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竟用“国宝”喂鸡,最后只卖了80元,专家却说价值几个亿

提起中国的“国宝”,除了大熊猫之外,恐怕就是名满世界的“瓷器”了,“瓷器”中又属景德镇烧制的最有名;在我国历史上,历代帝王的御用瓷器大多出自“景德镇”,也正是因为“景德镇”乃是历代帝王所专属,因此流传于世的珍品并不多。在今天的“首都博物馆”中就陈列着一件景德镇出品中的瓷器,它的全名叫“洒蓝釉钵”,形似一个大碗;但说起它的来历就颇为有趣了,竟是一位农村老人家的“鸡食碗”,而且是80块钱卖给了文物店。

农村老人竟用“国宝”喂鸡,最后只卖了80元,专家却说价值几个亿

今天的“洒蓝釉钵”已成为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且是国家一级文物。近看其造型,蓝底白花,形似大碗,尤其是它的釉面,真好似漫天洒落的蓝色雨滴,故此它被成为“洒蓝”;又因其白釉底色,在蓝色雨滴的衬托下斑斑点点,就像是洁白的雪花洒落在蓝色的湖面,意境华美,巧夺天工,因此它还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做“雪花蓝”。据专家称,这只“洒蓝釉钵”是明宣德年间的瓷器,距今已600多年,很可能还是“宣德皇帝”的御用之物;这种“洒蓝釉钵”十分珍贵,全世界仅有三只。

农村老人竟用“国宝”喂鸡,最后只卖了80元,专家却说价值几个亿

为什么“洒蓝釉钵”如此珍贵呢?首先,它是景德镇“制作瓷器”的巅峰体现,无论是做工、造型或是釉体,都堪称精美绝伦,世所罕见;其次,据史料记载,“宣德皇帝”是位爱玩的帝王,架鹰遛狗,兴围打猎等无一不精,但他的最爱却是“掷色子”。如今这只“洒蓝釉钵”就是当年宣德皇帝亲自命令景德镇官窑烧制的,其作用就是为了配合他“掷色子”玩;当然,他还是一位君临天下的皇帝,所用器皿皆为“御用”,他“掷色子”的大碗当然也要与众不同,而且还要是件稀世珍宝才行。

农村老人竟用“国宝”喂鸡,最后只卖了80元,专家却说价值几个亿

“宣德皇帝”的御用之物、景德镇官窑的精品、制作数量稀少、历经600年风云变幻,也正是这四个原因,注定了“洒蓝釉钵”的国宝身份;目前全世界仅存三只,天津博物馆有一只,再有就是“首都博物馆”这只,最后一只在“仇焱之”老先生手中。就在1980年,“仇焱之”终于拿出了珍品瓷器——“洒蓝釉钵”,并进行了举世瞩目的公开拍面,最后的成交价是370万;这里说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如果放到现代,专家估价至少也得几个亿。

虽然“洒蓝釉钵”是瓷器中的上品,虽然它价值上亿元;可“首都博物馆”这只却仅仅花了80元,从一个农村老人手里买来的。这还要回到上世纪70年代,那时的首都“古玩店”还是国营;某天,一个老人抱着个布兜子,脸上还带着几分胆怯地迈进了店门。店员一看老人就不像是买古董的,可眼见老人战战兢兢,四处张望,怀里的布兜子捂得紧紧的;在店员的询问下,老太太这才问了一句“这里收不收古董?”

农村老人竟用“国宝”喂鸡,最后只卖了80元,专家却说价值几个亿

开始店员没当回事,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农村老人手里有什么“古董”,即使有也没想到他会主动拿出来卖;既然老人提出要卖,就肯定是要拿出来看一下的。令店员失望的是,老人从布兜子里拿出来一个大碗,上面还满是污垢,唯有隐约露出的蓝色釉体泛着白花;尽管如此,店员还是拿在手里仔细端详了一番,并断定这只大碗即使是古董也值不了几个钱,因为碗底还有一道道的划痕。店员询问这只碗的情况,老人十分诚实,直接说这是他们家过去喂鸡用的碗,经常被鸡啄来啄去,所以比较脏,碗底划痕也是鸡的功劳。

农村老人竟用“国宝”喂鸡,最后只卖了80元,专家却说价值几个亿

此时的店员还不知道手里的这只大碗是“国宝”,更没想到它的出身是“景德镇”官窑;当时店员只是觉得大碗造型特异,釉体不错,就还以为是乾隆年间的一件普通瓷器。但因为碗底有划痕,因此店员只出价80元,问老人卖不卖;公正的说,当时的80元虽算不上天文数字,但对于一个普通农村老人来说,也算是发了一笔横财。因此老人连忙说“卖,我卖!”说完放下碗,拿着80块钱迅速出了店门;后来店员清理大碗身上的污垢,好不容易把碗底上的污泥清理掉,露出的六个字吓得他差点把碗扔了,竟然是“大明宣德年制”。

农村老人竟用“国宝”喂鸡,最后只卖了80元,专家却说价值几个亿

懂行的人都知道,“大明宣德”年出品的瓷器,留存至今的数量本就不多,甚至大多都堪称是“国宝”级的文物;因此店员看到这几个字,着实吓出了一身冷汗,并马上如实上报。后经历史学家,鉴定专家,甚至考古学家等联合对其反复鉴定,得出的结论是,这只大碗不仅是“宣德年”的瓷器精品,还是出自景德镇的“官窑”;此消息一出,整个文物界为之轰动。后来专家问那个店员这只碗的来历,店员也只好如实回答;专家们听后哭笑不得,这样的“国宝”竟然被当呈了喂鸡的碗,而且只卖了80块钱。

农村老人竟用“国宝”喂鸡,最后只卖了80元,专家却说价值几个亿

后来专家多方寻找哪位老人,一方面是想给予补偿,另一方面也想了解这件“洒蓝釉钵”的更多信息;可惜的是,这位老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只留下了这件“国家一级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