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用戶爲什麼接受網際網路及智能化服務不積極?

近年來,電力市場不斷改革,用戶需求不斷變化,傳統的電力服務已不能滿足電力用戶的需求。為迎合電力用戶的需求,電力單位紛紛向智能化公司轉型。那麼,電力用戶為什麼接受互聯網及智能化服務不積極?

電力用戶為什麼接受互聯網及智能化服務不積極?

一、陳舊的思想需要時間來接受新事物

互聯網是高科技的產物,也是社會和人類的智慧結晶。現代互聯網技術為電力市場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與普及,為電力市場帶來了無限可能。電力智能化服務的廣泛應用,更是為電力市場的發展邁出了一大步。但是,處於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一些用戶對“互聯網+電力”的服務模式卻依然持懷疑態度,為什麼呢?

正是因為互聯網的技術太過強大,讓人置身於日新月異的行業環境中,反而讓傳統行業的工作者難以接受這個變化。接受新事物也的確是需要時間的,就像洋人的照相機剛剛流入中國的時候,國人也一度將相機當成是攝人魂魄的玩意兒,而如今,學習攝影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時尚潮流。

任何人接受新事物都需要時間,這無關性別,無關年齡。例如網購剛開始興起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持懷疑態度,也覺得新奇、卻又不敢嘗試,害怕東西到不了,害怕財貨兩空,但是現在,卻不得不感謝互聯網,感謝走在行業前列的先輩們,正是因為他們做了別人沒有做的事,才讓我們能做想都不敢想的事。

電力用戶為什麼接受互聯網及智能化服務不積極?

二、傳統企業有巨大的包袱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傳統”兩字竟也成了隱含的貶義詞,關於這一點,我們無從考證,但事實也大抵如此。 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傳統企業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似乎變得毫無競爭力。康爾信電力系統認為,目前電力企業大體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種:以國家電網,南網、華電等為首的國有企業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更願意嘗試新事物!國有企業相較於各類私企,本身就具有發展優勢。新興的智能化、數據化平臺,他們都願意進行更多有益的嘗試。加之電力行業之前的壟斷地位,國企負責人必定是最瞭解這個市場的先行者,超強的市場把控力,使得國有企業依然是電力行業的中堅力量。

第二種:敢於創新的企業,為什麼呢?因為市場不是一成不變的!緊跟市場發展,使自身更適應市場競爭,是所有企業應該、也是不得不做的。傳統的生產經營模式,在以前或許是最穩妥的,但在信息化的時代,一步落後,就可能意味著步步為零的境地。

電力用戶為什麼接受互聯網及智能化服務不積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