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難以承受的錘子之重:3年虧損13億,多地開始裁員

羅永浩難以承受的錘子之重:3年虧損13億,多地開始裁員

文字|趙雪嬌


近日,網傳錘子科技成都分公司已解散,也有稱是技術團隊解散。

對此,錘子科技在微博回應稱,網傳解散為不實傳言,目前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公司為加強技術團隊研發實力,對北京、深圳和成都三地的技術人員進行整合。

一位接近錘子科技的人士向《今晚財訊》透露,錘子科技對TNT團隊進行了裁員。

據《財經》報道,10月15日,錘子科技成都公司其中一處辦公地點解散,一度被羅永浩視為能夠挽救錘子科技的CTO吳德周,已經計劃離開,錘子上海子公司月底也將面臨解體。

今年8月,在成都舉行的落戶後首次運營情況通報會上,錘子科技CTO吳德周透露,錘子科技2017年銷售額較2016年度增長了164%。據當地媒體報道,錘子科技成都分公司人員總量208人,其中包括管理人員4人、研發人員98人、營銷人員2人、客服人員95人、運營支持人員9人。

裁員收縮的背後,折射出錘子這類中小手機廠商市場份額狹小與資金緊缺的雙重困局。

掙扎在虧損邊緣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寡頭逐漸形成,小品牌機會渺茫。市場分析公司Canalys的數據顯示,2018年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回升至1億臺以上,市場市場份額排名前五分別是華為、OPPO、vivo、小米和蘋果,這五家的出貨量佔據整個市場的90%。

在2018 MWC大會上,華為終端公司董事長餘承東表示,2018年開始,中小規模的國產手機廠商都將進行整合,更多中小廠商將會倒閉,未來只能存活3-4家。

而錘子的市場佔有率僅有1%,一直掙扎在虧損的邊緣。2015-2017年,錘子共計虧損超過13億元。

2016年,錘子科技虧損4億元,瀕臨破產,直到2017年7月才拿到了10億元的戰略投資。據財新網報道,該輪融資中,成都市政府方面領投了6億元,一半為股權投資,一半為債權投資;私募基金投資3億-4億元。

2017年底,錘子科技宣佈總部搬往成都。11月,堅果Pro 2的新品發佈會,也選在了成都大魔方演藝中心。

企查查顯示,成立以來,錘子科技共獲得6輪融資,除了2017年8月獲得了10億元的戰略投資,再無其他融資。

羅永浩難以承受的錘子之重:3年虧損13億,多地開始裁員

錘子科技的財務投資者蘇寧雲商2016年財報顯示,錘子科技2016年營收8.09億元,淨虧損4.28億元。羅永浩還曾透露,錘子科技經歷了兩次發不出工資的情況,一度面臨倒閉。

雖然羅永浩近期表示,公司已經開始盈利,但錘子的智能手機業務仍然面臨巨大困境。今年3月,有消息稱,錘子科技與360手機正在洽談合併事宜,但最終並未談攏。有分析認為,由於錘子科技正在出貨量上升期,需要投入很多資金,沒有足夠的資源和資金對雙方的合作進行支持。

《財經》報道稱,在正常融資、併購渠道之外,錘子科技也已經拿不到銀行貸款,僅能依靠京東供應鏈提供的資金救急。錘子科技支付給京東的利息是9%左右。

產品沒有競爭力

軟件缺乏核心技術、滿足不了用戶剛需、硬件質量不穩定、供應鏈供貨困難,錘子科技彷彿進入了死循環。

旭日大數據公佈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錘子科技排在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第20名,為57萬臺。而華為、傳音和小米的出貨量分別是3638萬,2538萬,2336萬。在同等價位中,錘子科技的手機銷量幾乎沒有優勢可言。

無論從之前的大爆炸、閃念膠囊,還是近日發佈的無限屏、子彈短信,錘子科技的軟件產品一開始看似很新鮮,但熱鬧一陣過後,就無人問津。因為產品既缺乏核心技術,也不能真正滿足用戶的剛需。

“沒想到手機市場衰落得那麼快。”羅永浩曾這樣感慨。於是他開始轉向智能硬件和智能家居市場。在空氣淨化器之後,錘子科技還計劃涉足加溼器、新風機、旅行箱包、智能音箱等品類。“暫時沒有計劃做路由器和電視機,但不排除合適的時候做。”

公司現金流原本就吃緊,錘子卻還在攤大餅,起家的手機還沒贏得口碑,就想搭建智能硬件生態鏈,前景恐怕不容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