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见性,笃定如山,一入终南便为仙

终南山在渭水之畔,依古都长安,远望蔚然生秀,层峦叠嶂。从清晨至日暮,山间鸟鸣猿啼,雾岚萦绕,凝翠的山谷中,白云舒展,阳光静谧,连一代帝王李世民到此,都感叹道“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几千年间,总有些不愿入世之人,长途万里跋涉,来居此间,或隐世、或求道、或修仙。求道修仙者,不知其最终结果如何,但只要进到这座山里,亲近自然,烦绪洗涤一尽,对山风朗月,生如神仙。

这是终南山的性灵之仙。


明心见性,笃定如山,一入终南便为仙


明心见性,笃定如山,一入终南便为仙


最早以终南山入诗的,大概是《诗经·小雅·斯干》篇。“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山前是一条小溪欢畅地流过,溪边幽幽终南巍峨沉静,山水之间,茂林缄默,修竹摇曳,生活在此间的人,兄贤弟礼,父慈子孝,每户家门中飘出的欢笑,都让人羡慕。生于斯山,长于斯山,此间的人过着神仙般无忧无虑的日子。

这是终南山的诗意之仙。

明心见性,笃定如山,一入终南便为仙


明心见性,笃定如山,一入终南便为仙


提到终南山,绝大多数武侠迷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一定是金庸的《神雕侠侣》。居在山间的小龙女,被他刻画的入木三分,动人心魂。她有绝世容颜,又心性圣洁,负神功、卧玉床、餐蜜养蜂、冰清玉洁,不沾染一丝人间烟火。乍见之下,杨过便惊她为天人。十数年的沧海桑田之后,这对神仙眷侣,救国解围后,飘然远去,江湖上只留一个“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的传说。

这是终南山的浪漫之仙。

明心见性,笃定如山,一入终南便为仙


明心见性,笃定如山,一入终南便为仙



百姓对田园的向往、文人对淡泊的向往、帝王对长生的向往,在这个叫终南山的山上,是如此恰如其分地巧妙融合在一起,使它在千百年间盛名不衰,以至于不同阶层的人,都愿意相信,一入终南便为仙。然而,实际上,真的一入终南便可为仙吗?

浮躁的今日,在终南山上来往的,多有沽名钓誉之徒。他们或好吃懒做,为逃避现世的劳苦而来,或利欲熏心,借终南之名炒作而来……

来来往往物是人非中,终南山还是那个缄默包容的终南山,还是那个人人向往的仙境终南山,来往的人却不再有古时来此者的那种超然淡泊之心……

明心见性,笃定如山,一入终南便为仙


明心见性,笃定如山,一入终南便为仙



但因为终南山这三个字,我们便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从古至今,无论是为寻找生活的诗意,抑或生命的最终归宿,这座钟灵毓秀的山上,总有人做着实至名归的事情,他们在此借助自然的力量,自我观照,找到了心的归宿,对他们来说,身在何处,已经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

知道自己是谁,明心见性,笃定如山,这才是一入终南便为仙的真正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