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用户为什么接受互联网及智能化服务不积极?

近年来,电力市场不断改革,用户需求不断变化,传统的电力服务已不能满足电力用户的需求。为迎合电力用户的需求,电力单位纷纷向智能化公司转型。那么,电力用户为什么接受互联网及智能化服务不积极?

电力用户为什么接受互联网及智能化服务不积极?

一、陈旧的思想需要时间来接受新事物

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也是社会和人类的智慧结晶。现代互联网技术为电力市场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为电力市场带来了无限可能。电力智能化服务的广泛应用,更是为电力市场的发展迈出了一大步。但是,处于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用户对“互联网+电力”的服务模式却依然持怀疑态度,为什么呢?

正是因为互联网的技术太过强大,让人置身于日新月异的行业环境中,反而让传统行业的工作者难以接受这个变化。接受新事物也的确是需要时间的,就像洋人的照相机刚刚流入中国的时候,国人也一度将相机当成是摄人魂魄的玩意儿,而如今,学习摄影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潮流。

任何人接受新事物都需要时间,这无关性别,无关年龄。例如网购刚开始兴起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持怀疑态度,也觉得新奇、却又不敢尝试,害怕东西到不了,害怕财货两空,但是现在,却不得不感谢互联网,感谢走在行业前列的先辈们,正是因为他们做了别人没有做的事,才让我们能做想都不敢想的事。

电力用户为什么接受互联网及智能化服务不积极?

二、传统企业有巨大的包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传统”两字竟也成了隐含的贬义词,关于这一点,我们无从考证,但事实也大抵如此。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传统企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似乎变得毫无竞争力。康尔信电力系统认为,目前电力企业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种:以国家电网,南网、华电等为首的国有企业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更愿意尝试新事物!国有企业相较于各类私企,本身就具有发展优势。新兴的智能化、数据化平台,他们都愿意进行更多有益的尝试。加之电力行业之前的垄断地位,国企负责人必定是最了解这个市场的先行者,超强的市场把控力,使得国有企业依然是电力行业的中坚力量。

第二种:敢于创新的企业,为什么呢?因为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紧跟市场发展,使自身更适应市场竞争,是所有企业应该、也是不得不做的。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在以前或许是最稳妥的,但在信息化的时代,一步落后,就可能意味着步步为零的境地。

电力用户为什么接受互联网及智能化服务不积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