆指了指自己輪椅上的腳。“以前身體好,現在點都不行了,腰椎間盤突出,壓迫了神經。現在,只能坐在輪椅上。”談起過去,程婆婆不由感嘆,“年輕的時候,哪兒也不想去,就想在家裡待著。如果可以再年輕一次,我想去更遠的地方走走,和家裡人找一個風景好的地方好好旅行。”

她的幸福

把三個孩子養育成才

走到養老院的庭院中間,看到了一個人在健身器材上運動的陳婆婆,80歲的她名叫陳德華,曾是一名皮具廠的工人。“年輕的時候,我做皮鞋,做皮帽,專門做出口的單子。”對自己的手藝,陳婆婆很自信,憑著這門做了幾十年的老手藝,她用在工廠的收入,和丈夫一起,養大了三個孩子。


重陽節 聽聽老人的心聲


本來以為退休後可以開始享清福了,可是,病魔接踵而至,55歲那年,陳婆婆突發眼疾,險些雙目失明,70歲那年,和孩子們聚完餐,孩子們前腳剛走,她便一下子膝蓋不聽使喚,摔倒在地,成了癱瘓。現在,雖然可以勉強直立行走,但陳婆婆的腿已經很難伸直,在養老院,她每天都要做康復訓練。

雖然身體病魔纏身,但陳婆婆依然樂觀,“我這輩子,最幸福的就是養大了我三個孩子,讓他們成為了對社會有用的人。”住進養老院,是陳婆婆自己的選擇。“但是這輩子,我覺得已經圓滿了,沒有什麼遺憾了。”

他的圓滿

那些和數學有關的日子

76歲的程爺爺,這一輩子都沒有離開“數學”兩個字。


重陽節 聽聽老人的心聲


“記得小時候讀書的時候,給我上課的那名數學女老師特別有趣,把數學講的繪聲繪色。”這彷彿就為程爺爺打開了一扇人生中新的大門。

西南大學畢業後,程爺爺留在學校,成為一名數學專業大學老師,他的妻子吳婆婆則是一名中學數學老師,這一輩子,程爺爺都在和數學打交道。

“每次和這些數字接觸,我就覺得,這是我想一輩子花心思去研究的學科。”程爺爺說,小學接觸數學之後,一輩子研究數學就成了他的夢想,而他最後也成為了一名大學數學老師,這一輩子,程爺爺說,自己過的很圓滿。

另一邊,程爺爺的妻子吳婆婆偷偷告訴記者,其實,吳爺爺患了腦梗阻,聽力和反應力都因為病情極大損傷,“只有提到數學的時候,他才會說那麼多話,平時你和他交流,他都聽不清的。”看著丈夫,吳婆婆笑笑,她看他的眼神,彷彿這麼多年,丈夫從未改變。

她的笑容

過去的種種,抵不過對未來的展望

在養老院中,謝美立婆婆是年齡最大的婆婆之一,92歲的她依然雙目清明,身體硬朗,無論旁人說什麼,她都聽得清。談到住進養老院的原因,謝婆婆說:“進養老院是我自己的選擇,我的兒女們都有孫子了,他們還要照顧孫子,照顧我的精力也不多。這個年代都講究‘尊老’,我們老年人也要‘愛幼’嘛。”謝婆婆笑容爽朗。

重陽節 聽聽老人的心聲

92歲的高齡,回首這一生,謝婆婆說,自己沒有什麼可遺憾的,“人這一輩子,誰能沒有點遺憾呢?只是很多遺憾,只是處於那個時代,而過去的,就屬於過去了,做人最重要的還是要向前看。”

謝婆婆曾是一名俄語老師,經歷過那個年代知識分子的最高待遇,也經歷過文化大革命,過去的種種,都像她的笑容一般雲淡風輕。“現在兒孫都長大了,我們老年人也該好好享清福了,好好的過當下的每一天,比什麼都重要。”

其實,老人的心願很簡單

老年人們最需要的究竟是什麼?百齡幫龍山老年養護中心社工主管劉益說,跟老年人相處下來,她覺得,其實老年人的想要的很簡單:“他們其實不需要家人天天來探望,也不需要大包小包補品,只是隔三差五一個電話,一個小時的散步,都可以讓爺爺奶奶們開心很久。”

劉益說,現在的家庭,很多都是把生活重心放在孩子身上,作為一名養老工作者,她希望老人們的兒女,可以多多在意自己的父母,哪怕你打一個電話,分享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對老人們而言,都可以讓他們溫暖很久。“只要有家人的關愛,對老人們來說,天天都是重陽節。”

記者:郝樹靜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