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又迈出关键一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背后影响没那么简单


深圳又迈出关键一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背后影响没那么简单


这两天,楼市传来的一则大新闻正在令全国吃瓜群众兴奋不已。


据媒体报道,近日全国首个商品房现房销售试点项目龙华金茂府亮相深圳,正式拉开了商品房现房销售改革的序幕。


而在距离深圳120公里的中山市,在不到1个月时间里已准备出让10幅现房出售地块,总起拍价超过48亿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住建部发给6省市的红头文件,到广东房协内部讨论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的材料,再到如今落地到深圳的现房销售试点……


毋庸置疑,悬在预售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在缓缓落下。


令人玩味的是,这个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房改”浪潮中的预售制,24年前正是从深圳起步走向全国,24年后又从深圳率先拉开改革的帷幕。


不得不说,这颇有一番宿命论的味道。

深圳又迈出关键一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背后影响没那么简单


预售制的前世

说到中国楼市,香港是一个绕不开的名词。


大家耳熟能详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出让金制度、以及楼市预售制、按揭制等等,这些制度身上都存在着浓厚的港岛风味。


而谈到香港楼市,有着“香港土地爷”“红色资本家”之称的霍英东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


1945年,国共内战正式打响,香港成为了逃避战祸的避风港,在短短几年间,香港人口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人多了很多人就无房可住了,只能住在楼梯上。


有需求没供应,这是一个典型的蓝海市场,带着对财富的憧憬,年轻的霍英东作出了人生最重大的一次抉择,加入到正在迅速崛起的行业:

地产业

深圳又迈出关键一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背后影响没那么简单


“红色资本家”——霍英东


进军楼市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问题来了,霍英东哪有那么多钱来建这么多房呢?


当时的香港楼市奉行的是整栋购买、分层出售、一次性付款的投资方式,这种楼市玩法平常老百姓根本负担不起,基本上就是资本家们的专属游戏,


如何让楼市走入寻常百姓家、从而来回收自己的资金成为摆在霍英东面前的首要难题。也正是这个时候,一个天才般的创意——卖楼花产生了。


按照霍英东的想法,楼盘正式动工前,可以先收取买家的一部分订金,用买家的钱来盖楼。余款分期支付,第一期先交50%,第二期落妥二楼楼面交10%,然后按进度交第三期、第四期……最后一期的余款10%,于领到入伙纸时清缴。


凭借着这个天才般的创意,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后生小辈霍英东在香港四方街建起了100多栋楼,迅速崛起为香港地产业的龙头老大。


而卖楼花,就是预售制的前世。

深圳又迈出关键一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背后影响没那么简单


预售制的今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走到了现代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央,他老人家大手一挥,改革开放的先锋深圳特区横空出世。


小渔村要搞改革开放这是好事,但问题是上头不拨款,地方穷的响叮当怎么搞特区?


这个时候,受到改革春风召唤的霍英东开到深圳,笑着对深圳的领导说:你们脚下的土地不就是钱吗?


深圳方面一听,就纳闷了土地怎么能是钱呢,难道香港那边有什么新玩法,于是马上派代表团去考察香港是怎么做的。这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原来这土地还有这么多的玩法。


尤其是深圳领导看到港英政府“限期出售使用权”的模式,顿时恍然大悟,于是上报中央——为什么要上报中央,因为当时中国《宪法》规定,土地不能买卖转让。后来经过中央的批准,1987年12月1日,深圳市举行首次土地拍卖会,拍卖一块8588平方米的工业土地,使用年限50年,这打响了新中国土地资本化的第一枪。


于是,卖楼花的升级版——卖地花就此出现在了内地,土地财政的根子从这一刻便已经埋下了。

1994年,中央正式出台了《房地产管理法》,其中明确提出“商品房预售制度”——这就意味着“卖楼花”正式诞生在了内地。


这两项革命性的创意,开启了中国楼市和地方财政的新篇章。

深圳又迈出关键一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背后影响没那么简单


是非功过,自有定论


革命导师说过: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着其必要的合理性。关于预售制的是非功过,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先来说说功,推进中国的城镇化预售制还是有历史功绩的。


深圳又迈出关键一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背后影响没那么简单


从上头决定大力推进中国的城镇化那一刻开始,一个历史难题就出现了——中国人多,房少。


而预售制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点,开发商只要用一点点钱,甚至是空手套白狼,就能利用杠杆来开发房地产。


在银行给贷款,建筑商垫款,预售制度三位一体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


开发商多了,房就多了,城镇化带来的“住”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此后,推进城镇化就顺利多了。


当然,有利自然有弊。


预售制直接赋予了房子极大的金融属性,开发商随便盖个楼,只有建好几层,立马办预售证开盘卖房,拿到购房者从银行贷来的钱后,迅速还清拿地的钱;之后还立马把预售合同用来抵押向银行贷款。


开发商们通过金融杠杆来搞高负债式的大扩张,以时间换规模,以规模换利润,硬生生把房子搞成了快消品。


原碧桂园首席财务官吴建斌说过:房地产行业的秘密有两个,一是杠杆,一是土地增值,其他的只是正常的经营利润。


很明显,预售制就是房企玩金融杠杆的最佳工具。


另外,预售制让开发商玩起了杠杆不假,却把风险嫁接给了银行和购房者;


本来房企就没花多少盖房,在预售制下自己不但迅速回了款,还把预售合同用来抵押向银行二次贷款拍地,一旦楼盘烂尾或者卖不出去,损失的是银行。


对于购房者来说,预售制给自己留下了一地鸡毛;试想一下,房子还没盖好,开放商就从银行拿到了钱,那偷工减料便是家常便饭,这也是全国各地维权潮此起彼伏的根源;


而且,开发商一旦一言不合就跑路,让楼盘烂尾,那购房者真的是欲哭无泪。

深圳又迈出关键一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背后影响没那么简单


取消预售制,影响深远


在如今去杠杆的大环境下,要想降低杠杆,特别是负债重灾区的房企杠杆,取消预售制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如果真的取消商品房预售制,那么毫无疑问,对整个市场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第一: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这是生死劫;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没有了预售制,杠杆玩不转了,自己的资金压力无疑会变大,这对龙头企业影响相对来说小一点,但对一些中小型的开发商来说,这种压力无疑会致命。


甚至可以不夸张的说,起码50%的房地产企业会倒闭。


第二:从土地财政的角度来看;房企没钱了,拿地就会更加的谨慎了,而一旦房企不热衷于买地,那么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就不得不减少,这是一种倒逼;一旦房企不热衷于买地,那么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就不得不减少,这是一种倒逼;


第三:从去杠杆的宏观大环境来看;取消预售制,可以降低房地产公司的负债比例,从而达到降低银行等金融系统风险的目的,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


第四:从购房者的角度而言,这是利好;现房现卖让购房者在市场上的地位上升了,他们不用对偷工减料的房子秋后算账,也可以不再为自己是否会接盘烂尾楼担心。


于国于民,取消预售制,这将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