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德四年到贞观元年,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为何六年无出

从武德四年生好丽质之后直到到贞观二年六月才生了李治,长孙和小李为何六年无出。以他们俩生孩子的频率,武德二年生承乾、三年生李泰、四年生丽质。贞观二年生李治、贞观某年生城阳、贞观七年生晋阳(以江雨霏的推测)、贞观八年生新城。这六年里肯定有点事情。而这六年的无出,常常被杨妃粉、杨氏粉、韦珪粉们提及,作为长孙失宠的证据。

从武德四年到贞观元年,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为何六年无出

这六年无出是很适时的。小李取洛阳,军功最盛,后来也无更多军功,平刘黑闼之后仅一月,刘黑闼就卷土重来。而李二用的是水攻,杀万人。李大后来去解决却是深得民心。宫廷之争愈演愈烈,长孙时时周旋于后宫,这时如果频繁生育的确很碍事。也或许是她没有产育,才有更多时间去后宫为小李“恭顺嫔妃,尽力弥缝”吧。

从武德四年到贞观元年,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为何六年无出

连生三个之后元气大伤,休养了好些年。休养之后出生的李治寿命最长。那三年连续生育的最后一个李丽质寿命才二十三岁,三年连续生三个是够频繁,对身体肯定有影响,尤其是长孙本来身体就不那么好。再者,按当时医学条件,中途小产也未尝没可能。

从武德四年到贞观元年,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为何六年无出

夫妻俩刚结婚的几年肯定对对方都很好奇,特别是在古代,等新鲜感一过,好奇心一淡,自然而然就会心生厌倦,不怎么想理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了,还是觉得最初的那个最好,是可以和自己走下去的人,所以就不再有那种厌倦心理了,会和最初那个人相守到老,不离不弃了,因为知道只有她明白自己,彼此相知。所以啊,大多数人都是这种心理。

从武德四年到贞观元年,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为何六年无出

小李和长孙是在大业九年成亲的。直到武德二年才生了嫡长子承乾。这期间也是五年无出。正因为这五六年的空白,一度以为丽质是承乾的姐姐。从另一种角度想,这对长孙也许是好事情。因为大业九年,她才十三岁,而且还是虚岁,实在太小了。武德二年她虚岁19岁了,对于古人,这个时候产育第一胎还是比较适中的年龄吧!长孙后为什么有几年不再生育。理由很简单。因为她不需要再拿自己的身体当赌注,拼命生孩子了。

从武德四年到贞观元年,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为何六年无出

前面长孙后三年生三个孩子,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这都是对身体很损害的事情。但长孙后为什么还要这样拼命生。答案只有一个,她需要多几个孩子来威吓秦王府的那些莺莺燕燕们,如果王妃只有一个病怏怏的孩子,那么后宫里的各色人等就难免会有觊觎之心。但如果一个王妃得宠又有了2男1女,那么后宫们自然就要忌惮许多,老实许多。武德四年后,长孙后有了2男1女在手,这时候她自然就有了资本停下来养养身体。如果自己生孩子生得一命呜呼了,那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不就是给她人当嫁衣了吗?长孙后会不会这样大公无私,舍己为人。

从武德四年到贞观元年,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为何六年无出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相通,只是许多人被‘贤’这个字给困住了,觉得心中有算盘就不是伟大无私的长孙娘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